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夺了外孙的皇位,还狠心将外孙密杀,最终却成为了“千古一帝”

自古薄情寡义最是帝王家。皇权会让人迷失本性,丧失心智,变得冷血无情,残酷暴戾。所以皇位自古以来就是皇家父子兄弟相残而抢夺的宝座。想要站上权利的顶端,就必然要经历重重险阻,血腥杀戮。像秦朝的扶苏胡亥兄弟相残,隋朝的杨勇杨广兄弟相争。

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清朝的康熙年间九子夺嫡,雍正冷面无情幽禁兄弟。这种数不胜数的帝王家夺位之事,真的是在当时任何一个王朝都随处可见。而还有更甚者是外祖父为了帝位,把自己亲外孙也给杀了,绝对是颠覆了人性的想象。

他夺了外孙的皇位,还狠心将外孙密杀,最终却成为了“千古一帝”

一、韬光养晦

这位外祖父就是隋朝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开国皇帝杨坚。他父辈是北周的重臣,他出身贵族世家,在父亲过世之后,便子承父业,继承了国公爵位,在朝中位极人臣。北周时期的皇帝都相当奇葩,六位皇帝都被后世评价说是遗传性精神病家族。

几位皇帝都暴戾冷血,变态至极。如此帝王的统治之下,当时的北周朝百姓也过得很苦。而杨广当时是朝中重臣,能力强,威望高,很有自己的势力,所以其实他自己也是很有打算的。杨坚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北周宣帝宇文赟,自己一方面向皇族示好,以表忠心。

他夺了外孙的皇位,还狠心将外孙密杀,最终却成为了“千古一帝”

另一方面这样自然而然他就成为了宇文赟的老丈人,权利更加稳固。而其实宇文赟对杨坚并不完全信任,毕竟一个威望极高很有势力的臣子,始终会是一个君王的威胁。

宇文赟多次还对杨坚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皇后说要把杨家灭族。还要求左右侍卫看着当时的杨坚听到这些话时会不会变脸色,如果会立刻把他拿下。没想到杨坚听后并无波澜起伏,仍旧一如既往神色自若。

他夺了外孙的皇位,还狠心将外孙密杀,最终却成为了“千古一帝”

之后杨坚为自保,找了人去跟宇文赟表达自己想要出使藩邦之意,实际就是想远离朝廷,一方面自己可以韬光养晦,自保其身;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宇文赟对他彻底放心。而杨坚也能好的养精蓄锐,准备一举拿下北周做准备。

他夺了外孙的皇位,还狠心将外孙密杀,最终却成为了“千古一帝”

二、嗜血杀孙

而这边的宇文赟把心腹大患赶至藩外后,觉得心头大石已经落地,更加地肆无忌惮玩乐快活。后来还觉得这个皇帝位置束缚了自己享乐,因为还要时不时上朝与接受文武大臣的进谏,他觉得极其厌烦。

他居然想出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当太上皇,把皇位传给了他的长子宇文阐,也就是杨坚的外孙。然后宇文赟自己自称为天元皇帝,每日无日无夜地与众妃嫔寻欢作乐,好不快活。当他沉浸于温柔乡的翌年,杨坚已经时机成熟,杀回京城了。

他夺了外孙的皇位,还狠心将外孙密杀,最终却成为了“千古一帝”

而这时候的宇文赟也因为纵情声色过度,体力不支,药石无灵,没多久就驾崩了。而宫里杨坚的心腹大臣刘昉、郑译伪造诏书,说是新帝年幼,需要杨坚回京辅佐。杨坚就临危受命,当上了大丞相,辅佐自己的外孙,周静帝宇文阐。

周宣帝宇文赟在位时,苛捐杂税,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难有一餐温饱。而杨坚任大丞相之后,立刻废除苛捐杂税,而施行宽和政策,法令精简严苛,躬行节俭,大兴农业,整顿吏治。百姓们对他相当爱戴与拥护。

他夺了外孙的皇位,还狠心将外孙密杀,最终却成为了“千古一帝”

杨坚为了杜绝他想改朝换代的阻碍,把朝中影响力颇大的代王宇文达,陈王宇文纯,滕王宇文逌,赵王宇文招以及越王宇文盛招入宫中,随即以大不敬之罪名将五王全部拿下,除去了他最后的阻碍。之后不久,周静帝宇文阐三次要退位让贤,杨坚都推辞。

直到最后一次才欣然接受,改北周为隋,自己为隋文帝。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创立了大隋朝。而对于自己的亲外孙,杨坚始终觉得是宇文家的后裔,留着将来等他大了会有后患,所以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把宇文阐带去秘密处杀了。

他夺了外孙的皇位,还狠心将外孙密杀,最终却成为了“千古一帝”

荣华富贵的帝王之家真的不是每一个人能够承受得了的,在这种看似荣耀的背后,有着更多的无奈与心酸,冷血与无情。

自古以来要成大事者必先断情,何况要成就一个王朝一个帝王,都不知道踩着多少尸骨跨上去的,连自己的亲人也不能放过。杨坚为了自己皇位而对自己亲外孙痛下杀手这点,就更加鲜明的看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心狠手辣,冷酷无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