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情感|人勤春來早,日日是好日生活一半是歡喜, 一半是苦澀你自信的樣子, 閃閃發光欲望少一點 内心自由多一點

作者:齊魯壹點

文|舒平

繼2月17日,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公益校長張桂梅、畢生緻力于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女學者葉嘉瑩獲“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中原標準時間3月1日,第7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頒布,趙婷憑借《無依之地》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中國女導演,她也由此被稱為“華人女性之光”。

恭喜她們!同時也祝賀所有女同胞們,三八節快樂!日日是好日!

三月濟南,大明湖畔的風,趵突泉的水,千佛山的爛漫山花,在一洗如碧的藍天下,如一幅幅江南畫卷,美到讓人心醉;但也是三月,若春風任性起來,掀起塵土,到處灰撲撲的,也叫人心煩意亂。

情感|人勤春來早,日日是好日生活一半是歡喜, 一半是苦澀你自信的樣子, 閃閃發光欲望少一點 内心自由多一點

生活也是這樣,一半陽光明媚,一半灰頭土臉。春節的時候,多熱鬧,多喜慶啊,哪怕每次出去都要戴口罩、測體溫,一家老小也都喜滋滋的。我還記得大年初一去曲水亭街,天藍得耀眼,到處挂着漂亮的紅燈籠,曲水流觞,扶老攜幼熙熙攘攘,心情也格外好。

我平時很少有耐心排隊,那天和朋友一起排隊等一家老店的油旋,足足等了二十多分鐘,香噴噴、油乎乎的油旋才出爐,也沒有地方坐,就站在水藻清澈的曲水邊,吃得不亦樂乎。渴了,買了新鮮的椰子,咕咚咕咚喝個痛快,仿佛回到了無憂無慮的大學時光。

情感|人勤春來早,日日是好日生活一半是歡喜, 一半是苦澀你自信的樣子, 閃閃發光欲望少一點 内心自由多一點

那幾天,大家還熱衷于去電影院看《你好,李煥英》,看完了,就在朋友圈曬票根,說“哭得稀裡嘩啦”,我素來是一個心理比較脆弱的人,恐怖的、壓抑的、憂傷的、生死離别的電影,都不大看,多數是陪孩子看動畫版電影,邊吃爆米花,邊哈哈大笑。

老公有時候會嘲笑我,是“把脖子埋在沙堆裡的鴕鳥”,我聽了也哈哈一笑。已過而立之年的人,怎麼會不知道生活的難處呢?隻不過,在撲面而來的喧嚣和嘈雜中,選擇了舉重若輕。

在我們住的學校附近,有一家大型商超,前幾天去,又有幾家賣服裝的專櫃撤櫃了,問原因,都答生意不好做不下去了。想想,春節以來,我在網上買了一堆春夏裝,還真是沒逛過一次服裝店。每次去學校快遞中心,學生們悠閑歡快地排隊等着取快遞,也是一景。

那些開年即失業的人,他們又會去哪裡呢?一轉眼已是三月,濟南的春天最短,梅花櫻花桃花海棠,走馬燈似的開了一遍,夏天也就來了,趁着新春的小時光,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

相對于工作的焦慮,健康的焦慮更叫人心情沉重。元宵節那天,我們給老家老人打電話,婆婆突然說她住院了,吓了老公一跳。還好隻是小毛病,住了兩天院,婆婆嫌醫院鬧得慌,飯菜也不好吃,堅決要出院。改成每天吃完早飯,去鎮醫院打針,似乎問題不大,我們才稍稍松口氣。

情感|人勤春來早,日日是好日生活一半是歡喜, 一半是苦澀你自信的樣子, 閃閃發光欲望少一點 内心自由多一點

這兩天,又陸續聽到身邊朋友說起老人生病的事,包括中年朋友,每年體檢都或多或少有些健康問題,這已經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很容易就會引發内心的慌亂和焦慮,我能說的,也隻是希望大家一定要“保重身體”。

有一個熱搜話題“生活感是如何流失的”引起許多人共鳴,我倒覺得,更需要思考的,是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平衡無處不在的生活壓力和焦慮?春節、元宵節才剛剛過去,花團錦簇的女神節已然來到,我們缺的僅僅是儀式感嗎?

這兩年,女性話題十分熱鬧。去年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幾乎席卷了各大媒體話題榜。今年也毫不遜色。

2月17日,“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張桂梅當選的頒獎詞尤其打動人——“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懸崖的桂,雪中的梅!”

情感|人勤春來早,日日是好日生活一半是歡喜, 一半是苦澀你自信的樣子, 閃閃發光欲望少一點 内心自由多一點

同時獲獎的,還有女學者葉嘉瑩,《感動中國》頒獎辭是這樣的:“桃李天下,傳承一家。你發掘詩歌的秘密,人們感發于你的傳奇。轉蓬萬裡,情牽華夏。續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繼靜安絕學,貫中西文脈。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

雖然都是孱弱之身,她們和她們的名字卻都一樣,熠熠生輝。白先勇先生曾評價葉嘉瑩先生身上擁有一種“天生的華麗”,那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華美,是謂之“大美”。

春節檔票房黑馬、電影《你好,李煥英》的導演賈玲,曾經是《喜樂街》“女神和女漢子”裡,讓人捧腹的女漢子,但是“2020微網誌之夜”,站在千嬌百媚的女明星們中間,卻再也沒有人把她當作逗樂陪襯的綠葉了。

情感|人勤春來早,日日是好日生活一半是歡喜, 一半是苦澀你自信的樣子, 閃閃發光欲望少一點 内心自由多一點

還有3月1日憑借電影《無依之地》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的趙婷,在頒獎視訊中,趙婷梳着兩根細細的辮子,不施脂粉,笑容可掬,發表獲獎感言的樣子,真是獨樹一幟,給人印象太深刻了。

随後,我搜尋了趙婷的相關資料,她的每一次出鏡照,也都樸素得近乎素顔,整個人卻由内而外散發着迷人的光芒,很多媒體評論說,看得出趙婷内心非常強大自信,完全沒有相貌焦慮、身材焦慮、年齡焦慮。

我們有一句老話,叫“相由心生”,内心強大自信的人,的的确确,是會煥發美麗奪目的光彩的。誰不愛花朵一樣嬌豔的容顔?但是,青春的美貌就像這窗外的春光一樣,是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啊!若幹年後,能讓人目光停駐的,一定是一個人内在光芒與價值的外現。

那麼普通人呢?普通人也一樣啊,自信的人,走到哪裡都自帶濾鏡,閃閃發光。而這些女性的榜樣,雖然遙遠,難以複制,但帶給我們的啟示和勇氣都是一樣的。看見她們,我由衷地覺得,人生的多元和美好。

“媽媽真是迷之自信!”這是我女兒經常感歎的一句話,我就當她是在誇贊我。這何嘗不是一種内心的平衡?在現實壓力與焦慮之外,另有一片廣褒的内心世界,給我們信念與力量,可以欣賞天空繁星的美麗,也無畏自我螢火般的弱小。

“道理都懂,還是抓狂。”朋友美妍快人快語,她是我身邊優秀的女同胞代表,但是兩個孩子是她的軟肋,一戳就痛。老大馬上小升初,去哪裡上中學成了她心中頭等大事;老二才一歲多,幾乎都是保姆帶着,像小豬一樣養着,想想也挺對不起老二。

“分身乏術啊”,美妍說。她每天上班,要來回兩趟穿過泉城廣場,不堵車,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也差不多兩個小時,何況,哪有不堵車的時候?家裡請的保姆前幾天剛剛辭職,五千多塊錢一個月,也沒有留住人。

“一天天的就是瞎忙”,這是她老公的原話。她也覺得,每天沒幹什麼,還累得不得了,看别人周末去哪裡玩了,穿得漂漂亮亮吃大餐了,她就覺得,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生活”,反正她的生活跟打仗似的,成天焦頭爛額,她的脾氣也像吃火藥一樣,常常一點小事就引爆了,搞得誰都不愉快。

我笑,這樣的生活狀況和沖突心理再正常不過了,到底怎樣平衡?并沒有标準的答案。但是在心理内耗開始的時候,要記得及時覺醒,工作隻是生活的一部分。有句話說“鳥兒不耕不種,卻不曾餓死。”工作、生存的焦慮,更大程度上是我們超出了生活的預期。試着調整一下生活願景,或許會生活得輕松愉快許多。

情感|人勤春來早,日日是好日生活一半是歡喜, 一半是苦澀你自信的樣子, 閃閃發光欲望少一點 内心自由多一點

同樣地,一個人也不是天生内心強大。我自己壓根也不是什麼迷之自信,也常常想,文章寫得不夠好怎麼辦?如果糾結下去,一定會無比沮喪。那就隻有一個笨辦法,每天努力一點,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哪裡還有什麼可焦慮的?

海德格爾說,“人,詩意地栖居”。被外面花花綠綠的世界,快閃得眼花缭亂的時候,适當地慢下腳步,還内心以甯靜、獨立、自由,它會成長出不一樣的熱情和詩意來。女神節,不妨試試吧,我們完全不需要那麼多的打卡,以及沒有意義的形式主義。

比如,元宵節吃湯圓,本來隻打算買兩包嘗嘗,聽店員賣力吆喝買8包普通湯圓,送2包玫瑰湯圓,結果買了10包湯圓冰箱都塞不下,何苦?

有位公衆号作家批評說,買買買,“不過是滿屋子的華麗垃圾”,看得我面紅耳赤。這個女神節也好,以後别的節日也好,我都希望自己可以盡力做減法,欲望少一點,内心自由的空間就多一點。

電影《日日是好日》說,“雨天聽雨,調動無感,全身投入,感受那一瞬間;雪天賞雪,夏天感受暑熱,冬天體悟刺骨的寒冷,日日是好日,原來是這個意思。”春暖花開,願我們無所畏懼,心靈自由,日日是好日!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