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作者:鬼山枫语

以前看过电影《花桥荣记》,后来读到白先勇的小说,才猛然想起,原来是它,尽管那时已忘了电影的名字。印象就是这么深刻,因为电影里的眼镜老师,从温文儒雅到面目狰狞,反差太大,实在很难忘。

白先勇,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的儿子,著名作家,除了小说,研究昆曲也是有声有色,最有名的是编排了青春版《牡丹亭》。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电影导演是谢衍(谢晋导演之子,已故),演员比较知名的有郑裕玲、周迅和顾宝明。

小说里面,花桥荣记是台北一家米粉店。丈夫是国民党的军官,死了,老板娘(郑裕玲饰)为了拼生活只好开店。老板娘的娘家以前在桂林卖马肉米粉,非常有名,开米粉店算是重操旧业。

故事围绕老板娘和几个包饭的食客展开。

老板娘在桂林的时候家境小康,后来当了军官太太,来到台北无依无靠,开店自食其力,算是一种落魄,小本生意,生活尚可维持。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长期包饭的,主要是三个人。

李老头,人称李半城,以前在柳州的时候,半个城的房子都是他家的。房子多没用,搬不到台北,穷困潦倒,七十大寿那天点了一桌菜吃光,第二天上吊自杀。

秦癫子,以前在广西容县当过县长,有两个小老婆,来台北在市政府当职员,极度好色。调戏办公室女职员,被开除;在荣记米粉店对女顾客动手动脚,被赶走;在菜市场当众摸卖菜婆的胸,脑袋被打破。后来掉进臭水沟,淹死。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最重要的是卢先生,老板娘的桂林老乡。卢先生和其他人都不一样,知礼数,懂规矩,斯斯文文的一个人,在学校当国语老师。他的爷爷做过湖南道台,在桂林办过中学,是当地有名的大善人,所以他是真正的大家子弟。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卢先生的教养不必多说。房东太太湖北人,一张刀子嘴,谁在她的嘴里都会进地狱,但对卢先生却很维护,说没见过这么有规矩的男人,省吃俭用,除了拉弦子唱两句,竟然再无别的嗜好。

放学领学生过马路,自己在路口拦住车,护着学生过街,有耐心也有爱心。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老板娘也对卢先生偏心,给卢先生的待遇与众不同:亲自下厨做冒热米粉,卤牛肝、百叶肚和香菜麻油全有,还要加一把油炸花生米。

当然,老板娘有私心,她看中了卢先生,想把老公的侄女嫁给他。以前在桂林,卢家老太太就喜欢吃荣记的原汤米粉,老板娘去过卢公馆,如今在台北相遇卢先生,绝对是缘分。家世好,人也好,正好配侄女秀华。

过节时,老板娘请卢先生和秀华吃饭,算是让两人认识。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第二天,老板娘直接挑明,要给保媒,不料卢先生断然拒绝,说自己在大陆时订过婚。

原来,卢先生的未婚妻是桂林以绸缎生意闻名的罗家的小姐(周迅饰),青梅竹马,现在俩人失散,卢先生十几年来一直在等她。他每晚都给学生补课,还养鸡去卖,并且放贷,省吃俭用,攒钱就是为了能接罗小姐来。

这时的卢先生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十几年如一日,忍受寂寞,并不胡来,只是为了一个念想:和未婚妻团聚。坚持目标,极度自律,像个苦行僧,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是做不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修养,一贯儒雅,不干坏事,极为难得。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卢先生是完美的,直到有天,他的念想没了。

卢先生的表哥在香港,带来消息,说罗小姐已到广州,如果拿十根金条出来,就可以让偷渡的黄牛把人带进台湾。卢先生攒钱可不就是为了罗小姐吗?他没有犹豫,拿出十五年的所有积蓄,刚好十根金条,交给表哥。

然而,表哥把金条占为己有。

罗小姐再也不可能来台湾了。

卢先生痛哭、愤怒、惊慌、绝望、沉默,然后变了。

他和洗衣服的阿春在一起了,让老板娘和女房东目瞪口呆。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阿春,一个胸如木瓜、肉欲十足的彪悍妹子,敢和男人干架,睡个男人也不在话下,和卢先生有天地之别,他俩如何能裹到一起?

然而,这又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卢先生没了精神支柱,内心一片荒芜,他需要安慰,需要情感,需要一个女人。古人说贫不择妻,何止穷呢,空虚起来也是不挑女人的,阿春挺着木瓜奶袭来,恰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一招拿下。

可怜的是,阿春不是好惹的,卢先生就此完蛋。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阿春拿住了卢先生,俩人住一起,她连衣服也不洗了,从此只是吃喝玩乐。卢先生负责洗衣做饭,上街跟班拎东西,什么都做,从阿春那里得到的只是性。阿春三天热度,很快故态重发,和修鞋的马仔偷上了。卢先生闹起来,反被阿春咬掉半个耳朵。

卢先生慌不择路,一头撞进阿春的怀里,本希望尚有慰藉,自此连这点希望也都没了,反而臭名远扬。

一无所有的卢先生终于撑不住了,他变成这个样子:

放学时领着一群小学生过马路,学生叽叽喳喳地喊,卢先生突然回头大喊:“不许闹!”

有个女学生觉得好玩,只是笑,卢先生冲到她跟前,指着脸喝道:“你敢笑我?”然后一巴掌将小女孩打倒在地,继而又跳着去打,嘴里喊着:“你也敢欺负老子?我就是要打你,我要打死你!”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耐心没了,儒雅没了,只有凶狠,只想发泄。

很快,卢先生就死了,趴在书桌上死的,验尸官说是心脏麻痹。

这就是卢先生的故事。

罗小姐是卢先生心中的神,他由此给自己建造了一个希望,十几年来都是为此而活。日积月累,希望越来越大,像一个城堡,不但给他力量,也将他保护起来,不受外面的诱惑,一路走过寂寞。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当希望破灭,卢先生失去了所有的防线,开启了毁灭的节奏,可以说,从那一刻起,他已经死了。

爱情是人生的慰藉,放纵却并不是。阿春代表欲望和放纵,卢先生以为她是救命稻草,想以此得到慰藉,不料却是一个黑沉沉的铅球,直接把他拖入马里亚纳海沟。

卢先生从本质上来说内心从来都不算强大,甚至是文弱的,以往的坚持,来自对罗小姐的希望,还有世间子弟的教养和自尊,顺境时可以通行无碍,到逆境自然会显露本性,遇到重大挫折只能崩溃。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人活一口气,这是真理。这口气就是一个人所坚持的信念,是一个人所秉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没有这些理念支撑,很容易会陷入深渊。卢先生把活着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他的信念并不稳固,丧失也容易。

人,都是被迫变得强大,要不然呢?

老板娘就很不错,本是军官太太,失去丈夫,只身在台北开店。只有别人欠她的饭钱,她从来不欠别人的。丈夫没了,还要为丈夫的侄女操心,直到侄女嫁人才安心。她是劳动人民出身,坚守本分,活得安心。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电影的结尾是一抹亮色。

老板娘想去卢先生的房间拿些东西抵债,结果一无所获。最后她拿回来一张照片,照片上是桂林的花桥,桥下是漓江,桥头站着学生时期的卢先生和罗小姐。她把照片挂在墙上,要给广西老乡说,从前我爷爷开的花桥荣记就在这。

老板娘还会继续开店,她还是当年的米粉丫头。

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电影《花桥荣记》,警示我们活着不要放弃信念

【鬼山枫语原创,欢迎评论,欢迎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