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組織給一批“光榮在黨50年”老黨員、老前輩頒發紀念章。
在上海浦東有個居民小區住着近300位高齡黨員。其中,黨齡超過50年的多達83位,堪稱是“光榮在黨50年”黨員數最多的上海居民小區。今天下午,他們齊聚“親和紅心彙向黨”暨獻禮建黨100周年主題活動現場,喜滋滋地接受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這群光榮的老黨員清一色是來自親和源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會員。在活動現場,年齡最大的是百歲老人祝壽嵩,原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流行病學專家。他出生于1922年,今年邁入100歲。而入黨時間最長的幾個老黨員,黨齡均已超過70年。滿頭華發的他們有的是參加過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抗美援朝的老兵,從戰火紛飛的年代一路走來,見證了共和國的誕生和成長;有的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藝術家,為新中國發展和建設做出過突出貢獻。
今年92歲的著名表演藝術家陳奇是親和源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黨齡最長的老黨員。她生于1929年,16歲入黨,黨齡為76年。今天下午,穿着喜氣的陳奇老師早早地來到活動現場,與牛犇、喬榛等熱烈交流,還以飽滿的精神帶領新黨員進行宣誓,重溫入黨誓詞。
生于1928年、今年93歲的李仁,1948年剛滿20歲便入了黨。時至今日,李老依然清晰地記得自己入黨日期:1948年9月5日。他誠摯地表示:“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在活動現場播放的視訊裡,他滿懷深情地說:慶祝建黨100周年。祝黨光輝永駐,事業永遠常青!孔汝雄出生于1934年,今年87歲,于1952年入黨,黨齡69年。孔老畢業于大連艦艇學院,畢生與浩瀚的海洋打交道,自1950年起先後供職于海軍東海艦隊司令部和上海遠洋運輸公司。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全國海洋普查的參與者。當年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他與同僚們共同解決了離岸海區航海定位難題,提高了當時天文定位的精準度。鬥轉星移,時至今天,孔老仍然時刻以共産黨員标準嚴格要求自己,經常參加社群的多項公益活動。他表示:共産黨員要經得起艱苦、生死的考驗及各種名利的誘惑,牢記說服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我将此生獻給黨的事業,終生無憾!”孔老如是說。
生于1933年12月的吳永麟,于1956年5月入黨,今年黨齡65年。吳老于1951年12月入北韓參加抗美援朝戰争,在空軍戰收大隊任文書、油料員,曾榮立三等功一次。抗美援朝戰争結束後,他于1954年6月回國,進入軍委油料學院學習3年,後任上海海聯潤滑材料研究所任副總工程師、進階工程師,在油料專業領域取得了重大研究突破。他主持研發的一系列新産品,榮獲中國新産品技術博覽會金獎、上海科技博覽會銀獎等重要獎項。退休後,吳老繼續發揮餘熱,任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老兵分團副團長兼秘書長,經常組織志願軍老兵深入社群、學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和青少年“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争當共産主義接班人。
在28日下午舉行的“親和紅心彙向黨”暨獻禮建黨100周年主題活動現場,超過50年黨齡的數十位老黨員代表分批登台,著名表演藝術家牛犇、親和源集團董事長奚志勇、上海市民政局原局長馬伊裡、親和源集團黨總支書記秦芳、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養老服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丁勁松、上海建橋集團黨委書記俞曉光等為他們頒發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這群高年資的老黨員,入黨之初大多是青春少年,風華正茂。他們今天登台接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時已白發蒼蒼。但他們對黨的信心從未動搖,從革命年代的流血犧牲到和平年代的無私奉獻,把畢生的精力和才華都奉獻給了黨和國家。受頒“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後,他們都非常激動,紛紛表示“這枚金燦燦的紀念章十分厚重,是入黨以來最值得珍惜的一份特殊禮物!”而滿場一陣又一陣熱烈掌聲,展現了大家對于老黨員兢兢業業為黨工作、踏踏實實為民服務的敬重。著名表演藝術家喬榛、童正維等登台表演了精彩節目。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對“光榮在黨50年”老前輩、老黨員的集體緻敬。
92歲的老藝術家陳奇,黨齡為76年。她今天下午率領年輕黨員進行宣誓。
編輯: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