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佛山怎麼用?

佛山禅城啟動大資料實驗區,多個政府大資料應用示範以及企業大資料平台現場展示。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未來資料将會像土地、石油和資本一樣,成為經濟運作中的根本性資源。”《大資料時代》一書這樣描述道。

目前,全國各地都瞄準網際網路、大資料資訊革命紅利發力。佛山也動作頻頻。近年來,佛山在政府管理創新、政務服務改革、社會綜合治理等方面應用大資料,成效顯而易見——南海大資料統籌、禅城“一門式”政務服務改革、社會綜合治理雲平台等相關實踐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獎項。

在産業方面,佛山還湧現出一批新型跨界公司,如柯内特、維尚家具等。這些企業利用大資料精準捕捉市場需求,改進企業生産流程,成為行業新貴。

大資料已經成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在2017年佛山市改革重點項目中,佛山市委書記魯毅負責“創新建構資料統籌管理體制,加快佛山大資料建設和應用”的改革項目。這意味着,大資料統籌能力正成為佛山城市核心競争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佛山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動力。

從區到市

争相擁抱大資料紅利

6月7日,南海區召開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大會暨信用鍊條激勵限制機制建設工作大會,正式啟動信用全鍊條激勵限制機制建設工作。

在構築信用應用體系的背後,依托的是大資料的力量。2014年,南海成立了全國首個區級資料統籌局,将分散在各部門的資料收集起來,統一進行提質、分析和應用,并承擔起各部門之間的資料統籌協調工作。

經過多年的資料沉澱和對資訊化的探索,南海資料統籌局已擁有3.1億條資料,并先後搭建起地圖庫、法人庫、人口庫、政務庫、産業經濟庫、決策分析庫等幾大資料庫和主題庫。

在金融信用體系建設方面,該區已經啟動了政銀企征信雲項目,利用資料統籌局的大資料,将金融機構的資料跟全區企業的資料整合,建立一個信用體系,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6月1日,禅城區資料統籌局召開大資料建設初步成果交流會,展示“數字禅城”“禅城一張圖”等大資料項目的推進和應用情況。這也是禅城區資料統籌局首次亮相,向外界系統展示探索“數字政務”的階段性成果。

一年前,禅城區資料統籌局挂牌成立。該局通過資料統籌共建、共享共用,力求實作“用資料決策、用資料監督、用資料創業”。禅城區委書記劉東豪曾表示,創新需要資訊判斷,資訊來源于資料。打造大資料平台,是禅城轉型更新的一個主線和重要支撐,是禅城在“第二個百年”發展規劃中的創新答卷。

布局大資料,順德在行動。去年年底,《順德區實施政府大資料戰略的若幹意見》公布,提出要建立健全區政府大資料采集機制和動态更新機制,并推進全區公共基礎資訊共建共享,加強政府部門資訊資源橫向整合和管理,建設全區統一的政務大資料。

順德建立了大資料統籌發展上司小組、設立區資料統籌機構,負責拟定并組織實施大資料發展規劃,做好資料開放共享等頂層設計,推進大資料應用。

各區都在争相擁抱大資料時,佛山市一級也提出要建構完整的大資料産業體系。佛山市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佛山計劃以禅城區建設廣東大資料綜合試驗區為示範,培育發展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産業,以此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加快轉型發展。

在《佛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下稱《綱要》)中,“大資料”曾多次出現。其中,《綱要》提到要實施制造業生産服務型轉變行動計劃,鼓勵企業積極運用雲計算、大資料等資訊,發展遠端監測診斷、營運維護等售後服務新業态。同時《綱要》提出,佛山要加快重點領域物聯網應用,加強基于雲計算的大資料開發和利用,創新大資料商業模式,拓展雲平台應用空間。

在2017年佛山市改革重點項目中,佛山市委書記魯毅就親自負責名為“創新建構資料統籌管理體制,加快佛山大資料建設和應用”的改革項目。這透露出,佛山對大資料産業的重視。未來大資料将在提升政務職能、促進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改善社會治理等多個次元,為佛山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政企協力

大資料應用政務、市場一個都不能少

資料産業為何會成為各地政府争相布局的領域?長期關注禅城區改革發展的專家認為,大資料的包容性打開了政府各部門間、政府與市民間的邊界,減少“資訊孤島”現象,讓資料共享成為可能,進而使得政府協同辦公的效率和為民辦事效率提升,提升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

在禅城,大資料的應用已經從原來“一門式”政務服務改革的“副産品”,逐漸變為“主産品”。目前禅城區釋出“禅城一張圖”,以基礎地圖為依托,以圖層形式疊加建設、規劃、環保等資料資源,通過不同專題領域的資料分析和展示,逐漸實作了“人、事、物”聯網,提高各部門各類資料資源的共享和利用。

以海量資料為基礎,禅城推出《數字禅城》産品。每月一期通過大資料分析,把龐大且抽象的經濟、城市、民生和熱點四大闆塊用大資料展示出來,讓禅城區各級決策者可及時了解禅城發展動态,進而提升政府服務和監督能力。

“通過大資料應用,一方面可以讓政府的行政管理變得更加有效,決策更加準确,另一方面因為出色的服務和高效率的運轉,提高政府公信度。”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郭巍青說。

在政府引領探索大資料應用的同時,佛山市内不少企業已經捕捉到大資料背後所帶來的無限商機。運用大資料精準捕捉市場需求,重塑新的生産流程,孵化新的業态,佛山湧現出柯内特、維尚家具、西伍服飾等一批新型跨界企業。

柯内特科技環境有限公司以線上監測污水作為主要業務。随着業務的展開,該公司逐漸意識到,隻有真正幫制造業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才可以徹底打開環境服務業的市場。

柯内特總經理朱斌将企業從原來的工程安裝領域、系統內建,轉變為“環境與城市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對整條生産線的資料分析,幫助企業尋找生産流程的改進方法,提供智能監測系統解決方案。目前,該公司已研發出一款名為“犀牛鳥”的環境線上監測app,為排污企業提供全程服務。

每天處理上萬個資料,隻為找出不同客戶需求,進而提高設計效率;通過資訊化手段,對訂單進行“拆單”“合單”,破解定制家具難以批量化的難題,并将闆材使用率提高至93%……從家具軟體公司轉型而來的維尚家具,利用大資料的原理,實作了家具定制的柔性化生産,成為了佛山制造業“智造”轉型的典型代表。

“如今,大資料已經成為解決社會治理難點的法寶,并逐漸成為了佛山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長期關注佛山大資料發展的專家說。

城市新局

“大資料+”的無限可能

如何利用大資料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不少專家認為,佛山要首先做好資料的對外開放。

“一定程度來說,政府資料的開放程度,決定了當地大資料産業的發展。在國内,政府資料開放多是以應用為導向的開放,大資料産業發展越好的地方,對資料的需求也越大,有利于推動政府資料的開放。”有專家表示。

對此,南海資料統籌局采取的方針是“統籌而不替代”,也就是說哪些資料可以公開、公開到什麼級别,仍然交由各部門依據相關檔案和與上級溝通的情況各自決定。據透露,涉密的資料在南海區目前統籌的資料裡占比不到5%。

南海資料統籌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南海區資料開放工作将按照“三步走”計劃。首先實作政府職能部門、鎮街政務資料共享應用,接着是将資料提供給人大,用以彙報政府行政績效情況,最終将依據資料授權級别向社會開放資料。

與此同時,在網際網路時代,大資料已經成為政府最具價值的資産。開發大資料,推動傳統産業與大資料融合發展,進而走向産業化,正成為佛山大資料創新的新方向。

長期關注禅城區改革發展的專家認為,佛山有強大的制造業基礎,借助資料可帶來新的産值,進而推動地區向萬億城市邁進。其中關鍵要利用資料切入金融行業,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目前我正在推動供應鍊金融的發展。”該專家舉例說,一個材料商要給廠家供應材料,中間可能存在收款期或者壓貨的情況,這時通過對材料商信用度的判斷,可以采取提前放款的方式,縮短周轉時間,讓資金運作更快捷,減緩商家的資金壓力。“這将一定程度上解決佛山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其他城市的經驗或可為佛山參考。

在利用大資料進行城市管理方面,杭州是其中的佼佼者。杭州正在運作“城市資料大腦”,通過資料分析,科學設定紅綠燈市場,緩解交通擁堵等。它還能幫助城市思考、決策,成為一座能夠自我調節的城市。

如今,大資料已經滲透并深入應用到杭州的政府管理、工業制造、商業金融、教育科技、民生服務等經濟社會各領域,成為促進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管理方式創新變革的重要驅動力。

在貴陽,全國首家大資料交易所的誕生,不僅解決了傳統營運商企業擁有大量資料資源卻因政策導緻資料資産變現困難的問題,還吸引了海量優質資料資源,培育資料産業創新企業,使得貴陽搶占了大資料産業發展的制高點。

為了更好地進行資料應用,提供資料增值服務,貴陽還設定了呼叫中心,負責具體的資料服務和資料應用。該中心與資料交易所構成了當地大資料産業發展的關鍵基礎。

實施大資料戰略,對于政府部門來說,不僅意味着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推動地區經濟産業發展,也意味着以此加速政府理念的創新、政府職能的轉變和政府流程的再造,最終實作全面深化改革。

佛山“大資料+”的城市新局正在徐徐拉開帷幕。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