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6半年盤點:最重要的10個技術合作夥伴關系

合作起來

合作是高科技産業的命脈,有助于廠商憑借新技術進入到新市場中,讓他們在更廣泛的群體面前展示他們的産品。通常合作夥伴關系會讓廠商獲得互補性的産品組合,向客戶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通常情況下,合作的雙方會從中受益。偶爾來說,這些好處是巨大的,會改變市場遊戲規則的。有些時候,這些合作夥伴關系的開始轟轟烈烈,但逐漸淡出人們視野,讓業界觀察家不禁在想,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一直在關注那些登上頭條的合作消息。下面,我們篩選出其中10個——有些是已經塵埃落定的,有些是新近出現的——這些都将對解決方案提供商領域的格局産生持續影響。

cisco與simplivity

自從2014年宣布以來,思科與simplivity的關系就一直是共生關系。 simplivity是一家超融合技術的初創公司,被認為是該領域的no.2,其軟體運作在思科ucs伺服器上,并且該軟體的銷售額持續大幅增長。能夠觸 及到思科的客戶群體,這被看作是simplivity相對超融合頂級公司nutanix的一個重要優勢。

但是今年,思科與simplivity的關系有點不明朗。simplivity仍然堅信 自己的ucs産品吸引着思科客戶,但是思科在3月推出了名為hyperflex的超融合産品。到目前為止,hyperflex的表現喜憂參半——有些解決 方案提供商稱,這款産品還沒有完全為企業市場做好準備,而其他人則認為這是一筆切實的交易。

盡管超融合市場仍然處于發展初期,還有很大的空間容納多個競争對手,但思科似乎認為它要 基于自己龐大的網絡專業知識領域内占有有利地位。從官方角度來看,思科沒有公開地強調與simplivity的關系。所有這些都表明,盡管思科與 simplivity的合作夥伴關系對雙方都是件好事,但也許并不是一份長期協定。

戴爾與nutanix

超融合初創公司nutanix通過在2014年與戴爾簽訂oem協定進入到企業技術領 域,瞬間确立了自己在該領域作為一個真正玩家的地位。此後,戴爾與nutanix就擴大了他們的聯合銷售和營銷活動範圍,從1款産品擴充到7款産品。上個 月,兩家廠商宣布oem協定延長3年,打破了關于兩家廠商合作前景的質疑。

去年nutanix與聯想簽訂了一項oem協定,這引發了關于nutanix可能會減少對戴爾關注度的猜測。但是emc最近表示,關于與自己的vblock、vxrack以及vxrail産品一起售賣戴爾-nutanix超融合一體機方面,并不存在競争問題。

據報道,nutanix正緻力于與思科建構“滿足管道”的超融合合作夥伴關系,進而攪動市場。但是目前這個階段,似乎戴爾和nutanix仍然有很大的共同利益保持繼續合作。

思科與nutanix

去年春天,關于思科正齊心協力收購nutanix的傳聞浮出水面。但是nutanix首席執行官dheeraj pandey迅速回擊傳聞稱無意出售公司。後來,有消息人士稱,思科向nutanix提出40億美元邀約,nutanix提出60億美元,之後談判終止。

很快到了今年,再次有傳言稱思科仍然有興趣收購nutanix。但是思科在3月推出了自 己名為hyperflex的超融合産品。據知情人稱,思科和nutanix已經就“滿足管道”的合作夥伴關系進行了商談,在這種關系下兩家廠商将在思科 ucs伺服器上內建nutanix軟體。

雖然雙方沒有宣布正式的合作夥伴關系,但有知情人稱,思科的客戶對于在ucs伺服器上運作nutanix軟體很感興趣,這也是雙方就合作進行商談的動力。據一位可靠的知情人稱,思科與nutanix可能會在9月底宣布合作。

ibm與vmware

vmware與ibm在2月宣布建立合作夥伴關系,讓客戶可以在基于vmware的私有雲和 ibm softlayer公有雲之間遷移工作負載。然後到了6月,vmware和ibm宣布一項類似的合作夥伴關系,讓vmware客戶可以在 softlayer雲中運作他們的虛拟桌面。

很多業内觀察家對于vmware會把自己的客戶引入競争對手的公有雲中而不是自己的 vcloud air服務上感到意外。盡管一直努力在該市場中赢得關注,但vmware并沒有放棄vcloud air。vmware正在針對vcloud air進行一場小型招聘推廣,包括一個美國市場營銷經理的職位,職責包括管理“數百萬美元”預算。

現在還不清楚戴爾收購emc之後vcloud air會怎樣。但是至少vmware與ibm的關系表明,vmware決定不專注于基礎設施,而是尋求利用高專注度的雲産品解決特定的客戶需求。

通用電氣與microsoft

微軟和通用電氣——雙方都是pivotal的投資方——在7月宣布建立合作夥伴關系,涉足的領域是目前it行業最熱門的領域:物聯網(iot)。

微軟和通用電氣表示,雙方将合作讓他們共同的行業客戶更好地利用企業雲應用。在這樣的合作關系下,通用電氣的industrial iot platform-as-a-service——predix——将在微軟azure雲商提供給客戶。

多年前微軟和通用電氣投資了pivotal,因為他們意識到這家初創公司在擷取資料價值方面處于有利位置。在該合作中,兩家巨頭都意識到,雙方共同努力可以減輕應對海量資料的艱巨任務。

vmware與tanium

vmware真的很喜歡tanium的對等端點安全和管理技術,以至于vmware去年秋天試圖收購這家初創公司,估值大約是35億美元,之後tanium在最近一次融資中獲得1.2億美元資金。

在剛剛過去的6月,vmware和tanium宣布簽訂oem協定,在該寫一下,tanium的技術将被用于vmware一款名為trustpoint的新産品中,確定端點安全,讓windows 10桌面遷移變得更輕松。

tanium的專有技術可以快速掃描企業大型全球網絡中的所有端點,發現并修複安全漏洞,找出并控制未受管理的裝置。其速度和多樣化對于其他廣泛的企業技術追随者來說是有吸引力的。

tanium已經獲得超過3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資金,來自矽谷的一些知名投資方,看起來并不基于出售公司。就目前來說,vmware似乎不得不接受自己隻是tanium多加生态系統合作夥伴之一的事實。

戴爾與紅帽

作為長期的合作夥伴,戴爾和紅帽已經将雙方的關系擴大到企業級軟體定義存儲領域。在這種合作關系下,戴爾的dss 7000對象存儲伺服器專門針對紅帽的ceph 2開源、軟體定義存儲平台進行設計。

6月,戴爾工廠解決方案和雲部門副總裁jim ganthier表示,擁有更廣泛的選擇将給客戶帶來好處。他說,在戴爾收購emc完成之後,新産品将被添加到戴爾除emc scaleio、isilon和elastic cloud storage系統之外的産品組合中。

戴爾已經把對開源的支援列為一個優先事項,加深了與紅帽的合作顯示出戴爾的決心。ganthier還表示,出售戴爾與紅帽聯合産品的合作夥伴将會從這套解決方案中獲得良好的收益。

hpe與docker

hpe首席執行官meg whitman已經把對linux容器和排程的支援作為恢複公司在企業級客戶眼中頂級地位的一個重要事情。hpe與頂級容器廠商docker的合作展現了她如何實作這一目标。此外,hpe也投資了容器排程初創公司mesoshpere。

hpe在6月宣布與docker的合作夥伴關系覆寫針對共同客戶的銷售、工程、支援和服務。hpe還釋出了所謂的docker-ready server program,在該計劃下,hpe伺服器将安裝docker的容器引擎,以及産品支援。

whitman顯然看到了容器會在未來某一天取代虛拟機成為資料中心的頂級技術。最近, whitman暗示vmware在支援容器方面的緩慢行動,以及對伺服器虛拟化技術的依賴,将會随着時間推移讓自己在市場中“落伍”。

apple與ibm

apple與ibm之間的合作夥伴關系最早是在2014年公布,是一個會給雙方帶來好處的行業提攜的例子。

有知情人士在4月稱,apple正在使用自己的零售平台和企業資料中心内使用ibm軟硬體,apple非常喜歡ibm産品甚至想要采購更多ibm産品。ibm在2015年共向apple出售了價格6700萬美元的産品和服務,今年預計将會達到8200萬美元。

與此同時,ibm已經成為apple最大的macbook、ipad和iphone經銷 商,以及自己最大的企業客戶。此外,ibm還在自己的watson health cloud上支援apple的researchkit——一個針對醫療研究人員和開發者的開源架構。ibm還釋出了一項雲服務,旨在幫助其他機構安全地将 macs與企業系統和企業應用進行整合。

微軟與salesforce

salesforce和微軟在2014年宣布一項重磅合作夥伴關系——這兩家crm競争對手的聯姻震驚了很多業内觀察家。但是此後,雙方都相當低調,隻是去年有傳聞付出水面說微軟正在與salesforce就潛在收購進行談判,但這件事也并沒有落實。

現在,就在微軟斥資超過260億美元收購linkedin之後——有合作夥伴認為此舉讓微軟成為crm和erp市場的領頭羊——你可能認為微軟與salesforce的合作夥伴要終結了。

但是别急!6月,salesforce和微軟宣布更緊密地內建salesforce的lightning——一些性能增強技術的集合——和outlook電子郵件。

顯然,兩家軟體巨頭仍然對雙方合作是感興趣的。但這也有可能是那種情況,兩家廠商一起合作,但暗地裡卻互相是不信任的。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