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重耳出逃;一位42岁“少年”君王蜕变史·背景——骊姬之乱·42岁“少年”的蜕变

作者:柒史墨渊

重耳出逃,这个故事得从骊姬之乱讲起。

春秋时期,晋献公有五个儿子:太子申生,二子重耳,三子夷吾和骊姬生的两个儿子。

申生的生母去世了,重耳和夷吾都是狐姬生的。而后上位的骊姬想要她的两个儿子继位,就设了计让晋献公和申生反目成仇,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把各家公子逼得远走高飞。

由于骊姬逼走了公子,朝中群臣和后宫的势力在不断膨胀。晋献公死后,晋国更是发生了内乱。骊姬的两个儿子也都相继离世了。

重耳出逃;一位42岁“少年”君王蜕变史·背景——骊姬之乱·42岁“少年”的蜕变

时局动荡,三子夷吾回来继承了王位。为了保证王位,夷吾想要除掉自己的二哥重耳。这使重耳不得不被迫在各个国家之间辗转,开始了自己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经过晋国的一系列内乱变革之后,重耳出逃时其实年龄已经不小了。

他那时候足足有四十二岁。

四十二岁是什么概念?就算是在现代社会,孩子也都该上大学了。42岁的现代人经历过各种压力,拥有了稳定工作之后,面对还有十年退休的中年生活,现代人已经开始享受生活。

而这位大器晚成的国君,在42岁的时候,还和20岁时候一样,是晋国一名贪图安逸享乐的公子。如果没有宫变和出逃、没有一路受过的苦难,他或许一辈子籍籍无名,都是那个不长大的贵公子重耳。

好像那句话说的:“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重耳这位少年过了半生了,确确实实还是少年。

重耳出逃;一位42岁“少年”君王蜕变史·背景——骊姬之乱·42岁“少年”的蜕变

而什么让他和未来的成熟君王——春秋五霸晋文公拉上关系了呢?正是这次重耳半生时候的出走。

在出走时,发生了大家都熟悉的事——这件事原文是这么写的:“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讲的是重耳乞食于农夫,农夫给了他一块土,这位出走半生的贵公子认为这是侮辱,重耳恼怒,要鞭打这人,重臣狐偃说:“这是上天赐予你土地,上天这是要你继承江山社稷啊。”

重耳于是接受了这块土并把它装起来,上车的时候还带着,奉其为上宾。

这里就带出了一个人——狐偃。他在这里说的土是江山社稷,就是顾着这位少年帝王重耳的面子,给他自我安慰之意。

狐偃这位重臣和重耳关系匪浅,除了君臣关系之外,还有一层舅父和外甥的亲戚关系。

“公子重耳少年时期便受教于狐偃,赵衰等。这几个人'实左右之,公子居则下之,动则焉',成年以后仍是如此。”

重耳出逃;一位42岁“少年”君王蜕变史·背景——骊姬之乱·42岁“少年”的蜕变

狐偃从小照看他,其实深知他的品性,重耳出逃到齐国时,娶了妻生了子。这时,多年的流亡生活已使重耳意志消沉。

他耽误于安乐,遂无去心,甚至想要一生都呆在齐国。狐偃又与他的妻子姜氏密谋,灌醉他带着他走。有人这么评价:“如果不是狐偃迫使重耳离齐,重耳只能在齐国苟且一生,文公霸业将无从谈起,春秋历史形势必会大变。”

重耳在齐国享受安逸的时候,狐偃为了让其心怀大志,把其灌醉让他继续流亡去寻找活着的机会,为此重耳恨不得砍了他,但最后还是接受了。

重耳出逃;一位42岁“少年”君王蜕变史·背景——骊姬之乱·42岁“少年”的蜕变

在齐国娶妻生子的时候,重耳已经五十多岁了。哪个50多的人不乐意和老婆孩子呆着安享天伦之乐?这个年龄的人在当时社会已经半只脚迈入黄土了,放弃安逸的生活从遥远的齐国过去,拼上生命的最后时光来夺那个位置,这完全相当于一场豪弈、一场赌博。

而狐偃的性格,和重耳那种乐于安逸的性格是完全互补互促的。但同时对于这位少年帝王,不能只有狐偃的督促,重耳他认错、听教训、顺着台阶也就能下,也知道自己错了就会改。

他可不是精神胜利之后就心满意足的人。重耳会自我安慰,但在这之后,他也会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反思和改正。

重耳出逃;一位42岁“少年”君王蜕变史·背景——骊姬之乱·42岁“少年”的蜕变

在狐偃和姜氏用灌酒的方法逼他出逃之后,他虽然生气,但也接受了一切,及时醒悟,立志于要走上大道路;在拿到土块之后,他把这块土块奉为上宾,一直提醒自己吸取教训;扔掉旧东西被狐偃批评之后,他流着泪向狐偃认了错,并说以后绝对不会再犯。反思改正,这对于重耳、对于这个晋文公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他成功的理由。

所以重耳有的,不只是40岁的少年心性。

在成王这条路上,重耳经过了无数次狐偃的引导和自己不断地反思认错、经过了众臣的帮助和指导、经过多年流亡。再加上重耳知错能改、自我反思的优点,使他通过历练拥有了君王的素质,终究成功于事业,跻身春秋五霸之中,被培养成了一代春秋五霸——晋文公。留名千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