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伶界女王”刘喜奎,一介戏子,为何死后能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作者:祥子谈历史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全国规格建制最高、声名最著、红色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园林式公墓,里面主要安葬的有我国已故的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革命烈士等。

但是,作为“伶界女王”的刘喜奎,为何能令五位总统为其倾倒,还能以一介戏子的身份,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戏子和传奇女子?

刘喜奎,原名刘志浩,后改名为桂缘,是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寨子镇黑龙村人,与鲜灵芝、金玉兰并称“女伶三杰”,民国7年曾获“伸伶大王”徽号,也是民国初期名伶、京剧演员、河北梆子演员、中国第一位现代戏女演员。

“伶界女王”刘喜奎,一介戏子,为何死后能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刘喜奎

刘喜奎大红大紫之时,因演技和艳名而颠倒众生,还曾引起了诸多军阀政客、达官贵人的垂涎。当时,年逾花甲的《亚细亚报》记者刘少少,对刘喜奎也颇为单恋,并且多次在报上替其大吹特吹,称其为“喜艳亲王”。

对此,京剧界鼻祖谭鑫培曾说:男有梅兰芳,女有刘喜奎,吾其休矣。

当时,甚至连张勋、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人都曾打过她的主意。

名伶刘喜奎不仅迷倒无数观众、戏迷,还曾迷倒民国五位总统 。(《民国大腕》)

有一次,张勋想要逼迫刘喜奎嫁给自己。但是,刘喜奎却说,嫁给你可以,你必须先剪掉辫子,然后再谈婚嫁。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曾公开扬言“头可断,发辫绝不可剪”的张勋居然一口答应下来。只是,由于正赶上张勋复辟失败,根本无暇顾及此事,这才作罢。

还有一次,袁世凯以总统的名义“邀请”刘喜奎到中南海唱堂会(演出)。

因刘喜奎对袁世凯本就有所提防,当她跟着一名当差的来到一间无人的房中,便问对方:“是谁找我,有什么事?”

正在这时,袁世凯从门后走了出来,装着轻松道:“没有什么事,就是想请你来随便聊聊。”

“伶界女王”刘喜奎,一介戏子,为何死后能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袁世凯

对此,刘喜奎心知袁世凯不怀好意,于是不卑不亢道:“既然没有事,我还得去化妆。”说着果断转身离开。

事后,袁世凯曾对人说:“那个女戏子真不好惹!”。

28岁时,北京陆军部参谋局科长崔昌洲(又名崔冰炽),为娶到当时红极一时,而又小自己13岁的李喜奎,居然让自己身边高大英俊、仪表堂堂的勤务兵刘四代自己与刘喜奎相亲。

同时,又由于李喜奎为急于摆脱陆锦(北洋政府总统曹馄手下的陆军次长)等权贵的纠缠和迫害,虽知崔昌洲“偷梁换柱”,也只能无奈与其结婚。

很快,消息传出,顿时轰动京城,就连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也因此气得大发雷霆,并当即下令将其革职罢官,甚至还派出杀手伺机暗杀李喜奎夫妇。

因此,吓得李喜奎夫妇连夜乔装改扮,逃回杨村老家避难。直到袁“洪宪”事败,这才重回京城。

但是,结婚仅三年零四个月,崔昌洲便因沉疴复发,积劳成疾,病死在了法国医院。

事后,崔家为留住刘喜奎,便将崔昌洲兄弟崔承炽的侄子崔光辰过继给刘喜奎。自此,刘喜奎下定决心,永不再嫁。

刘喜奎说到做到,直到41岁,也没有再嫁。当地为褒扬刘喜奎的贞节,在崔承炽的同乡、七十四混成旅旅长赵俊卿的倡议下,陈调元、吴光新、宋玉珍等20余名北洋军阀,联合为她送了一块“志洁行芳”的匾额。

此后,刘喜奎足不出户,闭门谢客,打算退出演出舞台。

但是,日本侵华后,日本人却想请刘喜奎去给日本军人演出,却被刘喜奎给断然拒绝了。

“伶界女王”刘喜奎,一介戏子,为何死后能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刘喜奎、梅兰芳旧照

为防止日本人伺机逼迫自己演出,刘喜奎便于当夜离开了日占区,并来到抗日区,四处进行义演,为抗战筹集资金,支援前线。

有一次,安徽发生水灾,刘喜奎得知后,立即拿出2000元银洋赈灾。

58岁时,已年近花甲的她,依旧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的爱国义演活动,慰问战斗在抗美援朝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后来,周恩来曾这样评价刘喜奎:“不贪富贵,不图享受,所以她在旧社会能够这么坚强。刘喜奎是中国戏曲界的明珠 。”

《北京晨报》则这样评价她:“刘喜奎是现代中国演艺事业发展的大力推动者,有情有爱,有笑有泪,有悲有喜,耐人寻味。”

综上所述,刘喜奎绝对是一位德艺双馨的爱国艺人,这应该是她死后能够葬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主要原因吧。

图片来源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