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作者:星聞台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那山那人那狗》,按照老傳統,先講劇情:

影片一開始展現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湖南湘西美麗的自然風光,這是一個落後的偏遠山村,因為交通不便導緻消息閉塞,鄉郵員是村民與外界唯一的聯系紐帶。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這份工作很辛苦,可作為鄉郵員的父親,卻在這個崗位上堅守了大半輩子,由于路途艱難隻能步行送信,導緻父親落下嚴重的腿疾,如今即将退休的他,決定要他的兒子來接替這個崗位。

這是兒子上任的第一天,一大早父親就把郵件都給他準備好,雖然他把差事交給了兒子,可内心不免擔心,不住的叮囑着兒子,可年輕的兒子此時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份工作不僅是送信這麼簡單,更是意味着責任。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父親以前和一隻叫老二的狗一起送郵件,習慣了跟着父親的老二,不願意跟着兒子一起走,無奈之下,父親決定陪兒子再走一次郵路,而老二看着父親走後,才跟了上去。

當父親和兒子一起休息的時候,異口同聲的問對方累不累,其實雙方都在關心着彼此,可由于父親多年奔波在外,以至于兒子難以對他産生親近之意,這條郵路既代表一份工作和責任,還意味着兩人走向了一條修複父子感情的路。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父子倆走了一天後,來到第一個村子,第一次上任的兒子以為大家會熱情接待他們,可不成想鄉親們對他們的出現反應平平,兒子憤懑地對父親說,你為了他們付出了那麼多,可誰也不知道啊,父親隻是淡淡地說到,我不過是做着平凡的事而已。

可在他們離開村子前,所有人都聚在一起與父親告别,面對這麼多陌生人的善意,兒子羞澀不已,父親告訴大家這是自己最後一次送郵件,以後就是他兒子送了,說完便離開再也沒回頭。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其實鄉親們和父親相處了幾十年,已經産生了感情,是以他們得知父親最後一次來這裡送信後,不約而同地來到村口,目送父親離開,這是一種淳樸而厚重的愛,無需用言語表達。

之後父親帶着兒子去了孤寡老人五婆的家裡,五婆的眼睛瞎了,什麼也看不見,每天就坐在門口等着她孫子的來信。原來五婆的孫子考上重點大學後,再也沒有回來,甚至連自己的父親去世也沒回來,隻在每年春節時寄回一張彙款單和賀卡。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為了給等待的五婆一點慰藉,父親常拿着一封并不存在的信念給五婆聽。而兒子接替父親給五婆念完信後,才知道孫子從來沒有給五婆寄過信,這隻是父親善意的謊言,兒子不免責怪父親,這件事不是你能管的。

可父親這樣送信,一送就是好多年。他反複叮囑兒子,以後要常來看望五婆。兒子從來不知道,一向不善于言辭的父親,竟然會有這麼柔情的一面。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後來他們來到侗族山寨,在路上遇見了一個侗族姑娘,姑娘告訴他們,知道父親要來,是以族裡特地把一場婚禮定在今晚,由此可見,父親多年的付出并不是徒勞無功,衆人對他愛戴有加。

晚上婚禮時,父親和鄉親們喝着酒,兒子和侗族姑娘在跳民族舞,他覺察出兒子與姑娘之間暗湧的情愫,伴随着歌聲,他仿佛穿越了時光,看到自己和妻子相識相知相愛的場景,年輕時父親對愛情的渴望,如今又投射在了兒子身上。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父子兩代人的愛情和命運,都因這條郵路聯系在了一起。

第二天在送信路上,父子倆必須要淌過一條溪水,父親習慣性想挽起褲腿自己下水,可兒子卻讓他等着自己背他過河。父親看着兒子的背影對老二感歎道,我這輩子獨來獨往,還從未享受過被兒子背着的感覺。

父親老了,當兒子背着他的時候,才真切地明白村裡老人說過的話是什麼意思。

此時在兒子背上的父親不由回憶起,自己小時候扛着兒子逛街的情景,時光匆匆,曾依賴他的孩童如今竟可以将他輕松背起,父親悄悄轉過頭,拭去自己的淚水。其實這條路越往前走,他們彼此的心就貼的越近。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這不再是一條艱難的郵路,更像是父親帶領着兒子走過了他的一生。

他們渡過河後,山間突然刮起狂風,而通往下一個地方的山路無比崎岖,就在他們準備爬上去時,有人扔下一根麻繩,他們順着繩子爬上去,看到了一個少年,原來少年的爺爺怕風太大,鄉郵員再次墜下山坡,是以特意讓少年來迎接他們。

父親聽完後不由說道,你頂着這麼大的風出來,這不是胡鬧嗎,可少年說,這是他的工作,他爺爺交代過,鄉郵員已經為我們摔下去過一次,不能再有第二次。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父親卻對少年說,你爺爺糊塗啊!在此刻,人與人之間最溫暖的關心展現的淋漓盡緻,父親所為鄉親們做的一切,都被大家看在眼裡,他們也用自己方式表達對他的感謝。

少年從父親手中拿到了自己的成績單,他功課極好,決定以後走出大山,讀新聞系,以後有機會回來采訪父親。可父親聽到他的話後,落寞的表示自己沒有機會了,因為這是自己最後一次送信了。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即便這是他最後一次送信,可當他看到兒子因失誤導緻信被風吹走時,他仍然不顧傷腿,拼命的去追飛走的信,這一刻他幹癟的身體裡爆發出一股力量,這股力量是他對工作沉甸甸的責任,正如父親所說,日子長了,記挂的人多了,遇的事多了,工作也已經遠遠超出了最初的意義。

這一晚他們在一戶人家落腳休息,兒子叮囑着父親生活中的瑣事,仿佛把這麼多年他未說出口的話,一股腦都講了出來,父親沉默的聽着,他這麼多年鮮少顧及家庭,以至于缺乏對生活中人情世故的了解,但他有着自己對生活的了解,那便是腳踏實地的做實事。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天色漸晚,父親抽完煙躺在床上,看着酣睡的兒子無意識的貼近自己,開心的笑了,他想到很久以前,妻子曾帶着幼小的兒子在橋頭等他歸家,後來他一天天老去,兒子也在一天天長大,兒子對他的态度也從親昵到疏離,甚至在他歸家前會特意避開,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麼樣面對父親。

直到他們一同走完這條郵路後,兒子終于明白了他多年的苦衷,甚至可以替他接過重擔,走向屬于自己的一生之路。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兒子背上郵包,一個人,一條狗,一同走向遠方。清晨下的畫面猶如一幅隽永寫意的山水長卷,夾雜着詩意般的美感,帶領我們看完一位平凡,甚至沒有姓名的鄉郵員的一生。

《那山那人那狗》改編自彭見明的小說,由霍建起執導,這是中國為數不多以郵政題材為主的影片。該片問世後在中國市場默默無聞,隻賣出一個拷貝, 甚至被某些媒體稱為“國内發行幾乎等于零的電影”。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然而該片在日本卻大受歡迎,上映沒多久,便取代《我的父親母親》,成為日本境内票房最高的中國電影,最後票房累計高達8億日元。該片先後在國内外的金雞電影節、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等電影節中榮獲衆多獎項。

影片導演霍建起是美術出身,是以他在影片的畫面構成上相當考究。鏡頭裡的湘西風景不僅風光秀美,而且帶着一股泥土的清香,加上場景裡所出現屬于八十年代的物品,将我們真正的帶到了那個時代中。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除了畫面的精巧之外,影片最打動我們内心的無疑還是—影片所傳遞的情感。

導演運用了大量的細節來刻畫人物的内心,父親和兒子的形象惟妙惟肖,威嚴内斂卻又慈愛的父親,年輕氣盛而又體貼的兒子,由于父親常年在外奔波,以至于疏于陪伴兒子,導緻兩人的關系随着年齡的增長越加疏遠,更是代表了中國式傳統家庭中的父子形象。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在這條三天兩夜的郵路上,父子兩人也從所隔閡走向和解。導演将父子間含蓄克制的親情,以及父親對家人的愧疚和他對事業的無私奉獻,囊括在他最後一次的郵路之中。在影片中他甚至是沒有姓名的,可生活中不正是存在着,千千萬萬個不被我們知曉姓名的勞動者嗎?他們為了我們的美好生活,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或許我們不會知道,在現在這個交通便利的世界上,曾存在過這麼一種職業,他們不求回報,甚至羞于被表揚,他們堅守着本心,做着世間最平凡不過的事情,可卻有着最純淨美好的靈魂。

那山那人那狗:劉烨處女作,被塵封了20年,華語影壇的遺珠之作

一條崎岖的山路,一份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抑揚頓挫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猶如聚起來的一汪清泉,順着叙述慢慢流淌,直至生命的盡頭。.

本文由“電影科普官”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