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圖背後的行者——張天翼|新時代的中國面孔

【編者按】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這是中國大地滄桑巨變的40年,也是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的40年。伴随改革開放腳步成長起來的人們,被時代推動,亦推動時代。作為改革開放事業的擔當者、親曆者、傳承者,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演繹出一個個“中國夢”的生動樣本。荔枝新聞、我蘇用戶端聯合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紀錄片創作中心重磅推出系列人物報道,為你捕捉新時代下鮮活多彩的中國面孔,帶你一起感受中國發展的蓬勃動力和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不懈追逐。

視訊加載中...

地圖背後的行者——張天翼|新時代的中國面孔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年輕的心總有些輕狂,如今你四海為家。”我叫張天翼,我是一名地圖采集員。我很喜歡許巍的這首歌《曾經的你》,裡面的歌詞像為我們而寫。

地圖采集員這種工作,對于大多數人來講可能聞所未聞。很多人以為電子地圖中的資料,是通過衛星遙感技術采集來的,以為隻要在控制室中,動動手指就能得到每個城市、每條道路的資訊。其實人們不知道的是,電子地圖中海量資訊資料都是我們采集員親手采集得到的。

地圖背後的行者——張天翼|新時代的中國面孔

我們的交通工具是一輛搭載黑科技的越野suv全景采集車。這輛采集車一方面是我們的家,一方面也是我們身份的象征。過去兩年,我一個人開着它跑了十七萬公裡。

我們每天都在路上,一年有三百多天待在外面。盡管很辛苦,但是能看到很多美麗的風景,也會遇到一些好玩的事情和朋友,一路的收獲也是頗豐的。

地圖背後的行者——張天翼|新時代的中國面孔

這個世界如此的廣闊,還有很多地方在我們的視線之外,等待着我們去尋找、标記、然後呈現給世人。比如,内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的嘎密山奶牛村,是一個由一些零散的村民組成的自然村。此前在地圖上是搜不到這個村落的,它就像一個“桃花源”一樣隐藏在内陸的深處。

對于地圖采集員來說,隻要是有人住的地方,我們都會去走。一條路走上幾十公裡,也許就隻通往一個牧戶,但即便是這樣我們也要走過去。

地圖背後的行者——張天翼|新時代的中國面孔

綠色的點是我們所在的位置,紅色的線是我們行駛的軌迹。兩個小時候之後,嘎密山奶牛村就出現在了電子地圖上。這個被“掩蓋”的村落在外界面前,終于擁有了自己的“地位”。

過去采地圖的方式就是步行,或者是拿着一些比較老舊的裝置。而現在,我們開着車全自動地進行采集,更有無人機、采集背包加持,相比以前而言,要更加地友善、快捷、精準。

地圖背後的行者——張天翼|新時代的中國面孔

正如百度地圖進階架構師李傳學所介紹的,随着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的到來,中國的經濟和基礎建設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地圖行業也在快速地巨變。

目前,我們擁有三百多輛實地采集車,四百多名從業人員,和一個七百多人的資料加工團隊,每天要處理千萬張的實景圖檔。加起來,約一千多人的團隊支援着整個地圖的資料采集。

地圖背後的行者——張天翼|新時代的中國面孔

為了時刻保持着地圖的時效性,對于一些高時效性的資料,比如一二線城市的主幹路網,每個季度都要去更新一次。敦煌鳴沙山、四川康定新都橋、四川稻城波瓦山、四川邛崃、甘肅瓜州、重慶東大門水橋、廈門環島路……每年我們需要采集約一千萬公裡的裡程,采集範圍覆寫了全國各地。

地圖背後的行者——張天翼|新時代的中國面孔

當然除了沿途的風景,在采集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遇見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我們走的路,經常是一些很少有人走的路,是以采集車輛面臨紮胎的可能性比較大。在荒野之中,四下無人,車輛出現問題隻能自己親自修理。采集的過程更是日夜兼程,有時候跑得遠的話,晚上就得在外面過夜,是以會随車攜帶賬篷、被子和一些燈,我的車就像是我移動的家。

身邊的朋友都說挺羨慕我的這份工作,可以到處跑、到處玩。其實,常年在外不能回家的這種感覺是别人體會不到的。對于我們來說,生活永遠在無休止地奔向遠方。我們不是在玩,我們是在工作。我們更新的每一條路,都是為了讓大家在使用導航的時候,能夠更準确、快捷抵達目的地。

地圖背後的行者——張天翼|新時代的中國面孔

當我們外出采集,夜晚在戶外休整的時候,我都會提前規劃一下明天的路線,看一看明天沿途會不會經過一些鎮子或者村子,這對我而言十分重要,因為這意味着明天中午能不能吃上一頓熱乎的飽飯。

地圖背後的行者——張天翼|新時代的中國面孔

沒來這個行業之前,我不知道地圖能夠把路線做到如此地準确。從開始的紙質地圖到電子離線地圖、實時線上地圖,再到後來利用高精度的測繪儀器采集的地圖,地圖的版本在不斷地更新發展,改變着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随之而來,地圖這個行業也在快速地發展。我們多走路,就是為了讓别人少走路。

 編者手記: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在出行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依賴着電子地圖的導航,小到尋找一家美食,大到環遊世界,因為電子地圖的存在,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地友善快捷。而在便捷生活的背後,卻是無數地圖采集員深入世界的各個角落,留在路上的腳印和汗水。世界那麼大,你無需費盡心力尋找,就能輕松抵達遠方,不過是有人提前為你“指引”了方向。為行駛在路上的地圖采集員們點贊~

(編輯/盛明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