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是陳光?林彪重傷後,4人可接替師長,各有利弊

作者:兵說

作者:莫孤煙

1938年3月2日,八路軍115師直屬隊路過山西隰縣千客莊,師長林彪騎着高頭大馬,穿着繳獲來的日軍黃呢子大衣,腰間還垮了一把日本的指揮刀。誰也沒想到,就是這一身頗為氣派的行頭,讓林彪挨了一槍,險些送命。

為什麼是陳光?林彪重傷後,4人可接替師長,各有利弊

林彪(前)騎馬資料照

開槍的是閻錫山部隊中的一個哨兵,他看到"日軍"來了便開槍,加之槍法不錯,林彪運氣不好,遭遇了生平最大的一次血光之災,雖說大難不死,卻也留下終身傷痛。

這次偶然事故,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曆史的程序。三軍不可一日無帥,延安方面得知林彪負了重傷,驚愕惋惜之餘,不得不立即考慮115師師長的接替人選。115師的前身為紅一方面軍,在八路軍三個師中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最受各界關注,是以師長一職非同小可,必須慎重考慮德、才、資、功等綜合因素。

為什麼是陳光?林彪重傷後,4人可接替師長,各有利弊

按照正常邏輯,師長不能履職,就應當政委代行指揮,但115師副師長聶榮臻(相當于政委)這一時期已經奉命前往晉察冀開辟根據地,是以代理師長就隻能從115師的師上司以及所屬各旅的首長中來比較選擇。能代理115師師長一職的,人選并不多,隻有師參謀長周昆、政治部主任羅榮桓、343旅旅長陳光和344旅旅長徐海東四人。

周昆參加過秋收起義,上過井岡山,長征初期曾是紅8軍團軍團長,後來當過紅一方面軍參謀長,是紅軍中的資深将領,資曆深,職務高,按說接任師長是夠資曆的。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周昆就在這一時期居然截留了發給八路軍的3萬元軍饷後潛逃,從此下落不明,成為軍史一大疑案。

為什麼是陳光?林彪重傷後,4人可接替師長,各有利弊

344旅當時并沒有随師部一起行動,而是歸八路軍總部直接指揮,再說旅長徐海東也不是原紅一方面軍的人,由他出任師長也不妥。

這樣看來,代師長的候選人就隻有羅榮桓和陳光了,延安方面必須二選一。就在這時,曆史出現了極為罕見的一幕:由于延安總部和八路軍總部不在一起,情況緊急又來不及商量,于是115師收到了兩個不同的指令。

為什麼是陳光?林彪重傷後,4人可接替師長,各有利弊

八路軍資料照

一天下午,八路軍總部下令,由陳光代理師長,他提升後留下的旅長職務空缺,由李天佑代理,再由686團副團長楊勇代理團長。但當天夜裡零點許,延安方面則給羅榮桓發報,内容言簡意赅:"林之職務暫時由你兼代。"

為什麼會出現令出多頭的現象?主要原因還是抗戰初期八路軍的指揮層級還不是很完善,再加上通訊聯系手段落後,才出現這種反常的情況。不過從指令中可以看出,八路軍總部的指令很細,不僅明确了陳光代理師長,而且還把陳光提升後旅長和團長的代理人員也一并明确,顯然是從長遠考慮的。而主席的電報則較為簡單,僅僅明确了羅榮桓暫時代理林彪,很明顯這隻是權宜之計,暫時而已。

為什麼是陳光?林彪重傷後,4人可接替師長,各有利弊

115師上司在山東合影。左起:陳士榘、陳光、彭畏三、羅榮桓

115師最終執行了八路軍總部的指令,由陳光擔任115師代師長,羅榮桓随後擔任了政委。這樣的職務搭配,是當時的曆史條件下最佳的選擇。

無論是性格還是專長,陳光與羅榮桓完全不同。識文斷字、老成穩妥的羅榮桓從參加紅軍起就一直從事政工工作,基本沒有獨立指揮作戰;而性格暴烈的陳光剛好相反,他是紅軍中的著名猛将,一直擔任軍事主官,屢建戰功,沒當過政工幹部。從帶隊伍打仗的角度看,當然陳光當代師長要比羅榮桓合适。

為什麼是陳光?林彪重傷後,4人可接替師長,各有利弊

陳光

不過,陳光畢竟之前擔任旅長,沒在師部工作,是以其視野可能有局限性,再說八路軍的任務并非隻是打仗,開辟根據地、發動群衆在特殊時期甚至更加重要,而這些工作也并非陳光之所長。這樣一來,主席希望由大局觀出色的羅榮桓負責115師的全面工作,也就是順理成章了。最終,陳光任代師長,羅榮桓任政委,才是真正的用人之所長。

為什麼是陳光?林彪重傷後,4人可接替師長,各有利弊

115師政委羅榮桓

陳光的軍事才能在紅軍時代就已經得到了證明,在長征勝利的豐碑上,镌刻着他光輝的名字。1944年,組織對他進行總結評價時說:"陳光對紅軍北上渡出險境,貢獻極巨。"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後,陳光曾是紅軍大學一科科長,他的政委正是羅榮桓,兩人已經搭檔過。西安事變爆發後,局勢陡然緊張起來,陳光立即被調回戰鬥部隊,任紅1軍團代軍團長(政委是聶榮臻),可見上級對他軍事才能的器重。

正因為如此,陳光接替了林彪之後,115師沒有什麼異議,因為陳光有這個才幹,也有這個資格。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