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裹蒸,肇庆人的独家记忆

作者:食游君

肇庆,珠三角西隅的一座城市。裹蒸,这里的春节美味。

中国人的春节,一向讲究“热闹”二字。然在肇庆人的集体记忆中,热闹绝不仅仅是味蕾的集体畅快,还是全家老小屋里屋外制造裹蒸的忙碌劲儿,也是用一宿时间久等的耐心。

裹蒸,肇庆人的独家记忆

裹蒸是肇庆人的独家记忆。从准备开始,就是一个忙碌的过程。

首先要准备各种主要材料:柊叶、糯米、绿豆、肥猪肉。

柊叶是制作肇庆裹蒸的特有材料。柊叶最好选用老叶,柊叶摘回来前首先要用清水把叶上的泥洗干净。还需要用热水烧煮一番,既可以让叶片变韧变软易于包裹,又可以除去柊叶的苦涩味。

糯米、绿豆都以当年产的为佳,糯米淘洗后浸泡,绿豆去豆衣,对半磨开,筛去瘪豆。

做馅的猪肉相当讲究,以肥瘦相间又偏肥的为五花肉上乘;腌制猪肉的调料是每家的“秘方”,也是影响裹蒸味道的关键。

各种材料都准备妥当后,便可围坐在装有糯米、绿豆、肉馅的大木盆旁,开始包制裹蒸。

裹蒸,肇庆人的独家记忆

包裹蒸需要模具,传统用尖顶大竹帽,将柊叶依次铺放在帽的中间,先后放上糯米、绿豆和肥猪肉,依照柊叶包糯米,糯米包绿豆,绿豆包肥猪肉的顺序包裹,然后在顶端覆上一到两张柊叶,接着用水草或者席草捆扎。

用模具包出来的裹蒸大小相同,只只都有一斤以上,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这和普通棕子相比,简直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了。

裹蒸,肇庆人的独家记忆

传统烧煮裹蒸的器具是大甑或铁桶,在烧煮之前用黄泥巴涂抹外壁,可防止熏黑铁桶。为了防止煳底,先把柊叶的细茎铺在锅底。将包制好的裹蒸一层层放置在桶内,加入清水猛火烧煮,在烧煮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热水。

经过八至十个小时的连续煲煮,柊叶内的糯米、绿豆和肥猪肉会互相融化,混为一体。这样,色、香、味俱全的肇庆裹蒸便可以上桌食用了。

据说,这种传统已经沿袭了近2000年,体现了裹蒸原汁原味的特点。

裹蒸,肇庆人的独家记忆

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家户户在门前架设裹蒸桶的景象只能在农村里看到。即使这样,裹蒸依然是肇庆人过年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外出求学、打工的肇庆人,春节过后都会带上一些肇庆裹蒸给异地的朋友品尝。裹蒸带来的热闹,也跨越了家庭、邻里乃至亲朋好友,也不分身份地位,不论肇庆内外,而成为了这片土地年年岁岁周而复始,但始终热闹不减的春节温度。

【补充】肇庆裹蒸不是粽

秦时裹蒸春秋粽

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而裹蒸出现在晚一些的秦朝。发源地也不一样,粽子最早形成于长江流域,而裹蒸肇始于岭南的珠江流域。

裹蒸,肇庆人的独家记忆

祈福的裹蒸纪念的粽

传说,粽子是为纪念投江的爱国士大夫、诗人屈原而诞生的。流传至今,端午吃粽子,表达的是一种纪念先人的情感。而裹蒸,传说是秦始皇当政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用柊叶裹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而成的。后来,裹蒸逐渐有了生活蒸蒸日上的寓意,是一种吉祥的节日食品。

春节的裹蒸端午的粽

早在汉代,肇庆的城乡居民已有在春节包裹蒸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而粽子,人所共知,是端午节的标配食品,这一风俗形成于西汉时期。

裹蒸,肇庆人的独家记忆

大个的裹蒸精巧的粽

一般的粽子多用粽叶(即箸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裹蒸则用肇庆本地特有的柊叶包裹、水草包扎,呈枕头状或埃及金字塔形。

《南齐史》记载:“太官进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画之,曰:‘可片破之,余充晚餐’。”皇帝珍爱裹蒸,要留一半作晚餐,这既表明了裹蒸的美味,也体现了其个大量足。

图片来源:网络

编写:自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