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2021開年了,春招也不遠了,相信許多夥伴們又把要不要換工作的問題提上了議程。進網際網路大廠好,還是辭職讀研好?進國企央企好,還是自己開個小店好?……

前輩們各有各說,後浪們蜂擁而至。選擇看似無限多,隻是,自己卻覺得條條大路都不怎麼通羅馬——“我的路在哪?”

正在求職或考慮換工作的讀者們,擠在我們的背景嗷嗷叫,認真地向我們咨詢千古難解的問題之一:如何得到一份自己熱愛、又有社會意義、又有錢、又能發揮自己的特長的工作?

答案就在這裡——

近些年,“生き甲斐”的概念被幾位學者陸陸續續引入歐美社會,并得到了廣泛傳播。經過一番日本與歐美思潮的碰撞與交流,“生き甲斐”的概念主要在職業生涯領域流行了起來。

在歐美職業生涯行業内,“生き甲斐”這個概念旨在解決一個普世的、存在主義的問題:找到那份讓我們感到人生意義的工作。

還猶豫?!

上車吧!

在求職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遇到一種沮喪感,這種沮喪主要來自于互相沖突的欲望:我既想a,又想b,還想c,卻發現abc之間存在沖突;我想要解決這些沖突,卻很難在社會經驗中找到前人給的答案。

我相信,“生き甲斐”能夠幫助許多人走出這種僵局。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不是一個具體到幾步走的線性政策,而更像是一個局、一個場(格局之“局”、磁場之“場”)。

我們可以把這個圖想象為湖面上呈現的水波圈圈,它包含4層(或四個境界)。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在下文中,我們将逐層展開解釋。

我們在建構自己的“生き甲斐”時,需要回答這4個原始問題: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沉浸其中,而且不計較投入?

你會提前很久就開始感到期待的事情是什麼?

比如說:如果你經常彈鋼琴彈到忘記時間,那你就是很熱愛這件事。

你所擅長的通常是那些對你來說容易做到、進步得很快,或者很容易就有耐心堅持到最後的事情。比如說:你才練了一年鋼琴,就考了4級。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你做什麼能得到報酬?我們需要從工作中得到金錢回報,才能滿足其他生活所需。你能做的事情中,哪些可以在社會上兌換到金錢呢?比如說:在餐廳為顧客彈琴。

這個世界需要什麼?這個因素包含兩點:

(1)某個事物被世界所需;

(2)你認同在背後支撐這個需求的價值。

此時,你在做這件事時會感到自己有更高的存在感和價值感。這是因為你的付出會得到社會的肯定,同時,你也在社會上留下了來自于你的痕迹。比如說:觀衆聽了你的琴聲很感動,給你寫了感謝信。

了解了4大原始因素後,我要開始考考你咯!當我們實作了其中兩大元素時,我們的表現和狀态分别是什麼?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第三題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當我們隻實作了4個基礎要素中的3個,缺乏任意一項時,我們會有以下4種不同的體會:

此時你有錢、有才華、有價值感,但你不愛你的工作。當你想起你的工作時,你會有這樣的認知:你知道如何沿着目前的劇本玩下去,你可以表演這個角色,但你知道,這個故事本不是為你而寫。

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内心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空蕩蕩的感覺,很容易陷入存在主義危機。

我們常常試圖用經濟上的力量或身體上的快樂來麻痹我們的感官,填補“我被期望做到的”及“我想要的”之間的差距。這個差距就是讓我們感覺空虛的原因所在。

此時你有愛、有錢、有價值感,但你不擅長你的工作。才華首先是一個方向問題,其次才是天賦和努力的問題。

不懂得挖掘自己的才華,就像是明明長着有力的翅膀,卻不去鍛煉飛行相關的技能組合(比如起飛、翺翔、降落),偏偏要鍛煉跑步。

在短闆上努力,我們每一次的進步都要花費九牛二虎之力,又累,回報率又低。此時我們會有危機感和不确定感,總覺得自己要努力十倍才能和隔壁桌老王旗鼓相當,甚至還會擔憂,萬一别人再努力一點,自己的價值會不會就不存在了。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此時你有熱愛、能夠實作才華、有價值感,但工作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利益。說白了就是一個又忙又窮又沉浸的狀态(比如:全職投入無薪酬的志願者活動)。

其實,隻要我們有足夠的存款或額外收入,或自己本來就是一個清貧樂道之人,工資高低并無大礙。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達到“生き甲斐”,也不一定需要考慮工作帶來的利益。

如果工資高低對生活或自我價值的實作非常重要,但是所在崗位又不能給我們足夠的報酬,那麼我們就會面臨一種被什麼東西追着跑的緊迫感。

比如,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像一根被拉直的橡皮筋,緊繃并易斷。又或者,我們感覺前路時不時就出現“懸崖”。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當我們真心體會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社會需要、有社會價值的時候,我們在内心深處對自己的評價也是肯定的、穩定的。

這時,對于外界的建議或質疑,我們會保持一種開放的态度,從不同角度衡量與評估對方的評價。

相反,當我們的付出不被社會需要,或我們不認同自己工作的價值時,我們很容易因為外界的負面評價而感到動搖。這是因為,我們在内心深處感到自己的存在是可有可無的、無用的。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有哪些迹象能表明,你走的職業道路符合你的“生き甲斐”?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 向右滑動檢視解析 >>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當以上四個迹象都出現時,你就到達了第四層: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最後:

“生き甲斐”開啟後の兩大迹象: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你的“生き甲斐”是一個逐漸被開啟的過程。一切高品質的東西都需要花時間。

實作我們的“生き甲斐”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别妄想一口吞下一頭鲸魚。每一種基礎要素都需要以誠實、深思的方式分别被探索與挖掘,這意味着花時間與精力在上述的每一個次元上。

我們可以從副業開始,跟随自己的好奇心,勇敢嘗試。此外,記得做好記錄。我們可以寫日記,或是用各種工具類app來記下自己的嘗試心得。

其次,随着職場經驗的增加,以及個人的成長,“生き甲斐”也是會發生變化的。某項曾經能讓我們每天從床上彈起來的工作,可能因為日漸熟悉、熟練而變得枯燥無味。是以,“生き甲斐”也是一個要求你的行動的動詞,你總要在行動中不斷實踐,慢慢向它靠攏。

如果你仍然毫無頭緒,你可以找一個安靜的夜晚,與自己真誠地、毫無掩飾地進行一次對話,并在本子上列舉:

生き甲斐,指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工作。我們打勞工該如何找到它?

回答完這些問題以後,如果你能在四個原始因素中找到一個共存的點,那麼恭喜你!這就是你的“生き甲斐”!

如果找不到,那就重複這個問答環節,繼續考慮這四個因素,缺什麼就補什麼。

未來的某個早晨,也許你突然就從床上彈起來了哦!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的小故事:

成為作者之前,我考慮過很多其他的職位,也面試過許多不一樣的公司群組織。在那一段求職過程中,我在衆多外部的聲音裡掙紮。我到底該聽哪個意見?做什麼選擇?我去考了大部分雇主都想看的證,面試了聽起來高大上但其實不适合我的工作,與完全不合拍的人社交......

就像雕刻,求職的過程比較緩慢,我估計我被拒絕了不下300次。不時地,我會遇到極其難拍闆的選擇。但在剔除與被剔除的過程中,我慢慢地看到了一個關于我的真相——我是一個創作者。

實作了“創作者”這個身份後,我體會到了一種靜谧的歸屬感,持續地感受着一種笃定的感覺——“這,是我 ”。當這個“創作的自我”顯現出來時,我感到我存在的意義也随之慢慢顯現了。

你可能會想:“生き甲斐要求太太太高了,你真是十分十分幸運的人,是以才能實作生き甲斐吧~” 其實,我也覺得這很幸運。但同時我也知道,人前幸運一分鐘,人後總有默默n多年功。

遇到極大的困境時,别急。我們可以試着想象自己是一顆埋在雪地裡的種子,雖然土地的表面是一成不變的荒蕪,其實我們已在泥土裡悄悄挪動身子,生長紮根。

我希望世界上有更多幸運的人,但我更希望:你别放棄。

開始不嫌晚,

因為你值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