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一鸣:都市圈城市群,撑起未来十年经济增长潜能|“城”势而上特别策划

作者:红星新闻

双循环经济格局下,未来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红星新闻、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四大主流媒体强强联手,共同推出“‘城’势而上——探寻中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特别策划,以一组深度观察和一场线上论坛,为城市群未来发展之路贡献亮和光。

今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城“势”而上——探寻中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线上论坛发表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都市圈发展的新特点》的主题演讲。王一鸣长期以来对都市圈、城市群等相关问题有深入研究。就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趋势、内陆城市机遇等问题,王一鸣也接受了红星新闻的独家专访。

王一鸣:都市圈城市群,撑起未来十年经济增长潜能|“城”势而上特别策划

都市圈成为新风口

各地不要追求同质化发展模式

红星新闻:多地城市圈相继启动,都市圈已成为“新风口”。您认为什么样的区域适合更好发展都市圈,有没有什么前提?

王一鸣:通常意义上,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约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培育发展都市圈,一是要有一个辐射力比较强大的核心城市。没有核心城市的区域很难称得上是都市圈。二是要有足够的腹地空间,周边区域能够支撑核心城市的发展。三是要有比较发达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四是核心城市和周边区域要有比较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分工。五是要有较高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现在,很大城市都想发展都市圈,但可能有些城市还不完全具备条件,不能急于求成。

红星新闻:各地都市圈发展应该如何有侧重,如何避免趋同?

王一鸣:各个都市圈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不完全一样,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也有很大差异。要避免趋同,就要突出各个都市圈的发展特色。像上海都市圈、北京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应该说都是有差异的,需要强化差异性,而不是趋同性。当然,都市圈发展都有共同规律,但是在发展方向上要更加专业化,更加突出特色。以成都和重庆为例,成都是电子工业、生物医药等产业占主导地位,重庆是机械制造、汽车、摩托车为主的产业体系。这两个产业体系显然不一样。要根据各自条件和产业基础去打造各具特色的都市圈,不能追求同质化的都市圈发展模式。

红星新闻:您之前说过城市群和大都市圈在国内大循环中的地位会上升,未来5年上升趋势应该是什么样的?

王一鸣: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在空间上还处在集聚阶段,不是分散化趋势。近年来,无论是高技术产业发展,还是数字化产业发展,都是向中心城市聚集的。城市群和大都市圈有比较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科研体系,也有比较雄厚的人力资本基础。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往往都是趋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这些产业发展又会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吸引更多高端人力资本,形成一个累积循环。从未来5年看,城市群和大都市圈在国内大循环中的地位还会继续上升。

如何成为国际级城市群?

规则规制标准要向国际惯例看齐

红星新闻:我国的主要城市群要如何成为国际化城市群?

王一鸣:打造国际化城市群,根本上还是要扩大开放,进一步提高开放度。从全国来看,沿海地区的国际化程度在迅速提高,更重要是内陆地区城市群要进一步提高开放度。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原来深居内陆的中心城市现在已经越来越具备条件,比如像成都、西安,由于中欧班列的开通,正在成为内陆地区货物进出口的集散地,成为一个枢纽。这些城市正在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城市,逐步发展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开放度不断提高的中心城市。从这个角度说,内陆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打造国际化城市群,就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而且是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仅是要素流动型开放,更重要的是制度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规制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

王一鸣:都市圈城市群,撑起未来十年经济增长潜能|“城”势而上特别策划

成都国际铁路港

红星新闻:随着双循环的格局,内陆地区的区位条件有所改善,这为内陆地区的城市群发展带来哪些优势?

王一鸣:内陆地区的一些中心城市本来就是国内大循环的节点,比如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本来就是货物人员集散的枢纽。随着内陆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内陆地区城市群对外开放功能在逐步形成,成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国际循环功能也在增强。新发展格局下的内陆地区的城市群,应该更有条件发展成为“双循环”的枢纽,无论是国内货物的交换,还是面向国际市场的货物进出口,都能在这些城市群集散交汇,这将为内陆地区城市群增强“双循环”的功能创造有利条件。

如何避免都市圈的“大城市病”?

核心区周边培育建设各具特色中小城市

红星新闻:未来都市圈的发展,如何更好避免“大城市病”的出现?

王一鸣:都市圈要在周边地区培育发展中小城市,使其疏散核心圈的一些功能,这样就会分解核心圈的压力。研究表明,我国大都市圈人口分布呈现核心区密度特别高的时空特征,即中心城区拥挤效应较高,外围区域集聚效应不足,在中心城区往往形成较为严重的“大城市病”。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也主要集聚在中心城区。如果在周边中小城市均衡分布公共服务资源,就可以吸引核心区的功能向周边中小城市疏解。这是在空间上解决大城市病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周边培育建设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然后用高速轨道将其连接起来,一方面可以疏解核心区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都市圈的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均衡。

红星新闻: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王一鸣:首先,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用高速轨道交通和高速通道将周边中小城市与核心区联通起来,这是基础条件。其次,产业要有合理分工。周边的中小城市要有专业化分工和特色,就可以把核心区的多种功能疏解出去。比如,北京集聚了大量大型企业总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都可以按专业化分工要求,疏解到周边中小城市。再者,优质公共服务要大致均衡配置,使周边中小城市不会觉得公共服务水平有过大落差。再宽泛一点,还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周边中小城市空间相对开阔,可以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增强吸引力。

未来十年70%经济增长潜能都来自城市群?

高端生产要素都在向都市圈城市群集聚

红星新闻:为什么会说未来10年70%以上的经济增长潜能都来自城市群?

王一鸣:可以从两个视角去观察。一是现在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大体就占全国经济总量70%。沿海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占比约为40%,再加上内陆地区的城市群,经济总量占比也有30%。加在一起总量上就有70%。如果要算增量,占比甚至更高。二是优质的高端要素,都在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流动。今年毕业900万大学生,看大学生的流向,就知道要素的流动方向,这也决定了城市群在经济增长中的潜能。高端生产要素,包括人才、知识、技术、数据,都在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聚,产业更高端,效率也更高,在未来的产出份额就会更大。

红星新闻:您此前谈到过“循环屏障”,比如说卡脖子问题或者产业链的问题,这些对都市圈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王一鸣:我觉得都市圈在解决技术被“卡脖子”问题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要解决被“卡脖子”问题,依托力量也主要集聚在大都市圈。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就要从源头做起,从基础研究做起,从原始创新做起,从底层技术做起,这些大都市圈最具备条件,也最有优势。国家规划建设的大科学工程,主要配置在大都市圈。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合肥,都建了一批大科学工程。这些都市圈要打造成国家综合科学中心,要在基础研究上取得突破,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奠定基础,为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创造条件。这决定了大都市圈在未来国家科技创新和解决被“卡脖子”问题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

王一鸣:都市圈城市群,撑起未来十年经济增长潜能|“城”势而上特别策划

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效果图

如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都市圈先推进,就能推动更大范围公共服务均等化

红星新闻:此前您建议都市圈、城市群内部先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您认为应该优先推行哪些?

王一鸣: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都市圈范围内更容易做,也最有条件去做。比如,通州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一些三甲医院在通州办分院,一些重点学校在通州办分校,这就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路径。范围过大,差距就更大,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也将增大。都市圈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能为更大范围内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北京报道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王一鸣:都市圈城市群,撑起未来十年经济增长潜能|“城”势而上特别策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