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岁:是中年危机,还是四十不惑?

作者:王琦 785

提起奥地利,相信大家熟悉的标签是:多瑙河、维也纳、史提芬大教堂、音乐……殊不知,就在奥地利的北部、多瑙河的上游,蛰伏着一座低调典雅的城市——林茨。每年的9月,林茨都会举办一场视听融合的媒体艺术盛典——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声名远播之远,非奥地利国界可囊括。在每年秋日晴好的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生化研究员和科学家都会被邀请到这座宁谧的小城,在展览和座谈会上就艺术、科技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融合发展进行主题探讨。

11月份对于地处中国之南的设计之都深圳而言,也正好是冷暖相宜的深秋时节。2019年11月2日,由招商蛇口•设计互联、中央美术学院与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共同主办的重磅大展“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也于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正式拉开了帷幕。

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岁:是中年危机,还是四十不惑?

(四十年文献展现场)

科技艺术:将科学人性化

这次的四十周年文献展追溯了全球科技艺术四十年历史和中国科技艺术发展脉络,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数字革命、互联网发展到现今的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西方科技艺术在技术与文化的浸润中演化至今。除此之外,也对中国科技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展现了科技艺术在学院、艺术机构、公众各个维度传播交流的新格局。

“这次展览将目光投向过去的40年。在此期间,所谓的‘数字革命’迅速兴起,席卷全球,带给全球社会颠覆性的挑战……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与科技的关系也在不断演变,一轮全新的范式转换正在酝酿之中。迹象之一就是数字本身从自动化到自主化的一场独立运动。这次范式转换不仅对工业产生影响,也将作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之为人的定义。” 林茨电子艺术节资深总监及策展人马丁·霍齐克(Martin Honzik)在谈到展览主题时表示。

而当被问及“科技艺术40年”跟林茨与深圳两个城市之间互相有什么关联时,马丁对记者表示:“‘科技艺术40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称之为把科学人性化。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关注这两个城市的发展:一方面,林茨在70年代末期是一个高度污染的工业化城市,当时我们有一个愿景是希望在文化上进行投资,改变我们的环境和生活。这并非是想把工业排除在外,而是希望能找到一个方法,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好好地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深圳也是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而我们这次的展览正是关注人类社会工业革命的故事。一百年前,工业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并且一直持续影响我们身边的环境、每个人的家和每个人的行为。”

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岁:是中年危机,还是四十不惑?

(马丁·霍齐克在接受媒体群访)

对此次的中奥联展,另一位联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家邱志杰则表示:“四十年,对于古老的中国文明来说并不算长。回顾历史,中国文明曾经创造过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现在正是时候让我们来重新面对‘李约瑟难题’:曾经辉煌的中国科技文明为何停滞?这正是历史和考古的意义所在,也是同时开展的文献展的价值所在。近代史的屈辱和生存危机所催生的文化身份过敏正在痊愈,文明的自我变革和改造正在完成。通过这场深圳实验,中国正在重新成为一种科技文明,并重新面对前沿的人类命运问题。”

结晶美轮美奂

四十年来,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的议题涉及对当代技术进步各个层面和角度的全面反思,再结合艺术加工,催生了不计其数的精彩作品的出现。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在一个大约10平方米的黑乎乎的房间里,拥簇着许多观众。在房间正中央,一件发出蓝色光芒的女装长裙被许多丝线悬空挂起。据艺术家大崎洋美的现场讲解,这件荧光蚕丝织成的梦幻连衣裙,使用了来自添加了发光水母和珊瑚基因的改造蚕所吐得丝,织就而成。因此在现场阴暗的情况下,依然能发出梦幻般慑目的蓝色光芒。通过融合了生物学上的科技理论,她希望可以向大家发出邀请,让观众思考艺术、科学和技术三者交互过程中的极限与局限。

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岁:是中年危机,还是四十不惑?

(艺术家大崎洋美的作品,荧光蚕丝织成的连衣裙)

而在展厅的另一边,记者看到一个特殊的展柜旁边也围绕了许多好奇的观众。展柜里放着红色和蓝色的实验瓶,在实验瓶旁边,还展示有两张基因图谱,下面附有一小段文字解释香水前中后调的味道。这是日本艺术家长谷川爱的作品《人类x鲨鱼》,实物部分由两瓶香水组成,一瓶名为“人类”,一瓶名为“鲨鱼”。“人类”的香味融合了野生茉莉花的气味,还有以刺激交感神经系统而著称的葡萄柚香精,艺术家认为这是一种可以同时激活愉悦感、野性和内在能力的香气。“鲨鱼”中主要使用了氧化三甲胺(TMAO),让香水在视觉上可以表现鲨鱼金属质感的皮肤,以及让人们想起海水味的海藻提取物。日本艺术家长谷川爱脑洞大开地探索人与动物如何通过气味交流。艺术家想到,在未来,生物技术也可能使人类具有同性繁殖或者孤雌生殖的繁衍方式。在艺术家看来,鲨鱼象征了“充分利用黑科技的、健壮而野性的女性”。作品中体现了对女性身份的探讨,艺术家希望以此充分表达她不受任何传统“女性”思想束缚的态度。借助艺术和设计,她为大多数日本女性在日本社会中所遭受的压抑提供了一种狂野的诗意想象。

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岁:是中年危机,还是四十不惑?

(日本艺术家长谷川爱的作品《人类x鲨鱼》)

除此之外,还有今年爆红网络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夏语冰”在现场为观众即兴作画并即兴写诗,引来众多观众围观。另外还有Isaac Monté和Toby Kiers带来了由废弃猪心中制成优美器皿,艺术家尝试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欺骗”之美,借此探讨:科技能在多大程度上操控人类身体这一极富争议的议题……林林种种的展品让人叹为观止,对探索未来世界的热望也逐渐被点燃。

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岁:是中年危机,还是四十不惑?

(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给记者即兴作画)

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岁:是中年危机,还是四十不惑?

(艺术家Isaac Monté和Toby Kiers的作品“欺骗”)

和林茨电子艺术节一样,深圳这座城市也经历了40年。正如邱志杰在开幕演讲中说的那样:“40年在中国文化里面不是中年危机,是四十不惑。40年前这座城市作为一个伟大的方案被提出来,而到了今天,这座城市拥有高效的社会治理,强大的制造能力和生机勃勃的创新个性;每一个相信创新改变命运同时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他们在努力在拼搏。这样的城市简直是科技走进理想的土壤,因为这里每一个年轻人都在通过另辟蹊径改变生活。”他总结道,深圳是中国的梦想之城。试想再过10年,深圳这座城市一定会成为科技艺术在世界上新的中心。而深圳在作为一个科技艺术中心崛起的过程中,让我们共同期待它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