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硬币的一面是天使杰弗逊,另一面是魔鬼托马斯

作者:动漫电视频道

1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776年8月,33岁的弗吉尼亚州代表杰弗逊在一栋家庭旅馆里,写下了《独立宣言》这个最著名的开篇。之后的岁月里,废奴运动的领袖和参与者,常常直接把这段话和这份宣言拿来作为纲领。在《独立宣言》的草案里,他谴责奴隶贸易是对人本身进行的“残酷的战争,侵犯了……(他们的)生命和自由的最神圣权利。”替黑人发声呐喊追求自由,身为白人的杰弗逊功不可没。

硬币的一面是天使杰弗逊,另一面是魔鬼托马斯

杰弗逊一贯反对国际奴隶贸易。1778年,弗吉尼亚州在他的领导下禁止奴隶进口,是世界上最早禁止奴隶进口的司法管辖区之一。1806年他在国会演讲,需要这样一项法律“使美国公民不再进一步参与那些侵犯人权的行为……这是美国的道德,声誉和最佳利益”。一年后,杰弗逊签署了《禁止输入奴隶法》,宣布将从国外进口或出口奴隶定为联邦罪行。历史学家约翰·切斯特·米勒,就把购买路易斯安纳和废除国际奴隶贸易,视为杰弗逊在任时的两项最杰出政绩。

1800年,弗吉尼亚州州长詹姆斯·门罗写信告诉杰弗逊,通知他一场黑奴暴动已被平息下去,并已处决十名反叛者。在回信中杰弗逊敦促门罗将剩余的叛乱者驱逐出境,而不是将其处以极刑。他在信中暗示,叛乱者为自由而发起的暴乱是有其正当理由的,“如果我们放纵报复原则,或者超过绝对必要性而迈出了另一步,全世界将永远驱逐我们。他们不能忽视两方的权利。”

1802年,当他得知法国欲干涉海地的奴隶暴动时,杰弗逊在拒绝给予法国人信贷和其他援助的同时,却允许违禁品和军火被运往海地,从而间接支持了海地的奴隶革命。海地之所以能成为美洲第一个脱离殖民统治、非裔黑人起义独立的国家,与杰弗逊的支持不可谓不相关。

在当时白人视黑人为劣等种族的大环境下,杰弗逊却悄悄地与黑白混血的赛丽·海明斯生了五个孩子,而当时黑白混血一律被视为黑人。虽然在生前他不能娶其为妻,甚至不敢公开与她的关系,但每一次赛丽临产前,忙得脚不沾地的杰弗逊却都会在自己的庄园蒙蒂塞洛,守护着孩子的降临。进入21世纪之后,科学家用DNA基因检测技术,证明了杰弗逊家族其他人是赛丽孩子生父的可能性,只有不到万分之一。

硬币的一面是天使杰弗逊,另一面是魔鬼托马斯

杰弗逊非常慷慨,对穷人也很友善。他的蒙蒂塞洛经常接待朋友和各式各样的来访者,尤其在卸任总统之后,36个马厩经常爆满,有时甚至需要借床才能满足来客的住宿。

在逝世前两年的1824年,杰弗逊还建议联邦政府修改宪法、允许国会购买在美国出生的非裔奴隶儿童,将其教育之后帮助其在海外建国。他认为,让一百万名奴隶得以自由,是美国应当承担的财务和情感成本。

在杰弗逊的一生中,经常可见他为保障黑奴自由而鼓噪呐喊,他被许多人视为美国废奴运动的先驱。

2

与杰弗逊相比,托马斯像是另外一类人: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大奴隶主,从他手里获得自由的奴隶不超过十个人。

托马斯的父亲彼得,是弗吉尼亚州赫赫有名的种植园奴隶主。托马斯最初的童年记忆,就是黑奴将襁褓中的他从马背上抱下来。21岁时,作为长子的托马斯继承了彼得留给他的大部分家产:5000英亩土地,以及52名奴隶。

29岁时,托马斯与富有的寡妇玛莎成婚,最终从其岳父约翰·维尔斯那里继承了11000英亩土地和132名奴隶。在杰弗逊写《独立宣言》的1776年,托马斯拥有的是弗吉尼亚州最大规模之一的奴隶种植园,他也是弗吉尼亚屈指可数的奴隶主。

硬币的一面是天使杰弗逊,另一面是魔鬼托马斯

奴隶们为他种植烟草、棉花和靛蓝,为他担任厨师、司机、木匠和铁匠,为他铺床叠被、看守房屋。托马斯尽力降低奴隶婴儿的死亡率,让其后代继续为自己服务而不必额外购买奴隶劳力,他写道“每两年生一个孩子的女人,比农场里最好的工人还有利可图。”

托马斯对手下的奴隶相对温和,前提是他们老老实实、不要想着逃跑。当他开设铁钉工厂之后,一个名叫詹姆斯·哈伯德的奴隶两次尝试逃跑。第一次托马斯没有怎样他,第二次哈伯德便受到了严厉的鞭笞。在捕获逃亡奴隶后,鞭打是常见的严厉惩罚。除此之外托马斯还会将逃亡者卖掉,目的是警告其他奴隶:休想通过逃跑来获得自由。

就算已婚,奴隶也是不受法律承认和法律保护的,奴隶主可以在任何高兴的时候将奴隶丈夫和家人分开。托马斯死后,奴隶福赛特获得了自由,却不包括他的妻子和八个孩子。于是福赛特的妻儿在拍卖会上被卖给了四个买家,福赛特不得不拼命工作一点一点地赚钱,一个一个慢慢地将家人买回来。

当海地黑人开始反抗白人奴隶主统治时,已身居国务卿的托马斯向海地的法国奴隶主提供了40000美元的紧急救助和1000支武器,以帮助他们尽快制止奴隶的叛乱。托马斯的目的也是为了安抚美国国内的奴隶主,以避免在美国领土上也发生类似的叛乱。在海地革命开始时,托马斯写道:“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我们将成为自己孩子的谋杀者。”

托马斯对黑人的歧视见诸于笔端,在他的《弗吉尼亚纪事》里,他曾分析过黑人——他们缺乏前瞻性;他们与智慧、温柔、美丽和想象力无缘;他们的体味闻起来很臭;他们没有半分艺术性或诗歌性。言外之意:相对于白人,黑人是劣等种族。

硬币的一面是天使杰弗逊,另一面是魔鬼托马斯

这让托马斯对给予黑人自由没半点兴趣。1798年,托马斯的波兰朋友、贵族和革命家塔德乌斯·科希丘什科前往美国,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托马斯,“我在此授权我的朋友托马斯,从他本人或其他任何人那里购买黑人,并以我的名义给予他们自由。”

科希丘什科挑错了人。托马斯年过五旬之后解放了两名奴隶,死前遗嘱解放的五名奴隶统统是与他有染的女人及其亲属——这就是托马斯给予自由的黑人数量。让大奴隶主托马斯解放黑人,无异于与虎谋皮。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托马斯也还在对黑奴发号施令:

“把枕头弄高一些。”

3

如果视杰弗逊为黑奴的救星、视托马斯为黑奴的恶人,那托马斯·杰弗逊就是天使与魔鬼的化身、一枚硬币的两面:嘴上说着自由,身体却很诚实。

同样是开国元勋,托马斯·杰弗逊跟华盛顿在对待奴隶时差别明显:华盛顿在遗嘱中释放了他合法拥有的所有奴隶,而托马斯·杰弗逊死后,他的奴隶都被卖掉来替他还债。虽然家大业大,但托马斯·杰弗逊不善理财,死时已是负债累累。

更重要的是,托马斯·杰弗逊的一切声名和成就,全都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从小的优质教育、青年时的律师生涯、成为《独立宣言》独立起草人的荣耀、驻法大使到国务卿到美国总统的高位、一生交游广阔众人景仰的声望……无一不来自于家中种植园黑奴的血汗。因此唯一从他蒙蒂塞洛庄园获得自由的奴隶家庭,只有他与之私通的赛丽·海明斯及其亲属,其中包括他自己的两个儿子。赛丽是他妻子玛莎同父异母的妹妹,与他有染时只有十六岁。

托马斯·杰弗逊虽然曾经呼吁给黑人以自由,但几乎从来没有身体力行过,而他一生就在这样言行不一的矛盾中度过。要他解放奴隶,无异于要他放弃地位、交游和富足闲适的生活。当海地爆发黑人起义时,他一开始援助白人奴隶主,之后又为了打击法国在美洲的势力转而支持黑奴一方。他决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与黑奴本身的自由关系微乎其微。

硬币的一面是天使杰弗逊,另一面是魔鬼托马斯

跟其他伟人一样,托马斯·杰弗逊也是被特定时代造就的。当时的弗吉尼亚州和其他南部各州,奴隶种植园是劳动生产的主要方式,而拥有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也无一不是奴隶主阶级。从1789年第一届美国政府开始,一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前,15任总统中有10人身为奴隶主。

只是在美国所有的开国元勋如华盛顿、亚当斯、富兰克林、汉密尔顿等人中,托马斯·杰弗逊身上的种族问题最为突出。他未必不相信他笔下“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也仅仅只能停留在纸上、没法放到他一生拥有的600多名黑奴身上去。

1785年,托马斯·杰弗逊在《弗吉尼亚纪事》中写道:由于黑人与白人在生理、道德、理性和思维等方面所存在的巨大鸿沟,二者无法在同一个政府之下和平共处。在他眼里,白人的肤色是美的象征,而黑色肤色则体现着丑陋;在理性和思维方面,黑人比白人低劣得多,缺乏想象力;在道德上,黑人的两性关系混乱,而且爱偷窃。总而言之,黑人劣等于白人。为了避免他们与白人混血,应该把他们迁出美国。否则两个同样自由的种族生活在一起,最终难以避免种族之间的战争。

托马斯·杰弗逊的预言,部分在他逝世三十年后的南北内战中得到了证实:六十万人死在战场上之后,奴隶制在美国宣布告终——但获得自由的黑人却仍然生活在白人无所不在的阴影之下,不但缺乏选举权等各种权利,更时常成为嘲笑奚落甚至暴力袭击的对象。即便经过民权运动走到二十一世纪,即便奥巴马成为总统、赖斯成为国务卿,美国的种族鸿沟依然显而易见。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能在全国燃起一场动乱。

硬币的一面是天使杰弗逊,另一面是魔鬼托马斯

这是不是托马斯·杰弗逊预言的必然结果?没有人能现在下结论。《独立宣言》中不言而喻的“人人生来平等”,当时也是不言而喻的“除黑人、印第安人和妇女之外的人人生来平等。”一个时代只能解决一个时代的问题,当时的主流精英意愿是为白人建立共和国,而不是给黑奴以自由。托马斯·杰弗逊清楚地知道:种族问题不可能在他的时代得到解决。他说:

“我们有狼在耳边。我们无法抱住他,也不能安全地放开他。正义和自保不能共存。”

托马斯·杰弗逊,被誉为历届美国总统中最有智慧的总统,也没能看到黑白和平共处的路径所在。出身奴隶主阶层又凭借这个出身走上人生巅峰的他,不可能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在托马斯·杰弗逊的时代,奴隶制被当时的政治精英认为是黑白和平共处的最佳方式;在两百年后种族平等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才能和平共处的问题似乎仍然没有答案。更重要的是,或许一切能够最终解决问题的真知灼见,往往一开始都会被认为荒诞不经、大逆不道——因为大多数人既难以理解、更无法接受,就像面对一个矛盾的托马斯·杰弗逊一样。

参考:

[美]R.B.伯恩斯坦《杰弗逊传》

程映虹《杰弗逊和美国的奴隶制》

王金虎《托马斯·杰弗逊反奴隶制努力的限度》

张聚国《黑人奴隶在美国历史上的悖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