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複旦、交大牽頭成立全國首個大資料試驗場聯盟

今天(2日)上午,由複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牽頭,29家高等院校、研究所、企事業機關在上海聯合成立了全國首個大資料試驗場聯盟。

2013年7月,上海市釋出了《上海推進大資料研究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2016年9月,又釋出《上海市大資料發展實施意見》,并于10月獲批成立國家大資料示範綜合試驗區。如今,上海在大資料産業上再度發力,今天成立的這個大資料試驗場聯盟,将打造大資料試驗場産業生态圈,為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提供大資料驅動力。

創新發展是強國之路,創新理論需要實踐驗證,創新技術需要場所來試驗。大資料試驗場的設立将成為發展資料科學與技術不可或缺的關鍵條件和基礎設施。開發和建設全球領先的大資料試驗場,基于大資料試驗場創新資料存儲、資料處理、資料轉送、資料分析和開放式管理平台等系列理論與技術,并實作大資料試驗場的社會化運維,是促進産業更新換代的緊要任務之一,必将成為大資料時代引領國家創新能力發展的核心要素。

據介紹,“大資料試驗場聯盟”将快速推進“上海大資料試驗場”科創中心功能性平台建設,并盡快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聯盟,推動“國家大資料試驗場”建設。

小貼士:

資訊化和大資料兩個有什麼相同點不同點呢?資訊化是生産資料的過程,對應的是資訊科學和資訊産業;而大資料是開發資料的過程,對應的是資料科學和資料産業。

1995年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國民經濟與社會資訊化發展戰略;20年後,十八屆五中全會又決定實施國家大資料發展戰略。

資訊化和大資料内涵是不同的。資訊化是生産資料的,大資料則是開發資料的。更重要的是着力點不同:資訊化是技術進步促進資料增長;大資料則是資料增長促進技術進步。大資料與資訊化具有強烈的互補性。如果說資訊化對應的技術叫it的話,那麼大資料對應的技術就叫dt,兩者的結合技術就可以叫做idt。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