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组图回顾,四十不惑的广州图书馆,如何能服务市民上亿人次

作者:南方都市报
组图回顾,四十不惑的广州图书馆,如何能服务市民上亿人次

2022年1月2日下午4时许的广州图书馆。当天,“风正帆悬——广州图书馆40年”成果展在广图开展。南都拍客 靳东方 摄

“广州图书馆1982年开馆时就确定了‘服务立馆,开放办馆’的原则, 40年来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广州市民超过1.3亿人次,目前仅广州图书馆的注册读者即超过240万,这是我们图书馆人的骄傲,也是广州市民的骄傲”。

1月2日,在广州图书馆举行的“风正帆悬——广州图书馆40年”成果展开幕式上,广州图书馆方家忠馆长向现场读者们宣布了广州图书馆建馆40年来的最大成就。

组图回顾,四十不惑的广州图书馆,如何能服务市民上亿人次

2015年11月,广州灯光节期间的广州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新馆是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文化惠民工程之一,坐落于广州市的新城市中心、有“城市客厅”美誉的花城广场,2004年立项,2006年奠基,2012年12月28日起试开放,2013年6月23日起全面开放。南都拍客 丘仕宝 摄

1982年1月2日,位于中山四路的广州图书馆(星火燎原馆)正式开馆,结束了广州市27年没有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历史。

40年后,广州市现共有313间公共图书馆,全市176个街镇实现公共图书馆100%全覆盖,且全部实现通借通还。自2014年起,广州图书馆连续6年基本服务量居全国图书馆第一位,其中2018年8月5日仅1日即有超5万读者入馆,创下国内城市公共图书馆单日入馆人次的最高纪录,广州图书馆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今年11月,广州图书馆实现注册读者突破240万。

组图回顾,四十不惑的广州图书馆,如何能服务市民上亿人次

2021年3月11日,位于中山四路的广州图书馆旧馆(现为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门前的木棉花盛放。南都拍客 陆建生 摄

1982年开馆时,位于中山四路的旧馆,是改革开放后广州市新建的第一个大型文化设施,而今天位于珠江新城的新馆亦是进入新世纪后广州新一轮文化设施建设高潮中第一个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3亿,面积达10万平方米,至今仍为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以“珠江边上,美丽书籍”的形象屹立于珠江北岸,成为广州城市客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组图回顾,四十不惑的广州图书馆,如何能服务市民上亿人次

2018年国庆节期间,广州图书馆里看书学习的市民。南都拍客 梁宇星 摄

广州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更是从1982年18.7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5900万元,全市人均新增图书达0.2册(件),达到《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所规定的标准。相应地,广州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则从1982年开馆时的14万册增长至2019年时超过1000万册,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第3位。

2021年12月,广州图书馆获得“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广东省图书馆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组图回顾,四十不惑的广州图书馆,如何能服务市民上亿人次

2020年5月17日,广州图书馆书架的过道上,一位读者捧着书一边走一边看。南都拍客 陈慧娴 摄

组图回顾,四十不惑的广州图书馆,如何能服务市民上亿人次

2022年1月2日下午,广州图书馆一角。南都拍客 靳东方 摄

40年里,广州图书馆在全国图书馆界创下逾25项服务领先纪录:率先实行图书开架阅览、率先敞开发放借书证、设立全国首家公共电脑图书馆、设立全国首个盲人电子阅览室、率先实行免押金注册等,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实现了图书馆行业跨上公益平等服务的新台阶。

广州图书馆作为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的中心馆,也积极推进广州的“图书馆之城”建设,2020年率先在全国建成中心馆总分馆体系,制定了统一标识及服务规范,广州“图书馆之城”基本成形。

(文:南都记者 许晓蕾)

组图回顾,四十不惑的广州图书馆,如何能服务市民上亿人次

2020年5月17日,广州图书馆,市民使用自助消毒柜给借阅的图书消毒。南都拍客 陈慧娴 摄

南都拍客投稿方式

1、邮箱:[email protected]。(每张图片需备注时间、地点、事件等文字说明)

2、添加编辑微信 duanqi3312 备注:南都拍客。

3、下载 “南都APP”,关注“南都拍客”南都号,搜索“南都拍客征稿”即可投稿。

4、微信扫码,打开南都图库小程序,注册为用户,上传图集。

组图回顾,四十不惑的广州图书馆,如何能服务市民上亿人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