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番茄是如何从野浆果一举成为餐桌上的食物的?

番茄是如何从野浆果一举成为餐桌上的食物的?

番茄,管状花目、茄科、番茄属的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南部和中部的热带地区。

它的旅程开始于500多年前当时西班牙征服者的船队,他们带着从南美洲获得的战利品之一—— 番茄植株 返回欧洲。

番茄是如何从野浆果一举成为餐桌上的食物的?

原住民们将番茄称为“圆滚滚的果实”他们认为番茄是一种鲜美多汁的“灵丹妙药”,欧洲人花了200年的时间,才体会到这一点,而中国人比欧洲人还晚了400年。

番茄抵达西班牙,当时无人知道它们的用途,这些新奇的植物,在远征队的贵族金主后花园安家落户,长得郁郁葱葱。

番茄是如何从野浆果一举成为餐桌上的食物的?

在欧洲将近400年的时间里,没有人相信番茄能吃,因为红色意味着危险,番茄被认为是有毒的食物,无人敢食,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来对待。

16世纪,英国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将番茄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了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表达爱意。

在17世纪,一位法国画家冒着生命危险吃了一个番茄,觉得酸中又有甜,于是“番茄无毒可以吃”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世界。

番茄是如何从野浆果一举成为餐桌上的食物的?

到了18世纪,意大利厨师用番茄做成佳肴,色艳、味美,客人赞不绝口。番茄终于登上了餐桌。

番茄是如何从野浆果一举成为餐桌上的食物的?

19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玛尔戈王后想吃披萨,于是一位那不勒斯披萨师奉上这道点缀着番茄,马苏里拉奶酪和罗勒叶的酥皮点心,红白绿正是意大利国旗的颜色。

番茄是如何从野浆果一举成为餐桌上的食物的?

番茄狂欢始于20世纪40年代,每年夏天,西班牙布尼奥尔镇举办番茄大战,人们互相投掷熟透的番茄,无数熟透的番茄被扔来采去碎成了果酱,是一种让人们宣泄压力的方式。

番茄是如何从野浆果一举成为餐桌上的食物的?

番茄种类繁多,有来自摩尔达维亚公园的绿番茄“黑萨拉”,马其顿的牛心番茄“高迪塔”“白雪公主”,人们曾经认为番茄是从天堂掉落的果实,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美味了,番茄甚至被称为“天堂之果”。

番茄是如何从野浆果一举成为餐桌上的食物的?

在明朝万年间,番茄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也仅仅是作为观赏植物。 而到了清代末年,中国人才开始食用番茄。清代汪灏在《广群芳谱》的果谱附录中有“番柿”:“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

番茄是如何从野浆果一举成为餐桌上的食物的?

现今,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番茄出口国年产量达3000万吨,收获的番茄加工成番茄原浆被运往世界各地,大多数运往了欧洲。中国就是这样在世界加工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番茄是如何从野浆果一举成为餐桌上的食物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