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陰:“铿锵玫瑰”出彩鄉村振興路

作者:掌上平陰
平陰:“铿锵玫瑰”出彩鄉村振興路

濟南市平陰縣玫瑰鎮團委副書記于嬌嬌這幾天忙得不亦樂乎,因為玫瑰花産業的興旺和脫貧成果突出,外地的考察團将來玫瑰鎮學習“取經”玫瑰産業做大做強的好經驗、好做法。

平陰:“铿锵玫瑰”出彩鄉村振興路

今年4月20日,濟南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決定增選玫瑰為濟南市市花。“玫瑰增選為濟南市花,知名度大增,鮮花價格翻番,農民增收,老百姓都很高興。”于嬌嬌說。

昔日貧困村今日玫瑰香

濟南市平陰縣東唐村,是個不足300人的小山村,曾是貧困村。

劉桂芝曾經是村裡一個貧困戶,她的丈夫因為腿有殘疾,沒有勞動能力,兩個孩子在上學,家庭所有重擔都壓在了這名農村婦女身上。對此,扶貧幹部于嬌嬌開始琢磨:怎麼幫扶呢?從哪裡着手呢?

了解到劉桂芝家種植玫瑰花,想要幫她家脫貧,還得從玫瑰上做文章。為扶持貧困戶發展産業,于嬌嬌協調鎮扶貧辦、經管站、農辦等部門,通過小額信貸金融扶貧政策借款4萬多元,幫助他們成立家庭農場,又新承包了60多畝地,規模化種起了玫瑰花,從此劉桂枝家裡有了脫貧收益。

平陰:“铿锵玫瑰”出彩鄉村振興路

為了脫貧路走得更穩,于嬌嬌協助劉桂芝加入村裡的合作社。就這樣,每年收入達到幾萬元的劉桂芝,還在花椒種植合作社裡入股1萬元,可以得到3~5倍的分紅收入。憑着這些多元化經營,劉桂芝一家徹底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自從幾年前實施“精準扶貧”政策以來,東唐村立足玫瑰傳統産業,引進扶貧項目,積極利用相關政策鼓勵貧困戶緻富,2019年,被确定為鄉村振興齊魯樣闆村,全村37名貧困戶全部脫貧。

和玫瑰一起綻放家鄉

互相成就,是最好的遇見。于嬌嬌也在幫扶過程中,跟着劉桂芝大姐學會了做玫瑰鮮花餅,炸玫瑰花瓣、玫瑰梨丸子,她把這些拍成抖音,發到朋友圈,吸引了好多朋友的點贊,他們紛紛慕名而來旅遊加消費,玫瑰小鎮天天都熱熱鬧鬧的。

平陰:“铿锵玫瑰”出彩鄉村振興路

“大學畢業後,我也和大部分同齡人一樣,曾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但作為玫瑰花農的閨女,我心底有份難以割舍的情結——我愛家鄉漫山遍野的玫瑰。”作為爺爺和爸爸兩輩人都種植玫瑰的後代,于嬌嬌回想畢業那年選擇留在家鄉時的初衷,源于三輩玫瑰情結,其實當時自己是希望為家鄉玫瑰的發展注入年輕人的力量:“那年7月,我選擇和玫瑰花一起綻放在家鄉。”這一留,成就了于嬌嬌和當地貧困婦女一起成長起飛的鄉村故事。

五年來,于嬌嬌已成為活躍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年輕幹部的縮影——雙腳紮根泥土,逐夢奮進基層,堅持把群衆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首要“标尺”,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用真情算好“民心賬”,用行動辦好“民心事”,以實際行動為脫貧攻堅注入青春力量。

回首幾年來的扶貧工作,于嬌嬌感言,置身這個偉大時代是幸運的,投身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是榮幸的,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讓青春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如花綻放。

鄉村振興中的“铿锵玫瑰”

今年5月,濟南“西興”戰略中明确了平陰“特色提升”發展定位。平陰縣也将依托“西行”戰略方案,積極推進玫瑰産業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完成玫瑰标準化示範種植1000畝,加快推進“玫瑰花鄉”“玫瑰谷”等田園綜合體建設,擦亮“中國玫瑰之都”名片。

玫瑰産業催生玫瑰經濟,玫瑰經濟不僅促進了平陰縣整體發展,為群衆脫貧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還譜寫了一曲“铿锵玫瑰”振興鄉村的時代樂章。

平陰:“铿锵玫瑰”出彩鄉村振興路

女性作為扶貧和脫貧的主力,在全縣扶貧工作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關鍵作用,如同一朵朵綻放在脫貧攻堅路上的“铿锵玫瑰”,成為扶貧一線的“玫瑰風景線”。

據統計,平陰縣8個街鎮扶貧辦主任均為女性;在全縣專職扶貧工作者中,有70%的工作者為女性;在已穩定實作脫貧的貧困家庭中,絕大部分是因家庭中有着勤勞務實的女性成員。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6月,平陰全縣共支援玫瑰企業女性負責人8人,參與扶貧的玫瑰企業達到23家,吸納女性在玫瑰加工企業就業1400餘人,間接帶動農村婦女4萬餘人,成立玫瑰花收購合作社62個,流轉玫瑰花種植土地近3萬畝,惠及貧困村40餘個,形成了“以花為媒、助力扶貧”的玫瑰扶貧工程。

和劉桂芝大姐一樣,婦女們及其家庭正以新的風貌書寫着這個小山村的發展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