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弗洛伊德之死”蝴蝶效应:长期饱受争议的电影《乱世佳人》下架然而美国对这部70多年前的电影的争议,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争议内容一如继往,每当美国人开始咀嚼“种族”这块口香糖时,对这部电影中种族主义的美化就会再一次被人们记起。

作者:后世纪杂货铺

“乱世佳人”这部电影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着票房的最高纪录,并获得了10项奥斯卡奖,而非裔美国人哈蒂麦克丹尼尔(Hattie McDaniel),出生于堪萨斯州,凭借这部电影,成为第一位黑人演员奥斯卡得主。

“弗洛伊德之死”蝴蝶效应:长期饱受争议的电影《乱世佳人》下架然而美国对这部70多年前的电影的争议,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争议内容一如继往,每当美国人开始咀嚼“种族”这块口香糖时,对这部电影中种族主义的美化就会再一次被人们记起。

1939年的这部电影——根据南北战争时期玛格丽特米切尔最畅销的小说《飘》改编,电影里不乏一些有争议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流逝,并没有被人们淡忘。比如对非裔美国人荧幕形象的刻画、瑞德和思嘉楼梯上的场景是不是涉嫌婚内强奸……

“弗洛伊德之死”蝴蝶效应:长期饱受争议的电影《乱世佳人》下架然而美国对这部70多年前的电影的争议,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争议内容一如继往,每当美国人开始咀嚼“种族”这块口香糖时,对这部电影中种族主义的美化就会再一次被人们记起。

《乱世佳人》是进入21世纪以来被人们广泛关注的一部老电影,然而在被人们重新关注后,2020年,6月,随着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美国反对种族主义的大游行发生,这部电影也饱受争议,华纳旗下HBO MaxC 以“美化种族主义”为由,将经典电影《乱世佳人》下架。

“弗洛伊德之死”蝴蝶效应:长期饱受争议的电影《乱世佳人》下架然而美国对这部70多年前的电影的争议,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争议内容一如继往,每当美国人开始咀嚼“种族”这块口香糖时,对这部电影中种族主义的美化就会再一次被人们记起。

早在电影《乱世佳人》的上映之前,小说《飘》在1936年出版之后,就饱受争议,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白瑞德和思嘉丽间的爱情故事,让读者产生了对种植园经济的怀旧之情,而小说中大量“幸福奴隶们”的形象描写和拒绝自由的奴隶以及对南方种植园的同情,无不让大量的美国非裔人士不满。从小说发表到改编成电影上映后,这种“美化种族主义”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

“弗洛伊德之死”蝴蝶效应:长期饱受争议的电影《乱世佳人》下架然而美国对这部70多年前的电影的争议,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争议内容一如继往,每当美国人开始咀嚼“种族”这块口香糖时,对这部电影中种族主义的美化就会再一次被人们记起。

《华盛顿邮报》Alyssa Rosenberg说:尽管电影上映后,影片中非裔美国人哈蒂麦克丹尼尔与女主角一同获得了奥斯卡奖,但仍然不能转移人们对电影中“忠心的奴隶”“拒绝自由的奴隶”和一些“甘愿伺候前主人的奴隶们”这些歧视黑人、美化种族主义做法的愤怒。

“弗洛伊德之死”蝴蝶效应:长期饱受争议的电影《乱世佳人》下架然而美国对这部70多年前的电影的争议,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争议内容一如继往,每当美国人开始咀嚼“种族”这块口香糖时,对这部电影中种族主义的美化就会再一次被人们记起。

2017年,美国掀起针对像《乱世佳人》这类美化种族主义电影应该如何处置的大讨论,田纳西孟菲斯一剧院当时将电影《乱世佳人》下架。

然而,电影下架了,美国人就真的可以实现无种族主义吗?值得怀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