天天看点

“国宝”蝴蝶的一生:300多天潜藏,换来20天华丽“绽放”

作者:江苏网事
“国宝”蝴蝶的一生:300多天潜藏,换来20天华丽“绽放”

资料图:中华虎凤蝶。(本文羽化后的中华虎凤蝶图均由张华摄)

每年春寒料峭时,老山总有一些黄底黑条的蝴蝶,在翩翩飞舞中吸引一群又一群研究者和爱好者。这种斑纹恰似虎斑,这就是著名的 “中华虎凤蝶”。对南京市民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它们是中国特有物种,也是珍稀的保护动物。

然而,这在昆虫专家眼中的“国宝”,一生在蛹里的时间约300天,羽化后只能飞舞20余天,交配产卵后随即死去,恰如一束“满天星”的烟花,沉寂许久后在最美的燃烧中迅速消逝。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南京老山脚下的南京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这是中国首家主题蝴蝶博物馆。本期《小馆大乾坤》将透过博物馆的视角,看看它们华丽而短暂的一生。

1分钟视频来看中华虎凤蝶的一生↓

成虫一个多月的“狂吃”,

只为做300天的“懒虫”

对于一只中华虎凤蝶,一生从卵期开始,还要经过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但它大半生的时间,都是缩在蛹里一点点变化。而羽化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后,存活时间只有20多天。

“国宝”蝴蝶的一生:300多天潜藏,换来20天华丽“绽放”

博物馆内来自全世界的丰富的蝴蝶标本。紫金山记者 王丽华 摄

它们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是杜衡——这种古老的植物,在2000多年前,是屈原笔下的香草“杜若”,被阐释为君子和贤人。

每年的3月中上旬,它们羽化纷飞,幸运的市民可以在老山、紫金山、牛首山等地,见到它们的身影。这在人们的眼里,是它们最美的样子。

“国宝”蝴蝶的一生:300多天潜藏,换来20天华丽“绽放”

但其实它们更多的时间是在默默生长。博物馆工作人员胡静告诉记者,中华虎凤蝶往往会在3月下旬,在杜衡的叶片背面产卵,以躲避危险和阳光直射,卵像一颗颗小珍珠一样的紧挨着。大约20天左右,它们将会孵化成幼虫。“1龄幼虫往往聚集成排,当它们感到危险的时候就会伸出桔黄色臭腺,散发臭味,这是它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国宝”蝴蝶的一生:300多天潜藏,换来20天华丽“绽放”

中华虎凤蝶的卵

在一个多月的幼虫期里,它们要经历5次蜕皮。“在4到5龄这个阶段它们的进食量很大,因为它们要为接下来300天的蛹期储存身体的能量呢。”胡静笑着说。

化蛹以后,“贪睡”的它们就躲在了坚硬的蛹壳里慢慢发育,最冷和最热的时候会暂停发育,深褐色的外壳在天敌经过时能“蒙混过关”。

直到第二年的3月中上旬,它们先后从蛹里挣脱出来,历时一年终于羽化成蝶。然而接下来留给它们的时间并不多,它们要在约20天里完成交配和产卵,之后就翩翩而去,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国宝”蝴蝶的一生:300多天潜藏,换来20天华丽“绽放”

在国外中华虎凤蝶不是“凤蝶”?

是“凤蝶”也是“绢蝶”

中华虎凤蝶一年一代,每只雌蝶产卵约120粒。它在生长过程中还有很多天敌,最终羽化成虫的可能只有10余只。这些原因都让中华虎凤蝶成为一种稀有的动物,它在2008年的各省代表生物评选活动中,作为唯一入选的动物一跃而成江苏的“生物名片”。

中华虎凤蝶这一物种也有些特别。在国外,中华虎凤蝶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被称为“中华虎绢蝶”。

“全世界的蝴蝶种类十分丰富,大约有2万多种,然而中华虎凤蝶是为数极少的有着绢蝶和凤蝶两科特征的种类。”南京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馆长张松奎告诉记者,凤蝶的后翅大多数有尾状突起;而绢蝶交配后,雄性的分泌物会粘着鳞毛在雌性腹部的尾端形成一个“臀袋”,从而避免雌性再与其他雄性交配。

而中华虎凤蝶兼具这两科的特征,这在蝶类中是十分罕见的。

“国宝”蝴蝶的一生:300多天潜藏,换来20天华丽“绽放”

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紫金山记者 王丽华 摄

今年同步调查记录超百只,

“娇气”蝴蝶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南京是中华虎凤蝶数量较多的地区,由于人类多年来对它栖息地的不断改变,对生活在这里的中华虎凤蝶数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2018年,南京对中华虎凤蝶种群受胁状况进行了一次同步调查,这也是全国首次。在将参与人员进行培训以后,他们在老山、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等23个点,记录了83只中华虎凤蝶。

张松奎介绍,今年邀请了研究昆虫、植物的专家团队,用科学的方法启动了新一轮同步调查。“根据中华虎凤蝶的生活习性,我们在老山探寻了8条样线。20多个专家和教师在样线上共观测到了百余只中华虎凤蝶。”这些数据和栖息地信息,将会汇总提供给有关部门,对研究和保护中华虎凤蝶有重要意义。

“国宝”蝴蝶的一生:300多天潜藏,换来20天华丽“绽放”

资料图:中华虎凤蝶

不过,张松奎对中华虎凤蝶现有的生存环境还是比较担忧。

研究显示,中华虎凤蝶比较“娇气”,喜欢生活在林缘地带。张松奎通过多年的观察,他认为栖息地中的“郁闭度”不同,观测到的中华虎凤蝶数量也会有所不同。 “生活在0.5至0.7的郁闭度环境中对它们来说最为理想。一般来说,在有缓坡、流水和落叶林的环境中,是最适宜中华虎凤蝶栖息的。”

而在张松奎看来,适度的人工干预更有利于中华虎凤蝶的生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山边上老百姓砍柴烧饭,大多是取之山边的杂树枯草,这种无意的人工干预让杜衡在林下得以更好的生长,对中华虎凤蝶雌蝶寻找产卵地也是有利的。”

此外,城镇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改变了中华虎凤蝶的栖息地,对它们的生存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张松奎对中华虎凤蝶的研究近40年了,他感受到尽管在南京的中华虎凤蝶的数量还不到绝迹的程度,但它们的数量和生存环境质量总趋势是在下降。

“国宝”蝴蝶的一生:300多天潜藏,换来20天华丽“绽放”

保护中华虎凤蝶,

不只是为了中华虎凤蝶

“中华虎凤蝶和蚕蛾子不都一样嘛,干嘛要保护呢?”记者在博物馆内,看到几位游客观赏时,不解地问道。

一个小小的蝴蝶,与人类的生存的关系,似乎并没有那么直观。“保护中华虎凤蝶的目的,其实不限于保护中华虎凤蝶本身,”张松奎说道,“它们与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在众多生物中,蝴蝶被公认为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示物种。2016年,环保部首次启用蝴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物多样性观测,这项尝试其实早有先例——欧美许多国家利用蝴蝶监测气候与环境变化,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颇佳。

也就是说,利用蝴蝶来观测气候和环境变化,对于极端气候现象的发生有预警作用。

此外,人类和生态系统是一个对立统一体,生物靠生物链而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生态平衡的变化会影响到人类的发展和生存。

来源:紫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