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外智慧城市發展迅速 我國智能化建築需努力

智能化建築可不是在家裡裝個e-home系統就算數,日本、荷蘭的智慧城市實踐經驗,值得我們作為借鏡。

日本柏之葉智慧城市是三井不動産公司針對“柏之葉校園站”周邊進行的實證。光是全區土地征收就花了10年時間、爾後開發時間就長達7年,直到2013~2014年漸漸上軌道,由于日本屬電力自由化,這次是以地區作為機關進行電力排程的大型能源實證。

能源開發方案是由日立制作所執行,将全地區的能源進行統一管理,目标是要将能源“可視化”,日立制作所株式會所代表人戶邊昭彥指出,柏之葉最基本的3面向就是“創能”,包含太陽能、風力、溫泉熱,甚至是垃圾排放出來的氣體都能做能源再生;“節能”,例如綠化屋頂、能源監控面闆及汽車共乘等;最後是“儲能”,利用大型儲能電池及電力排程裝置,解決系統所需。

柏之葉電力排程除了接收部分東京電力的供電外,同時設施間還可互相排程自身太陽能發電的電力。另外平時電力排程雖然僅限于商業設施和公共設施,但在緊急情況下,也可為住宅設施供電,是以當發生緊急災害事故時,這些能源可互相轉換作為生活支援。

戶邊昭彥說:“日本電力自由化,跨區域之間電力能相通.建物之間還能共享能源,柏之葉特别針對像是購物中心、商業大樓及住宅區進行實證,将統一管理整個地區的能源,因為各個建物的使用能源方式、耗能都不太一樣,找到整體最優化的解決方案是個難題。”

戶邊昭彥舉例,商業設施能源高峰集中在假日白天、商辦區則是平日白天是用電高峰。通過資料分析,兩者之間就能實行電力排程,進而可實作互補作用,加上日本白天、晚上電費不同,同時還可享受降低成本的好處。

荷蘭近年則是以“燈泡治理城市”令人稱奇。荷蘭恩荷芬市,是擁有125年曆史的燈泡大廠的“飛利浦”所在地,近年積極打造成智慧城市,路燈除了提供照明外,還可以幫助警方維持治安。路燈加裝的傳感器除了掌握人潮流動外,當有人尖叫喊救命時,可以識别聲音種類,究竟是槍聲、尖叫聲還是玻璃聲。

而路燈還能進行遠端控制,若是群衆滋事,便可轉換藍白光進行驅散。而這樣的聯網照明技術,甚至也應用在當地智能商業大樓,偵測各個空間有無人進出、達到最小面積、最大效能,而且智能大樓溫度冷熱溫則是由地下含水層儲能系統調控。

全世界已經超過上千個地區正在進行智慧化城市的實驗,依中國現況自然得加緊腳步追趕、接軌國際,未來我們要住的地方,假如沒有這些智慧設施,恐怕也沒有這麼好住,而這個時程随着科技的進展,肯定會愈來愈快。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