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就是在一個城市中将政府職能、城市管理、民生服務、企業經濟通過智慧城市這個大平台融為一體。采用資訊化、物聯化、智能化科技,将城市所涉及的社會經濟、綜合管理與社會服務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和充分利用,為城市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城市綜合管理和社會民生服務,為保障我國城鎮化健康發展、建立和諧社會提供一個可實施途徑和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智慧城市建設思路
智慧城市實質上就是國家資訊化在一個城市中的具體展現。“中國提出的網際網路+ 行動計劃,實際上是中國特色改革創新與網際網路科技相結合發展的新常态、新業态,驅動當今社會變革和創新。”金模網ceo羅百輝認為,“網際網路+”真正的内涵是融入了無所不在的應用和服務,造就了無所不在的應用創新。“網際網路+”的實質就是資訊的互聯互通。“網際網路+政府”=智慧政府;“網際網路+管理”=智慧管理;“網際網路+企業”=智慧企業;“網際網路+民生”=智慧民生;“網際網路+城市”=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數字城市發展的進階階段,是在數字城市網絡化與地理空間數字化技術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應用自動化與智能化科技,将智慧城市中政府資訊化、城市管理資訊化、社會民生資訊化、企業經濟資訊化有機地整合為一體。通過智慧城市物聯網和雲計算中心,內建整個城市所涉及的社會綜合管理與社會公共服務資源,通過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方式,讓城市中各個功能彼此協調運作,以更透徹的感覺、更全面的互聯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實作智慧技術高度內建、智慧産業高端發展、智慧服務高效便民為主要特征的中國特色智慧城市發展新模式。中國特色智慧城市建設将帶來諸多好處:電子政務促進政府管理創新;智能化提升城市現代化管理水準;智慧城市推動社會民生服務;以資訊化促進智慧産業發展。
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現狀有以下幾點:一是以電子政務為政府資訊化起點;二是以數字城管為城市資訊化開端;三是缺乏智慧城市總體規劃與工程設計;四是重複建設“資訊孤島”;五是急需解決智慧城市建設的思路、方法、人才問題。
智慧城市建設規劃
智慧城市總體規劃是通過頂層設計、專項規範、工程設計,制定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的宗旨、方針、目标、任務、方法、實施的方向性、路線性、綱領性的可實施檔案。智慧城市總體規劃指導、規範、限制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的要素和資源的網絡融合、資訊互動、資料共享、業務協同,以“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的思維,全面提升智慧城市創新管理與民生服務的能力。
智慧城市總體規劃目标:一是展現智慧城市管理與民生服務的目标和功能;二是資訊化技術與城市管理及服務任務結合與應用創新;三是通過知識體系和建設體系建構智慧城市總體架構;四是通過總體規劃确定智慧城市建設名額和成果評估要求;五是智慧城市頂層規劃需要回答“做什麼”、“怎麼做”和“如何做”的政策、方法和措施。
基于資訊化系統工程理論以及認識論、方法論、實踐論原理,通過頂層規劃、專項規劃、工程設計,制定智慧城市建設目标、原則、任務、架構、體系、平台、應用,以及網絡融合、資訊互聯、資料共享、業務協同;消除“資訊孤島”和避免重複建設的戰略性、戰術性、綱領性、路線性、指導性、規範性、限制性的規劃與設計檔案。智慧城市總體規劃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成敗影響巨大,必須高度重視總體規劃的統一性、系統性和複雜性。
智慧城市頂層規劃編制的要點是采用系統工程理論的科學方法,對智慧城市整體架構體系進行規劃。在規劃内容上更關注資訊體系、資料資源、基礎設施與行業各業務平台及應用系統互相之間的關聯、互聯互通和系統內建。在規劃需求調研時要特别關注已建、在建和未建資訊系統間的相容性和限制性。要将名額體系和成果評估體系結合在統一的建設需求總體架構内。
智慧城市案例介紹
新加坡“智慧島”建設經曆幾個階段:1980-1990年國家電腦化;1991-2000年資訊互聯互通,消除“資訊孤島”;2001-2010年資訊與資源整合,應用內建;2005-2015年“智慧國”計劃,實作國家經濟創新;2015-2025年“智慧國”計劃(更新版),建構“智慧國”平台,實作連接配接、收集、了解(3c),以大資料建立共享機制,預測群眾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務。
新加坡“智慧島”建設内容有以下幾個方面——智慧政府:透明、問責、清廉;智慧管理:安全、交通、節能、設施;智慧民生:社群、醫療、教育、房産;智慧經濟:産業、企業。是以,新加坡“智慧島”建設統稱“四大智慧”。
新加坡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國際競争力達到世界先進水準,與該國35年以來出台多個國家級資訊化戰略密切相關。總結起來,一是遠見:新加坡政府在資訊化發展戰略上一直有清晰的願景和戰略眼光;二是執着:政府堅持統籌規劃,持續克服各種阻力;三是帶頭:政府身體力行,引領資訊化在各個領域内的應用;四是整合:做好城市級層面上資訊資源整合,推動政府、社會、企業、國民共同參與,協同作戰。
鄂爾多斯“數字東勝”一期工程工期為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隻有一年時間。一期工程總投資為1.6億元人民币。一期工程實施内容為一個中心、三個工程、四項基礎設施,已建設完成一級平台和24個業務級二級平台。“數字東勝”一期工程建設目标包括科技惠民:市民卡工程;陽光政務:電子政務工程;管理創新:智慧城管工程;資訊暢通:城市級資訊管理中心。
“數字東勝”一期工程實施内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個中心:城市級資訊管理中心,包括:城市級智慧化應用一級平台和城市級共享資料資源倉庫;三個工程:市民卡工程、城市智慧大城管工程、電子政務工程;四項基礎設施:電子政務外網、城市可視化視訊管理、地理空間資訊系統(gis)、城市級資訊管理中心及城市級資料資源中心機房。
“數字東勝”建設帶給我們很多成功的啟示:一把手工程,高起點大力度推進;制定“數字東勝”建設指南和實施規範;強化頂層規劃與設計;目标明确分步實施;發揮後發優勢,整合成功資源(包括專家和公司)。
克拉瑪依智慧城市先導項目研究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克拉瑪依智慧城市先導項目研究圍繞目前黨和國家的發展戰略與政策方針,以社會管理創新、十二五規劃和民生社會公共服務為出發點和立足點,規劃方案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标和遠景規劃。二是《克拉瑪依智慧城市規劃方案》涵蓋了智慧城市規劃所必須的内容,即:現實意義、思路與政策、需求分析、名額體系、可行性研究、總體規劃、支撐體系規劃、業務平台及應用系統規劃、實施方案、工期及工程估算等。《克拉瑪依智慧城市規劃方案》滿足了前瞻性、可行性、實用性、完整性、經濟性、內建性等原則和編制要求。三是克拉瑪依智慧城市先導項目研究的特點就是以《克拉瑪依智慧城市規劃方案》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綱領檔案和項目實施的總路線,将公共服務的市民卡、智慧社群、電子商務等業務應用融為一體,将市民卡應用與智慧社群管理及服務和政府服務型電子商務(g2b2c)應用結合在一起,同時通過智慧社群和電子商務深化市民卡的應用,實作應用內建,形成民生公共服務的一個整體,進而避免了目前絕大多數城市在實際應用中造成“資訊孤島”的弊端。
東莞“智慧橫瀝”項目是“十三五”建設核心。項目總體規劃分為五個階段:需求調研、可行性分析、頂層規劃、專項規劃、工程設計。“智慧橫瀝”項目起點高,協同創新中心電子政務成為國際名城商貿示範。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