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书架|《帝休树》:把《山海经》中一棵树演绎成故事,书写中国人的童话

作者: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李心月

三只不快乐的小羊,一只想丢掉忧愁,一只想忘记恐惧,还有一只希望不再生气。它们听说少室山顶上有一棵万年神树叫“帝休树”,吃了“帝休树”上结的果子能够丢掉所有坏情绪。三只小羊争先恐后地跑到少室山顶,果然看见了“帝休树”。“帝休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有三只不快乐的小羊。第一只小羊想丢掉忧愁,第二只小羊想忘记恐惧,第三只小羊想不再生气。他们吃下了帝休果。小羊们真的没有了忧虑、恐惧和生气。但是因为没有忧虑,第一只小羊忘记囤积粮食和找洞穴,严冬来了,小羊趴在冰雪覆盖的大地上又冷又不感到忧虑,它的身体越来越弱,直到被冰雪覆盖。第二只小羊没有了恐惧,直接跑到老虎面前给它一个拥抱,结果成为老虎“丰盛的午餐”。第三只小羊再也不生气了。当地鼠来偷玉米时,它不完全不阻拦,以助于地鼠找了个大袋子把玉米全偷走,小羊只好挨饿。

新书架|《帝休树》:把《山海经》中一棵树演绎成故事,书写中国人的童话

这是一本由中译出版社在2021年9月出版的一本叫《帝休树》的中英文绘本的内容。全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奇幻素材、中国特色审美的水墨画与中华传统哲思精神组合,讲述了关于三只小羊和帝仙树的故事。

用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种子”滋养现代教育

熟悉《山海经》的读者都知道,“帝休树”是《山海经》里的一个奇幻存在。在《山海经·中山经》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少室之山囷,百草本成。其上有木焉,其名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黄华黑实,服者不怒。”也就是说,这个树的果实,人吃了之后可以平复情绪,忘记忧愁。“怒”,不光是愤怒,而是指各种心理情绪。 《帝休树》中英文绘本中的故事,正是从《山海经》中这几十个字延伸开来、进行全新演绎而成。

这部作品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儿童发展专委会副理事长、《给孩子一生的礼物》作者杨柳策划,由儿童文学作家明霞担任文字主笔,于艳担任插画主笔,由幼少儿英语资深教育专家于洁翻译成英文版,进行中英文对照。 书中插画采用中国风淡彩水墨画风格。《山海经》原文“少室之山囷,百草本成。其上有木焉,其名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黄华黑实,服者不怒”则由卢志文先生用篆书书写。

阅读这个绘本中的故事,我们可以获得不少感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乐园,也不存在绝对的无忧无虑。人要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平相处,接纳自己正常的情绪波动。对一个绘本的理解,可以是多方向的。该书的总策划人、也是该书作者之一杨柳还侧重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这个故事,“认清自己、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有适当的情绪波动,适当的忧患意识,担心,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这是一个可以从科学角度看待的问题。”

如果孩子负面情绪不断,会影响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发展。为什么《帝休树》要强调负面情绪的积极作用?该绘本文字主笔明霞说:“由一种情绪所主导的情绪生态,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是不健康的。情绪多元化是上天恩赐给人类的礼物。孩子只有学会尊重坏情绪,才可能获得真快乐。”

将《山海经》中的典故新编,融入现代思考

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用浅白的故事让儿童了解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将传统文化因素当成种子,演绎成带有现代心理教育学因素的故事,将《山海经》中的典故新编,融入现代思考,《帝休树》提供了一个好案例。

为何选择《山海经》传统经典的元素,将之绘制成绘本童书,卢志文说:“我们很多人都读过希腊神话、格林童话,但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系统中,也有不少适合传讲的神话故事。《山海经》是一部博物志,里面充满大量有想象力和艺术感的神话故事和奇珍异兽,非常适合当成一颗种子编成童话故事。《山海经》内容太丰富了,《帝休树》就是摘取一个种子,去阐释讲故事的成果。接下来我们还计划继续把这个系列做下去。这个系列的名字就叫‘山无陵 海无边 ’”。明霞说:“《山无陵 海无边》系列就是要延续中国文人传统,从《山海经》中选取奇幻素材,原创具有中国精神绘本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系列会采用中英文版本对照。于洁说:“目的就是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读者,也能看懂这个带有中国传统色彩的故事。”

资深教育家朱永新作序点赞:这是“一个典雅、新巧又童趣盎然的组合”

《帝休树》绘本得到资深教育家朱永新的高度好评和大力推荐,他还为该书写了一篇推荐语,出版时被收入书中。朱永新写道:“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如何用浅白的故事让儿童了解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大且难的课题。《帝休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山海经 》的奇幻素材、中国特色审美的水墨画、中华传统哲思精神,是一个典雅、新巧又童趣盎然的组合。”朱永新还提到自己的读后感,“我读这个故事。感觉它很古典,像是在诠释《论语》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观点;又觉得它很现代,好像在教孩子们正确认识负面情绪。也许。它既不古典也不现代,因为故事本身已经打破了古典与现代的壁垒。”朱永新提到,他在《造就中国人:阅读与国民教育》中说过:“好的童书绝不是简单地讲述一个让儿童感动的故事。在这些故事背后,往往有着人类最重要的话题、最高尚的智慧和最朴素的美德。”

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不仅仅是孩子有情绪,每一个成年人都会面对自己情绪进行管理的课题。在于艳看来,“虽然《帝休树》是一个儿童绘本,“但其实并不仅仅适合孩子读。成年人一样可以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b>【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