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经曹魏五代,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廷尉高柔

作者:古今纵横谈

高柔,这位三国时期曹魏名臣,曹魏政权的主要谋臣之一,他从三十岁起投靠曹魏,历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曹髦五代四朝,目睹其兴起到衰亡过程。他资格老,官声也不错,作了廷尉23年,执法公正,其官位也做到了司徒,司空的高位。也是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得以安稳接手曹爽权力的重要助力。

历经曹魏五代,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廷尉高柔

【三国志 高柔】

高柔字文惠,陈留郡(今河南开封东南)人。他生于战乱频仍的东汉末年,父亲高靖当时任蜀郡都尉,而年幼的高柔留在家乡。动乱的年代使人增长才干,高柔的聪明才智很快便表现出来。

一次,年方弱冠的高柔忽然把乡亲们召集起来,劝大家赶快离开。高柔说,陈留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现任兖州太守曹操又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不会不来争夺近在咫尺的陈留;陈留太守张邈虽然也小有名气,但他绝不是曹操的对手;陈留不久就要出现战祸,必须尽快离开。

他的话几乎无人相信,除了因为高柔此时太年轻这一点外,还因为曹操和张邈是尽人皆知的生死之交。

曹操和张邈是在讨董卓的战斗中,共举义旗,并肩作战时结识的。后来张邈得罪了讨董盟主袁绍,袁绍便命曹操杀张邈,曹操坚决拒绝。"太祖(曹操)之征陶谦,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张邈字孟卓)。'后还,见邈,垂泣相对。其亲如此"(《张邈传》)这样要好的朋友,怎么会互相攻打呢?高柔见众人均不以为然,只得带领自己的宗族去投奔在河北的从兄高干。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就在高柔离开不久,陈留太守张邈在其弟张超与曹操部将陈宫等人的鼓动下,趁曹操出兵徐州之际,突然叛曹,迎吕布为兖州牧。曹操回军厮杀,双方鏖战数年,陈留沦为战场,"是岁旱,虫蝗,少谷,百姓相食"(《三国志·张邈传》)。

历经曹魏五代,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廷尉高柔

【三国志 张邈】

血的现实使人们清醒过来,在张邈的败亡声中,青年高柔初露头角,人们对他的远见卓识刮目相看。

不久,高柔之父高靖病死在四川任上,高柔不远万里,不避艰险,赴蜀奔丧。由于沿途兵连祸结,加之道路险阻,高柔费尽辛苦,历时三年才接回了父亲的灵柩。这一孝行很快便被传为佳话,高柔的名声不胫而走。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彻底战胜了袁氏父子,袁绍的外甥、高柔的从兄高干投降了曹操,高柔也于此时归曹,曹操任高柔为菅县长。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高干又以并州叛曹,曹操便击杀高干。高柔未参与其从兄高幹的这一行动,躲过了一场大难,也显示出他政治上的成熟。虽然高柔没有参加叛乱,但仍然受到曹操的怀疑。

但一天夜里,曹操微服私访,发现高柔穿着单薄的衣衫、怀抱着一大堆文书坐在公案边睡着了。这种忠于职守的精神使曹操很受感动,他亲自脱下自己穿的皮衣,盖在高柔身下。从此,高柔逐渐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成为曹魏的重要谋臣。

历经曹魏五代,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廷尉高柔

【三国演义 曹操】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曹操调守关右的侍中钟繇去进攻汉中的张鲁,高柔谏阻说,如果钟繇入关,凉州的马超、韩遂等必然会起兵,"宜先招集三辅,三辅苟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

曹操不听劝告,固执己见。钟繇挥师入关后,马超、韩遂等果据潼关而反,曹操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平定了关中。

曹操晚年多疑,特意设置校事一职,以监视群臣的动静,并委派赵达、卢洪等一班无赖小人充任校事。高柔这时担任法曹掾,他认为群臣各司其职,不必再设校事这类职务;并且赵达等又都是些擅作威福的家伙,用这种人必定要坏事。

但曹操却自以为是,说:"我比你更了解赵达等人,过去叔孙通尚能利用群盗,难道我还驾驭不了赵达这班人吗?"后来,赵达、卢洪等人果然利用手中的职权营私舞弊、胡作非为。事情暴露后,曹操才后悔没有听从高柔的劝告,并下令处决了赵达等人。

文帝时,三公虽位居高官,但并不被重视,只是徒有虚名。高柔又向文帝进言,说三公均国之栋梁,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应该经常征询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多参与朝政。文帝很赞成他的看法,立即下令照办。

此外,由于高柔执法刚正不阿,连身为皇帝的曹丕也惧怕他的犯颜直谏。一次,曹丕为了报复,要杀掉治书执法鲍勋,高柔作为廷尉,坚决抗命不从。曹丕无奈,只好临时将高柔支开,另派他人办案,才处死了鲍勋。

历经曹魏五代,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廷尉高柔

【三国志 曹丕】

魏明帝时,高柔任廷尉。当时,军营中纪律十分严明,稍有越轨,便将严罚。 一日,营中报告上司说,护军营军士窦礼已数日不归,想来是开了小差。为严军纪,请求追捕,同时没收其家财产,罚其妻盈以及全家男女充当官家的奴隶。

消息传至窦礼的妻子盈的耳中,她为之大惊,声称冤枉,向官府申诉。但官府因此案涉及军中之事,不敢受理,只是轻描淡写地推却了事。盈见无申诉之门,为了全家的安危,拼死求见廷尉高柔,请其明察。

高柔听完申诉,问她:"你怎么知道你丈夫不是逃亡?"盈哭道:"我丈夫久经沙场,从不惧怕战场上的刀光血影,绝不会逃跑。另外,他对我十分珍爱,亦不是那种轻薄浮华不顾家庭妻小的人。我以为他的失踪定另有隐情,请大人公断。"

高柔听后觉得有理,问:"你丈夫与别人有过仇恨吗?"盈回答:"丈夫为人良善,从没跟人有仇怨。"高柔再换一个角度问:"你丈夫没跟人有钱物上的交往吗?"盈想了想,答道:"对了,曾借钱给同营军士焦子文,我夫多次向他索要,他不肯归还。"

高柔心中一惊,焦子文为人狡诈刁蛮,前天酒后伤人触犯军纪,正被押在监狱,窦礼失踪此事会不会与他有关呢?想到此,高柔对盈说:"你且暂回去,待我调查之后再作决断。"

高柔待盈走后,立即传令将焦子文从牢中提出,询问几句前日伤人之事后,谈锋一转问道:"你曾借过人家的钱吗?"焦子文措手不及,面容失色,过了片刻方才回答:"我孤单贫穷,不敢借人家的钱。"

高柔见他神态有异,单刀直入道:"你曾借过同营军士窦礼的钱,为什么说不曾借呢?"焦子文闻言脸色大变,知事已败露,无言以对。 高柔怒喝道:"你已经杀了窦礼,我证据在手,趁早招认,方可减罪,否则休怪军法无情!"

焦子文顿时魂飞魄散,连忙叩头招认了犯罪事实,及埋藏窦礼尸体的地方。高柔于是派遣士卒,按照焦子文的供词所指,前去挖掘,找到了窦礼的尸体。皇帝下诏恢复了窦礼家人的平民身份,返还了家产。

齐王曹芳即皇帝位后,也十分信任高柔。正始六年(公元245年)八月,高柔由太常升任司空,正始九年(公元248年)四月,高柔任司徒,高柔位至三公,可谓荣宠有加。

历经曹魏五代,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廷尉高柔

【司马懿高平陵政变】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魏国发生了一次重大事变,高平陵兵变,司马懿与郭太后暗中结成联盟,趁曹爽等人前往高平陵之机,开始发难。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陪齐王芳前往洛阳城外九十里的明帝墓时,突然率兵夺取了武库,控制了洛水浮桥。阻断了曹爽等人的归路。曹爽放弃抵抗,被解除了兵权。又过了几天,曹爽兄弟被杀,并夷了三族。

在这次事件中,高柔曾起过重要作用。这时候需要可靠而又有威望的人接管曹爽等人兵权,接管军队,控制军队不出乱子。高柔,这位老资格干部,既能服众,又为司马懿派系和郭太后所接受。高柔便以假节行大将军事的身份,占据了曹爽营,被司马懿称为"周勃"。

曹爽等被杀后,高柔因功被封为万岁乡侯。这一次,高柔又以他的聪明预见投向了胜利者一边,不但幸免于难,而且步步高升。

高贵乡公即位,高柔被封为安国侯,任太尉。常道乡公(元帝)即位,又给高柔增食邑至四千户,并将其二子封为亭侯。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年已九十岁的高柔与世长辞。又过了两年(公元265年),曹魏政权就被司马氏取代了。

高柔才高识远,先后提出过不少有预见性的建议。他勤勤恳恳,刚正不阿,敢于直谏,是曹魏王朝著名的直臣。他长期担任廷尉,掌刑公正,审案细致,是廉明的执法吏。

当然,和许多封建社会中的臣子一样,高柔也有追求利禄、趋炎附势的一面。他的远见卓识以及他的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品德,仍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历经曹魏五代,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廷尉高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