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作者:九天历史

在蒋介石一手遮天的民国时期,出现过不少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人,在国民党内部就有以邓演达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对蒋介石骗孙中山先生而夺取政权一事严厉反对和抨击,甚至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反蒋活动。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还有一些知名的文人革命家也对蒋介石骗取政权一事深感鄙视,写了不少文章抨击蒋介石,但是瑕疵必报的蒋介石连结拜兄弟都能软禁,可不会轻易放过这些文人骚客,大多数革命者都被蒋介石通过各种手段迫害了。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但是只有一个人,曾经和蒋介石当众大打出手,一脚揣在了蒋介石的肚子上,还大骂蒋介石是军阀小人,把蒋介石气得当时就要把他抓起来。最后这个人却从蒋介石手中安然无恙地走了出来,他就是被称为民国第一狂人的刘文典。据资料记载,刘文典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他凭什么敢对当时手握国家第一重兵的蒋介石大打出手,还在众人面前大骂他是骗子是军阀,让蒋介石大为丢脸呢?在被蒋介石关押后,他为什么又能大摇大摆地离开呢?他有什么背景和后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民国第一狂人到底为什么这么狂吧!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1889年,刘文典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家境尚算优渥的家庭,父亲以经商为业,为人本分,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幼年时在读私塾的同时就随美国教会医院教士学英文、生物学,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年轻时候的刘文典,好学、善学、潜心于学问,是一位被公认的拥有真才实学的学者。18岁那年,他应聘到芜湖公学,与陈独秀、刘师培等同校执教,得到了两人的赏识。1909年,刘文典赴日本留学深造,进入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在这两年间他加入了同盟会,凭借其先进的新青年思想获得了孙中山先生的赏识,被任命为孙中山先生的秘书,是最早一代的革命先辈。后来,袁世凯顺利偷窃了革命果实,这让刘文典的内心着实愤恨不已,即便早先的袁世凯,还未敢表露出想当皇帝的野心,可在孙身边的刘文典还是时常建议:“咱们应该盘算,把这个胖子赶走,不能白白便宜了他!”于是两年后他回国继续用文章宣传革命,他去了右任、邵力子等创办的上海民立报社任编辑,这个时期,他曾以刘天民的笔名,写下不少宣传民主思想的文章。新文化运动时期,通晓英、日、德文的刘文典还担任了《新青年》的英文编辑,继续翻译和介绍外国学术名著。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要说起来资历,刘文典可比蒋介石多得多,在革命党中的地位也比当时的无名小卒蒋介石高多了。以至于之后当蒋介石在刘文典面前提起孙中山时,刘文典对蒋介石极为不屑一顾。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1916年刘文典到北京大学任教,从事古文勘校。埋头搞学术研究的刘文典很快就做出了成绩,1923年他出版的《淮南鸿烈集解》令他在学术界一书成名,此后他又从事《庄子》《说苑》等书的校勘。说起他对《庄子》一书的研究,可有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一些教育大家对于权贵可以说是嗤之以鼻,而庄子本人就是这样的,对于楚国派来请他出山的大臣,他连个正眼都没给。而在两千年后,这个研究庄子的知识分子,同样也是狂的没遮没拦。刘文典甚至放言:在国内懂庄子的人,只有庄子本人和他自己。可即使刘文典狂妄至此,国内学界和政界,也一直将其奉为上宾。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1922年春,安徽省省长许世英采纳皖籍名流建议,组织安徽大学筹备处,筹建安徽大学。说到筹建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安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合肥地区早期共产党员、安徽大学的倡建人蔡晓舟。1885年出生于合肥的蔡晓舟,早年曾参加熊成基领导的安庆马炮营起义,失败后回合肥从事教育事业。据档案记载,为筹建安徽大学他不惜自断左手中指以明志,并奔赴全国各地游说皖籍名流,筹措建校经费。但由于多方原因,安徽大学筹办三年没有进展。不过尽管此次筹办失败,但却为后来刘文典等人成功创办安徽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7年,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陈调元来皖任省主席,他推举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国学大师刘文典返乡主持安徽大学筹建工作。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据安徽大学档案记载,为了全身心投入家乡教育事业,刘文典特意写信给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解释说明为何辞去教授之职而接受安徽省府聘请缘由。1928年2月,在刘文典等有识之士努力下,安徽大学各项筹备工作就绪。同年,省政府聘刘文典任文法学院院长,主持全校校务,实际上就是履行校长之职。“作为刘门下弟子”的吴东儒回忆了刘文典在安徽大学的一些事情,“由于他名气大,我只听过他一次课。那是1928年秋季开学不久,慕名在大礼堂听他给文学院同学讲《文心雕龙》。刘先生面容黄瘦,宽袍大袖,坐在讲台上,左手捏一支燃着的香烟,右手挥动作势,面对五百多座无虚席的听众,以低频音调侃侃而谈,不时停下来深吸一口烟,下面鸦雀无声。”“据说刘先生香烟瘾特大,经常是从早到晚衔一支烟,左手袖筒握一听香烟,一支接一支不用再点火,写文章、看书、和人谈话皆如此。”吴东儒在还说,刘文典初来安庆时,是住在黄家一座花园里,“李冰先生是他唯一同来的助手,协助他处理行政事务、接应宾客等,很少有人能直接见到刘先生。” 在刘文典主政安徽大学期间,众多名流学者先后来此传道授业。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然而1928年12月,刘文典在主持安徽大学校政期间怒斥并动手打了蒋介石,导致他不得不离开安徽大学。但这件事也成为了知识分子独立自守、不畏强权的样本。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国民党左派、共产党员以及革命群众,并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遥相对峙。一时间蒋介石成为了众矢之的,在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中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还没风光几个月蒋介石就在1927年8月引咎下野,被迫远走日本寻求支持。随后他和孙中山的妻妹宋美龄结婚,当时人人都骂蒋介石是为了政权求娶宋美龄,事实就是如此,迎娶宋美龄后的蒋介石一路仕途坦荡,再次坐上了国民政府一把手的位置。11月23日蒋介石到达安徽视察,数万民众热情欢呼,蒋介石不免飘飘然起来。但就在蒋介石享受领袖风光时,刘文典却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蒋介石多次表示要去安徽大学视察,但刘文典却表示并不欢迎。刘文典在安徽大学的日子也不好过,刘文典是一个有着傲骨的文人,虽然为了“五斗米”折腰来到了省立安徽大学任校长,但刘文典内心还是极其厌烦迎来送往,刘文典称“终日要和一班不相干的人们周旋,简直是娼妓一般。”但蒋介石执意要到学校视察,可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没有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因为刘文典认为,大学不是衙门,不需要向权贵献媚。这引起了蒋介石十分不满,随后两人的初次谈话更是让蒋介石气不打一处来。“你是刘文典?”蒋介石对着这个瘦小的文人发问,身旁的人赶紧回答:“这位就是安徽大学的校长刘文典。”谁知刘文典并没有对蒋客气,劈头盖脸就来了句:“你就是北伐军司令?毫不客气又犀利的讲话方式让蒋介石在心中暗暗结下梁子。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随后安徽大学的隔壁就是安徽第一女子中学,不知何故两个学校的师生发生了冲突,非但没有处理好,冲突还愈演愈烈,恰好那时候又逢蒋在安徽视察,而他的身份已成为国民政府主席,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正好借此处理一下。省政府赶紧把蒋委员的行程安排,递交给了校长刘文典,希望他把欢迎的场面搞得热闹一些。谁知刘文典看了通知后,没有任何表示,而是跑去继续打麻将了。于是当蒋委员来到学校,场面极其的冷清。内心怀着不满,他直接给刘文典下令,要求他规劝学生停止闹事,赶紧复课。谁知刘文典不以为然,坚持说事情的背后另有隐情,一定要调查清楚之后才能下结论。“你就是个学阀,封建顽固!”估计在这之前从没人顶撞过蒋介石,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校长居然不听从他的命令,所以蒋委员恼羞成怒了。不过其实,蒋委员也算克制了,毕竟没有骂出口。蒋委员原本以为自己这居高临下的气势,能够把刘文典镇住。谁成想刘文典不买他的账,跺着脚回骂:“你是个什么玩意儿,就是一个军阀!”现场的空气凝固了,在场的其他人也都震惊了,一个校长居然敢和党领导对骂,这简直不敢让人相信。蒋介石气得手直哆嗦,对着刘文典的脸就是一拳,没想到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竟然也会反击,对着蒋介石就是一脚,正中老蒋肚子,把老蒋气得七窍生烟,命人将他扣押。这件事眼瞧着闹大了,蔡元培赶紧站出来给刘文典求情。最终,刘文典被以“打架斗殴”的罪名,治安关押了7天,但蒋委员提出了一个条件:“这老夫子必须得离开安徽。” 他为文人气节而坚守,也曾因时代弄人而妥协,他的坚守和妥协,正是旧中国无数知识分子对于社会和自身命运痛苦思考的缩影。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回到北平后,在蔡元培等人的安排下,刘文典同时任教于清华和北大,这在当时也是无出其右了。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目睹了祖国山河破碎,他对革命渐渐失望,终日沉浸在书卷之中。一个学人,尤其研究的还是庄子,日久年深,不免会被庄子的思想哲学所熏染,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合流俗的个性。1949年末,昆明解放前夕,胡适曾动员他到美国去,并帮他一家办好了入境签证,刘文典却拒绝了,他是一介狂妄的文人,但也是一个爱国者。他说“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离开我的祖国。”

蒋介石:你是个什么东西?刘文典不甘示弱,一脚踹到蒋介石肚子上

新中国成立后,刘文典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曾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还接受了思想改造,决心余生为新中国的教育工作贡献力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