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實物地質資料資訊服務進入大資料時代

記者從中國地質調查局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獲悉,該中心與西安地質調查中心大資料團隊通過聯合攻關,日前成功搭建起了全國實物地質資料大資料架構,形成了具有多節點水準擴充能力的分布式互聯資料中心資源池,并實作了海量實物地質資料圖文一體化聚合存儲、異構資料高速解析、行業級跨平台無縫對接、使用者桌面和移動端無障礙浏覽等多項關鍵技術與實用服務功能。

據介紹,随着全國重要鑽孔資料庫項目工作在“十三五”時期全面鋪開,國家級館藏機構和省級館藏岩心、薄片、标本等資源數字化工作成果日積月累,産生的非結構化圖件類資料經切片處理後已達到數百萬級。

根據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的需求,解決資訊化服務面臨的“如何管起來、如何用起來、如何資料共享”三個挑戰,按照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分散保管、集中服務的管理原則,中國地調局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和西安地調中心科研人員集中攻關,經過反複多次試驗和對比多種大資料服務架構,終于在實物地質資料大資料架構應用方面取得了突破。

據介紹,全國實物地質資料大資料平台服務架構實作了圖件類非結構化資料以編碼流的形式推送到資料庫統一管理,對外服務由windows門戶提供互動接口服務,并支援門戶頁面定制和資料共享,對内資料管理由基于linux系統叢集環境支撐,所有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資料推送到nodes節點上,資料的查詢排程由充當全局交易檢測(gtm)和協調員(coordinator)角色的伺服器實作,架構具備靈活的增删節點橫向擴充能力。

目前,全國實物地質資料大資料平台架構内已推送了1:3500萬比例尺世界地質圖資料庫、1:250萬比例尺中國地質圖資料庫和全國重要鑽孔資料庫目錄及柱狀圖影像資料,資訊檢索效率已達毫秒級,為地質大資料工程發揮了落地應用和示範作用。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