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的家风故事 | 外公的旧书架

作者:商城县纪委监委

家风传承

我的家风故事 | 外公的旧书架

图片来源网络

外公五年前病逝,坟茔上已是草青柏翠。他留下的旧书架,仍在老屋的堂屋一角,安静肃穆,跟从前一样。书架顶端悬着的字匾,白纸泛着灰黄,虽经多次精心装裱,仍难掩古色古香,上书“博识多通”,为外公早年所书。这四个字,是外公身体力行的箴言,也是他治家教子的家训。

外公是一名医生,他的书籍,多数与医学有关,且多数为线装本的繁体字旧书,还有许多装订工整的手抄本。我每每翻阅,总觉得内容枯燥且艰涩难懂,越发觉出外公的过人之处。因此,即便看不懂,也时时抽出大段时间去静坐、去细读。这是一种缅怀、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割舍不了的亲情绵延。

我小时候,外公并不常回家,偶尔休假在家,也是长时间坐在堂屋的桌前看书,我总是为他泡一壶浓茶,然后陪他坐着,翻看书中的插图。我也曾孩子气地问他:“外公,您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多读书才能有学识、通事理。”我似懂非懂。直到有一天,我读到清代诗人张维屏的句子“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才真正懂得了外公的话。读书不是为了直接的物质回报,也不是为了有朝一日的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学到知识、通晓事理,做一个明白通透的人。

两个舅舅成年后继承了外公的衣钵,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母亲却在大集体时代为生计辍学了。当年外公薪水微薄,一家老小的吃喝仅靠外婆“挣工分”完全不能支撑,权衡再三,只能由稍年长的母亲辍学,外公虽痛心却无能为力。辍学后的母亲,上山下田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有一回,在打稻谷的间隙,她在稻草垛旁偷偷翻一下怀里藏着的书,不想一翻就入了迷,全然忘了打谷场上的事,等回过神来,已是黄昏时分稻谷归仓之时。队长算她缺工半天,扣掉五个工分。外婆气急,要烧掉母亲的书,母亲不肯,外婆便拿扁担追着她打。舅舅们年纪虽小,也是惜书的人,悄悄替母亲把书藏了起来。外公回家听说此事,不仅没责怪母亲,反而带回两本书送给母亲。

许是外公对母亲当年辍学感到亏欠,在母亲成家后,他对母亲格外照顾,不仅时时托人捎来钱物,也常常送书来。那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家里家外都靠母亲一人操持,她闲时并不多,但她总有办法把书看完并捎给外公换下一本。母亲性情宽厚、贤淑善良,又见多识广,在邻里间口碑极好。邻人们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她能用常见的草药解决;邻里间鸡毛蒜皮的口角,也能在她三言两语的劝诫下偃旗息鼓。小时候的我家,是热闹的地方。漫长的冬夜,家里的炉火烧的旺旺的,邻家女人们围坐着,一边借着火光忙手头活,一边听母亲讲故事。母亲像一个说书人,绘声绘色讲着她看过的书,说着她悟到的理。在众人景仰的目光中,我觉得衣着朴素、面容恬静的母亲,像极了一位女王。她的丰厚知识、她的明理通透,让她变得与众不同、超凡脱俗。我把这话说给母亲听,她只是笑笑,说这都得益于外公的那个旧书架。

我大学毕业后,如愿做了一名教师。在教育之路上边走边学,对读书的热爱有增无减,也渐渐拥有了自己的藏书和书架。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越发感到“博识多通”的重要性。外公与母亲教给我的,我也一点一滴教给学生。与学生朝夕相处,我的书架一次次被借空,又一次次被填满。这是知识的流转,也是情感的交流。我时时为他们的阅读精神而感动,也时时为他们的成长进步而欣慰。我想,在电子产品泛滥的时代,教他们爱上读书,应该是对他们青春时光最好的奖励。教师这份职业,回馈我的也许不是锦衣玉食、安富尊荣,却能让我在每一个孩子的笑脸中感受到源源不断的幸福与收获。这一份初心和坚持,与其说来自于我受过的教育,不如说来自于我读过的书、悟到的理。这一切,也得益于外公的旧书架啊。

外公的老屋日益破旧了,舅舅们不断修缮维护,堂屋一角的旧书架一直保留着它最初的样子。成百上千的旧书摆在那里,汇集着无法比拟的精神财富;“博识多通”的家训悬挂在那里,成为家族里每一个人不渝的坚持。置身其中,我仿佛能感觉到它们对我的凝视,宁静坦然、温润丰沛,却又饱含希望的目光,一如外公曾有过的。这种凝视,始终伴随着我,给我坚定前行的力量。

作者简介

吴小杰,女,大学本科学历,商城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信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性格开朗、热情随和。爱读书、爱思考,喜欢用文字讲述喜悦相逢。

END

如果您也有家风故事

请向我们投稿

“商城县阳光村务”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主编:吴泽欣

审核:余用群

责编:吴玉梅

我的家风故事 | 外公的旧书架

欢迎投稿

来稿请署名

(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个人简介等,附个人正面照一张,并注明“阳光村务”栏目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商城县纪委监委宣传部)。 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的各种方式。

欢迎提供新闻消息线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