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延巳:華美的詞作之下,是對皇帝的深情,和庸碌的政治才能文人風氣,詞界一宗一生順遂,位至宰相身居高位,碌碌無為阿谀奉承,述說衷腸

作者:青衣書生

《鵲踏枝·誰道閑情抛擲久》: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著名清朝詩人黃景仁曾經說過一句比他本人還著名的話:百無一用是書生,至今還脍炙人口。當然,這句話可能用在他自己身上不是很合适,但若是用在早他幾百年前的一位大文豪身上,那簡直是盡善盡美,這位大文豪就是五代時期的南唐詞人:馮延巳。

馮延巳:華美的詞作之下,是對皇帝的深情,和庸碌的政治才能文人風氣,詞界一宗一生順遂,位至宰相身居高位,碌碌無為阿谀奉承,述說衷腸

馮延巳十分有才,至于他到底多有才呢?可以用《釣矶立談》中的一句來形容:“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

馮延巳的文人氣息很濃,不僅有學問,詞還寫得十分的好,且多寫閑情逸緻“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莺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鵲踏枝·六曲闌幹偎碧樹》)。

我們都知道自晚唐以後,文人大都愛填詞,而少做詩,而馮延巳便堪稱是詞界之宗,他開創了繼花間派之後的第二大詞學流派:南唐派。

南唐派的代表詩人除了馮延巳本人,最著名的就是兩位皇帝詞人:李璟和李煜兩父子,這兩人的詞作,可以說和馮延巳是一脈相承。

不僅如此,馮延巳的詞對北宋時期的詞人也有極大影響,晏殊和歐陽修等人的詞作中,都可以看到不少馮延巳的影子:“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劉熙載《藝概·詞曲概》)。

王國維評其詞為:“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庑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中、後二主皆未逮其精詣。”(《人間詞話》)

可馮延巳雖然文名極盛,詞寫的極好,但是其政治才能卻實在讓人不能苟同。

馮延巳:華美的詞作之下,是對皇帝的深情,和庸碌的政治才能文人風氣,詞界一宗一生順遂,位至宰相身居高位,碌碌無為阿谀奉承,述說衷腸

馮延巳和那些寒窗苦讀、凄慘一生的文人不一樣,這家夥運氣極好,他的仕途之路幾乎沒有遇到過什麼挫折,極為順遂的就一路做到了宰相的高位。

馮延巳的運氣到底有多好呢?南唐剛剛開國時,便已經文名遠博的他,就得到了剛剛建國正在廣募賢才的南唐烈祖李昪的賞識,直接任命他當了秘書郎。此後馮延巳便和當時還是太子的李璟交好,互為摯友。

兩人交往就像他詞裡寫的那樣“幾度鳳樓同飲宴,此夕相逢,卻勝當時見。”(《蝶戀花·幾度鳳樓同飲宴》),兩人的深情正如“醉裡不辭金爵滿,陽關一曲腸千斷。”(《蝶戀花·幾度鳳樓同飲宴》)一般。

衆所周知,李璟便是之後的南唐中宗。如此一來,李璟還沒上位,馮延巳就成了他的心腹。對于李璟來說,馮延巳便是他的雪中之炭,可想而知在這個未來的皇帝心中,馮延巳的地位有多高,也正因為如此李璟對馮延巳一直十分信任恩寵。

馮延巳的詞作中,常可見男女之情意,這實則并非是在表達什麼兒女之情,而是在向皇帝李璟述說衷腸:“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長命女·春日宴》)

和未來的皇帝打好了關系,馮延巳的為官之路自然是一路順遂。縱觀馮延巳一生,李璟任元帥,便讓馮延巳在元帥府擔任掌書記。

保大二年(944年),既李璟剛剛登基的第二年,便直接任命馮延巳為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承旨就是翰林學士之長,職權尤重,不僅僅是單純的起草诏令,而是在禁中職掌機密,被稱為“内相”,可見其實際地位權利已經不比宰相差了。

又過了兩年,保大四年(946年),李璟便直接将自己的這位親信正式提拔到了宰相之位上。

可馮延巳和李璟之間的情深,好像怎麼恩寵都不夠“夢見雖多相見稀,相逢知幾時。”(《長相思》)。

馮延巳:華美的詞作之下,是對皇帝的深情,和庸碌的政治才能文人風氣,詞界一宗一生順遂,位至宰相身居高位,碌碌無為阿谀奉承,述說衷腸

馮延巳常年身居高位,但是多年來一直政績平平,也幸好李璟一直十分恩寵于他,才讓他得以免遭大部分文人的凄苦貶谪生涯。

馮延巳剛剛上任宰相之位,因為他極為重視感情“相逢莫厭醉金杯,别離多,歡會少。”(《醉花間·晴雪小園春未到》)便重用自己的親弟弟馮延魯為監軍使。其實如果他這位弟弟有真材實料的話,說不定可以成就他舉賢不避親的賢名,可他這位也算頗有文名的弟弟,卻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草包。

保大五年(947年),馮延魯和當時的另一位監軍大臣陳覺共同舉兵攻打建州,其結果卻是死傷數萬,損失慘重。幸好馮延巳在李璟面前給這兩人求情,才讓他們不至于按軍法被判死罪,隻得了一個流放之罪。

而馮延巳雖然為救兩人性命,引咎辭職,但也隻是從宰相被貶為了太子太傅,并沒有什麼太重的責罰。這還是馮延巳一生中唯二的一次被貶,還有一次是在晚年。

馮延巳被貶後極為傷感,做詞曰:“薄悻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南鄉子·細雨濕流光》),一股濃濃的幽怨之情撲面而來,不正是在述說他和李璟之間的“閨蜜深情”嗎?

也正是因為兩人之間的感情之深,是以才過了一年,保大六年(948年)時,馮延巳就再次被皇帝李璟重用,重新任命他為撫州節度使。要知道節度使其實就大緻等同于現在的省長,是地方上的最高長官。不僅在品級上隻低于宰相等少數幾人,是和六部尚書同級的從二品,更是實打實的實權官位。

其實一般來講,朝中官員被放到地方上去隻有兩個可能。其一:就是被貶,很難再得到朝廷重用;其二:就是鍍金,讓官員到地方去曆練一下,做出一些成績後,就可以召會朝廷任職高位。

馮延巳被外放,很明顯不是第一種情況被貶,那就是第二種,鍍金。可是馮延巳在撫州當了四年官,卻一直碌碌無為,毫無政績。在任時,他除了寫詞向李璟傾述一腔心事,表達滿腹憂愁“畫樓簾幕卷輕寒,酒馀人散去,獨自倚闌幹。”(《臨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幾乎是毫無建樹。

但是哪怕如此,保大十年(952年),李璟依然把他召回朝中重用了,而且一回來就立馬再次擔任了宰相之職。

馮延巳再次擔任宰相,依然死性不改,再次啟用了他那位草包弟弟馮延魯,更是一路将其提拔到了工部侍郎、東都副留守的高位。馮延巳當政期間,先是進攻湖南不成,大敗而歸,緊接着淮南又被後周攻陷,他那位不成器的草包弟弟,這次幹脆直接當了後周的俘虜。

于是乎,因為常年兵敗,加上當時南唐朝廷裡黨争激烈,李璟痛下決心,鏟除黨争。顯德五年(958年),馮延巳有感“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清平樂·雨晴煙晚》)被迫再次罷相。馮延巳罷相兩年後,于建隆元年(960年)五月因病去世,終年五十八歲,李璟賜予谥号“忠肅”。

馮延巳:華美的詞作之下,是對皇帝的深情,和庸碌的政治才能文人風氣,詞界一宗一生順遂,位至宰相身居高位,碌碌無為阿谀奉承,述說衷腸

雖然馮延巳也時常對“外有後周侵犯,内部朝政日非”的南唐局勢極為憂慮,常借傷春離别之題材以寄慨“花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采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之情,但依然無法否認他的政治才能平庸荒唐。

他的憂國憂民之心,壯志未酬之意,全都寫在了那些如閨中怨婦一般的詩詞中“可惜舊歡攜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鵲踏枝·蕭索清秋珠淚墜》),而根本沒有幹出過什麼實事。

而他縱然治才能不行,一生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為官之路還能夠如此通暢,全靠他極會逢迎奉承皇帝,向皇帝述說衷腸:“一晌憑欄人不見,鲛绡掩淚思量遍。”(《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

據《南唐書·馮延巳傳》記載,曾經有人問他先皇李昪和當今皇帝李璟誰才是英雄,他卻說“先主李昪喪師數千人,便難以進食,連連歎息十天半月,就是一個地道地道的田舍翁,絲毫不大氣,如何能成就天下大事?反觀當今皇上,縱使數萬大軍在外打仗,也可以不放在心上,依然能夠宴樂擊鞠,有這樣大氣的胸懷,才是真正的英雄之主。”(馬令《南唐書·馮延巳傳》譯文)。

這在人看來實在可笑,不在乎軍隊生死,行軍打仗全然不管,隻會大擺宴席、飲酒作樂的君王成了英雄之主。而關心軍事,在意兵卒生命的皇帝,反倒成了如同農民一般的庸主。可見馮延巳的政治見解和政治才幹平庸到了什麼程度。

再看馮延巳第一次重用自己的弟弟馮延魯,打了大敗仗,還不引以為戒,竟然再次重用馮延魯,果不其然又敗了。多虧李璟對其始終信任不疑,他才能夠始終身居高位,每次都能免于重罰。

哪怕是顯德五年(958年)李璟鏟除黨争時,也對他網開一面。當時的南唐朝廷上分為兩黨,馮延巳與宋齊丘、陳覺、李征古等為一黨;孫晟、常夢錫、韓熙載等人為一黨。而當權的便是馮延巳所在的宋黨,也是宋黨的無能才導緻南唐連年兵敗。

可李璟雖然曆數宋齊丘、陳覺、李征古之罪,嚴厲處罰,宋齊丘被放歸九華山,後餓死在家中,陳覺、李征古被逼自殺。

卻偏偏對對馮延巳留有餘地,隻是罷免了他宰相的官職,除此之外便沒有其他懲罰了,其本人及家人全都安然無恙,最後馮延巳病重而死,也算是得了個善終。

馮延巳:華美的詞作之下,是對皇帝的深情,和庸碌的政治才能文人風氣,詞界一宗一生順遂,位至宰相身居高位,碌碌無為阿谀奉承,述說衷腸

說馮延巳之詞,确為:“正中詞為五代之冠,高處入飛卿之室“(陳廷焯《雲韶集·卷一》)

但說起他的政治才能,實在是讓人不敢苟同,也難怪很多人說他“奸佞險詐”(文瑩《玉壺清話》卷十),“谄媚險詐”(陸遊《南唐書·馮延巳傳》)。

馮延巳的才藝文章,連政敵也極為佩服,孫晟都曾對他言:“鴻筆藻麗,十生不及君;诙諧歌酒,百生不及君”(陸遊《南唐書·馮延巳傳》),但這段話的最後一句卻是“谄媚險詐,累劫不及君。”(陸遊《南唐書·馮延巳傳》)。

可見縱然他确實是一位大文豪,也難改他在政治上平庸荒唐的事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