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Cloud BU總裁鄭葉來:雲服務低價競争會回歸理性

華為cloud bu總裁鄭葉來

  華為cloud bu總裁鄭葉來

4月12日晚間消息,華為cloud bu總裁、it産品線總裁鄭葉來在華為分析師大會期間接受了新浪科技等媒體的采訪。對于近日業内熱議的一分錢中标事件,鄭葉來認為,持續、健康的産業環境和生态系統才有利于客戶,包括華為在内的雲服務商最後都會回歸理性。

今年3月,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宣布成立專門負責公有雲的cloud bu,而2017年将增加投入2000人。該消息公布後引發廣泛關注,被認為是向阿裡雲、亞馬遜aws、微軟azure等發起了挑戰。

鄭葉來表示,華為在中國私有雲和雲基礎設施都在做,但未來公有雲将是大勢所趨,同時客戶對公有雲也有着極大的需求,是以華為才專門成立了cloud bu。

對于cloud bu的定位,鄭葉來介紹,首先cloud bu在華為内部是唯一承載華為集團内外部所有應用系統,包括流程it、為營運商和企業提供的服務,甚至消費者業務裡的一些服務,比如emui等,未來都會放到雲上。其次,在服務好華為内部的同時,cloud bu提供的公有雲服務是跟華為公司服務客戶提供的端的能力、管的能力以及私有雲的能力,作為整體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不過華為此時進軍公有雲也面臨着激烈的競争。比如國内玩家阿裡雲和騰訊雲在不斷發力,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也霸占着巨大的市場佔有率。

鄭葉來則認為,企業雲的市場空間非常大。對于華為來說,與對手相比也有着差異化的優勢。首先華為堅持基于openstack的開放雲架構,讓客戶不被某一個服務商綁定;其次,華為有着20多年服務企業的經驗,已經很好地跟客戶之間建立信任,不會擔心企業資料安全和使用者隐私問題。最後,企業向雲遷移的過程中,是長期曆史應用的積累和資料的積累,這就需要合作夥伴參與。而華為目前在全球範圍内有12000個合作夥伴,全球的合作夥伴都會參與到cloud bu的商業生态系統中來。

“華為二十幾年來在哪個行業競争都激烈,之前有人說伺服器别搞了,虛拟化沒戲了,但現在華為都做得很好,隻要努力事情就會有變化。”鄭葉來反駁道。

此外,對于近日熱議的騰訊雲與中國電信一分錢中标,鄭葉來也發表了看法。他認為,價廉物美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存在的。希望華為提供的産品和價格是比對的,讓使用者有再次購買的願望。“我們的伺服器在中國很多都是最貴的,因為服務最好。”

同時,鄭葉來認為,企業本身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來維持向未來的演進。尤其是2b業務,持續、健康的産業環境和生态系統才最終有利于客戶,“誰都不希望用的産品第二天找不到廠家了,包括華為在内的雲服務商最後都會回歸理性。”鄭葉來說。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