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动物都有众多不同种类,如猩猩科就有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等物种,而现代人类虽然有肤色之分,但都是同种人类,没有生殖隔离。实际上,在人类进化史上也曾经出现过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弗洛勒斯人、智人等多种人类,但最终只有我们智人种成为人类物种演化的幸存者。

从最右边的南方古猿到最左边的现代人类,地球上曾经存在过多种人类
众所周知,可遗传变异是物种演化的内在基础,然而事实证明大多数可遗传变异都是有害的,由于任何一种存在的生物往往与周边生存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就有可能破坏这种适应关系,如人类绝大多数的遗传病,就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所以不能将物种之间随机性的“演化”简单理解为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因地理隔绝导致的演化是随机的,而因种内斗争导致的进化则是由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中心概念,而生存斗争又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包括(1)生物与自然界之间的斗争;(2)种间斗争;(3)种内斗争,这三个方面。在进化问题上达尔文最重视的是其中的第三条、即种内斗争。种内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地或其它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动物之间来自种内的斗争往往要比种外的斗争更残酷激烈,因为生活要求相同的同种个体之间有着更多的竞争关系,正好比同行业、同类商品的竞争一样,达尔文认为,正是种内斗争与生物的变异组合起来产生适者生存从而造成种的变化。
南方古猿、能人就是在种内斗争中被直立人所淘汰掉的古人类,直立人和其他人类动物生存方式相同,晚期猿人直立人的兴起必定导致早期猿人南方古猿和能人生存空间受到压迫,所以到约 100 万年前,能找到的南方古猿和能人的踪迹只剩下遗骸了。而正如能人和南方古猿被直立人所淘汰一样,直立人最终也难以逃脱被新品种的智人所替代的命运。
海德堡人
“智人”的全称是“智慧的人”,从名称就可知道智人比直立人拥有更高的智慧,这是人类进化的最后一个阶段,现存的人类都属于智人种。海德堡人被认为是智人的祖先,他们在大约 70 万年前从非洲直立人——匠人演化而来,主要分布在非洲和欧洲;与同时期的北京猿人相比,海德堡人已经基本退去体毛,他们的大脑容量达 1100 ~ 1400 毫升,远高于直立人(900 ~ 1200 毫升),更高的智慧让他们能够制作更先进的工具。海德堡人成功为工具安装木柄,制成人类最早的长柄工具——矛。已知最早的矛出土于 50 万年前的南非,是由木柄和锋利石刃组成的原始武器。矛除了加长攻击距离外,还可以投射,有利于猎杀猎物,是人类工具的巨大进步。
在距今 70 ~ 55 万年前,非洲海德堡人分化为南北两支,南支的海德堡人留在非洲演化出罗德西亚人等新种;北支的海德堡人则再度走出非洲,并分化为东、西两支,其中的东支后来抵达中亚与远东地区,演化成丹尼索瓦人。丹尼索瓦人因在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脉的丹尼索瓦洞发现得名,在中国发现的早期智人如陕西大荔人、辽宁金牛山人、广东马坝人、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但更多的特征与早期智人相同,因此有学者认为他们可能是丹尼索瓦人等早期智人与中国境内的直立人混血的产物;而据中科院地球环境所敖红课题组研究发现山西许家窑人和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人具有相似的牙齿特征,他们由此推断许家窑人可能就是生活在中国境内的早期丹尼索瓦人。
由于化石稀少且不完整,目前对早期智人与亚洲直立人有无混血尚无定论,更糟糕的是由于10~5万年前全球气候进入第四纪冰川期,使得这一时期,除非洲等热带地区以外,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其他地区的绝大多数生物都难以存活,史称“冰河时代物种大灭绝”,中国境内古人类的数量也因此剧减,乃至在古人类和现代人之间出现化石断层,目前在中国境内尚未发现10~5万年间的人类化石,其中所有属于古人类的化石都有10万年以上的历史,年代距离最接近的是在河南省许昌市发现的距今约12.5~10.5万年的“许昌人”头盖骨,而现代人类的化石大都不到4万年(大多数在3~1万年间),当然目前仍不能完全排除有少量中国本土的古人类在第四纪冰川期幸存下来的可能性,因为由海德堡人的西支演化而来的欧洲尼安德特人就并未因冰河时代的严寒而灭亡。
居住在洞穴中的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因发现于欧洲德国尼安德特河谷而得名,由于他们的化石多发现于亚欧大陆山脉和谷底的洞穴中,所以又叫穴居人。尼安德特人是早期智人(古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遗迹遍布整个欧洲和西亚。他们所创造出的莫斯特文化是旧石器中期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其特征是使用修理石核技术,修理后的石核打下的石片不需加工就可当作工具使用,大大提高了石器制作效率,这标志着旧石器中期阶段的开始。尼安德特人已经会说话,他们懂得使用粗制的骨针缝制衣服以御寒,用动物骨牙串成垂饰,用赤铁矿和氧化锰染色创造艺术品,用水晶制造奢侈品,还是最早懂得埋葬死者的人。在尼安德特人居住的洞穴与棚屋内还发现有人工取火的痕迹,从利用自然火保存火种,到学会人工取火是人类智慧的一大飞跃,要知道直到今天,非洲的俾格米人、印度的安达曼人仍然不会人工取火。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平均在 1250 ~ 1750 毫升,甚至比现代人脑容量(1300 ~ 1600 毫升)还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比现代人更聪明,因为他们脑容量主要体现在视觉领域,而不是和智能领域相关的脑前额叶部分。
作为冰河时期人类品种中的完美适应者,尼安德特人的历史几乎贯穿了整个冰河时期,然而作为早期智人(古人)的尼安德特人虽然能战胜严寒,但却逃不过种内斗争失败而遭淘汰的命运。随着来自非洲的晚期智人(新人)进入亚欧大陆,尼安德特人的遗址开始迅速锐减,直到完全消失。
晚期智人由留在非洲的早期智人演化而成,其体质已经和现代人基本没有区别,目前已知世界上年代最为久远的晚期智人遗存是在东非埃塞俄比亚南部奥莫河谷发现的距今约 20 万年的人类化石。晚期智人创造了旧石器晚期文化,开始的标志是东非遗址出土的标准石器和第一件保存完好的首饰(鸵鸟蛋壳做的珠子项链)。从能人出现开始制造最早的石器工具开始,人类进入了旧石器时代,在早期长达 200 多万年的时间里,人类工具改进是十分缓慢的,工具改进是伴随人类体质进化发生的,由于早期工具的落后,导致狩猎能力有限,人类依然以采集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到了晚期智人阶段,人类智商有了新的飞跃,从此人类技术不再和体质挂钩,人类历史由此进入全新阶段。这时期人们懂得用易于成形的骨头制作鱼钩、骨针等骨器,用猛犸象的长牙和肋骨搭成屋架,然后盖上猛犸皮建成猛犸象小屋。石器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用第二次加工制成石叶制作的工具占了很大的比例,有柄的复合工具和武器大量出现,磨制石器的方法也在这时出现,此外还出现了鱼叉、标枪、梭镖投掷器、投矛器、弓箭等新工具,以及用来结网、做钓鱼线的绳子,狗也被人类驯化用来狩猎。随着狩猎工具的改进,人类不但能捕捉小动物,还能组织起大规模的狩猎团体,捕杀猛犸、犀牛、野牛、野猪等肉多而危险的动物,狩猎时代到来了。
被人类灭亡的史前巨兽剑齿虎
现代的科学研究认为,擅长狩猎的现代人类是冰河时代末期全球性物种大灭绝的重要原因,诚然气候的突变导致了冰河时代初期大量物种的灭绝,但能存活到冰河时代末期的生物大多已经能够适应严寒的气候,它们的灭绝是由于人类过度狩猎造成的。一方面是直接被人类猎杀,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食物被人类所猎杀,比如史前最大的猫科性动物剑齿虎就是这么灭绝的。人类的近亲尼安德特人也因此遭遇灭顶之灾,在约4万年前,一支现代人类进入尼安德特人的大本营欧洲,他们就是在法国的克罗马农山洞发现的欧洲最早的现代智人——克罗马农人。克罗马农人的化石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完整的晚期智人(新人)化石,所以晚期智人也常被统称为克罗马农人,而欧洲正是晚期智人遗址最丰富的地方。从欧洲克罗马农人的遗骨可以看出,这群进入欧洲的新人高大魁梧,体格强壮,男性平均身高达 1.8 米以上,以狩猎为主要食物来源,他们进入欧洲后自东而西地横扫尼安德特人,终至其彻底灭绝。
克罗马农人在灭绝尼安德特人时是否与之发生混血,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热门议题,尼安德特人是现代人类在进化学上最近的亲族,与现代人的祖先分化的时间不超过50万年,所以两者之间应该不存在生殖隔离。2010年5月7日出版的新一期《科学》杂志公布了包括尼安德特人约60%基因组的序列图,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科学家斯万特·帕博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通过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同现代人基因组进行比较后发现,除非洲人外的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拥有1% -4%的共同基因,这表明,现代人的祖先或许曾与尼安德特人在小范围内发生过混血。2012年,科学家们又对生活在中亚与远东地区的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其结果表明部分现代人基因组中有多至5%来自丹尼索瓦人。由此可知,虽然从物种上看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早期智人已经灭绝,但是他们的血脉仍然得以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