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0G及超100G資料中心光子產品的技術選擇

lightcounting最新一期郵件的主題是100g 資料中心用子產品有多少種技術方案。雖然這個内容有些老生常談,在此做過總結也不是壞事。

100g光子產品的技術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10年,ieee 802.3ba項目組推出的100g sr10, lr4和er4三個标準,分别針對100米,10公裡和40公裡傳輸。随後成立的802.3bm工作組新增了100g sr4項目,但是2013年卻難以就500m 的pmd标準達成共識。500米是資料中心應用的重點,在ieee标準空缺的情況下,工業界推出多個msa試圖彌補這一空擋,包括了100g-psm4, 100g cwdm4和100g clr4。此外,針對2公裡的應用,一些廠商還推出了lr4 lite的子產品。

所有這些500米到10公裡以下的子產品msa中,采用cwdm波長被認為比lan-wdm波長成本更低,是以獲得了更多青睐。cwdm-msa在2公裡msa之外又新增了10公裡,20公裡和40公裡規範。itu-t的15工作組定義了25公裡的100g-er4-lite(标準 4l-9d1f)規範,采用apd代替soa。

對于2016年熱銷的各類資料中心用100gbe子產品來說,普遍采用的是25gbps的serdes方案,這一asic的主要供應商是broadcom。現在部分廠商開始嘗試50gbps的serdes和雷射器産品。今年ofc上已經有廠商展示基于50gbps方案的100g-cwdm2方案。

對于ieee的标準制定者來說,此前一直沿着每單通道從10g到25g再到50g的路線來定義光層的實體層需求。這樣看200gbps似乎是自然的下一步。不過今年新成立的ieee 802.3cd工作組瞄準了50gbps及其基于50gbe的100gbe和200gbe标準。這一計劃的首個目标是50gbps刀片伺服器的背闆需求,下一步是機架伺服器的銅線和mmf 實體層需求。今年5月份又推出了2x50gbps的smf實體層标準制定計劃。不過,關于100gbps單波長串行的辯論一直就沒有停止過。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