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為智能家居上遊産業?對其發展有何影響

何為智能家居上遊産業?對其發展有何影響

智能家居從産業鍊角度分析,上遊主要包括傳感器、柔性概念元件、電池,核心是傳感器,據申銀萬國的相關研報中稱mems傳感器是可穿戴裝置産業鍊申的點金石,是産業鍊上遊技術的核心。的确如此,因為作為智能化的“核實心物質”,ivle.tvis傳感器附加值高,是人機互動的重要基礎,可以說是可穿戴技術創新和未來發展潛力的最重要方向,也是資訊化的硬體基礎。

何為智能家居上遊産業?對其發展有何影響

是以,符合人體工學的觸摸屏的柔性設計及用于人體資訊收集的傳感器在産業鍊上顯得尤其重要。上遊産業國内主力軍基本為上市公司,總共有9家:傳感器廠商歌爾聲學、水晶光電、蘇州固锝、漢威電子,柔性概念元件廠商得潤電子、丹邦科技,非晶态合金廠商安泰刹.姑、雲海金屬,生産電池的德賽電池。由于上市公司在技術和市場方面的相對壟斷,國内上遊産業在一級市場的表現相對不活躍。根據公開資料統計,總共有8起投資,基本都發生在2013年,其中最大投資來自星星科技8億收購觸摸屏廠商toptouch。随着可穿戴裝置的不斷高速發展,上遊産業也會出現更多擁有核心技術的創業公司。

ic晶片

智能家居單品所需的ic晶片與物聯網行業主流晶片是基本一緻的,目前出貨量較大的仍是國外的晶片廠商,包括高通、博通、nxp、arm、marwell、飛思卡爾、聯發科技、英鹎乙、atmel,cirruslogic、意法半島體等。

晶片作為産業上遊的晶片制造或将成為中國物聯fqg快速發展的“短闆”,晶片産業可能難以消化物聯網發展帶來的利好。據多家晶片制造商反映,目前國内晶片研發設計能力相對有限,國内晶片至今仍大量依賴進口,國内晶片設計制造将難以跟上物聯網的發展勢頭。未來物聯網的發展或還将繼續在産業化應用方向1得到突破,但上遊基礎産業仍會維持嚴重依賴國外技術的“老局面”。

工信部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晶片的進口額高達2313億美元,同比增長20.5%,高于我國同期2196億美元的原油進口額。一位晶片制造上市公司内部人士稱,目前國内晶片研發設計能力仍落後于國外水準,國内晶片制造企業很綁依賴于補貼等扶植政策來生存,很難滿足物聯網發展對晶片産業提出的要求。

模組方案包括晶片模組或子產品、家電智能控制器、語音等互動解決方案三個方面。這一領域,國内的企業已經占據主導,這得益于智能家居市場快速發展時本土企業的快速反應和合适的價格政策。晶片模組或子產品類有代表性的企業包括上海慶科、上海漢楓、北京君正、360iot、利爾達、周立功單片機等。這些企業甲,隻有北京君正是上市企業。家電智能控制器生産企業包括英國英維斯、德國代傲、和而泰、拓邦股份、英唐智控及和晶科技等。其中,後四家為國内上市企業,在市場上占主導地位。

互動解決方案比較成熟的有語音、體感等。這一領域成熟的企業也基本是上市公司,語音領域的巨頭是科大訊飛,體感領域的明星是數位視訊。由于存在很高的技術門檻,國内中遊産業在一級市場的表現也不活躍,像有些典型的早期創業公司,如基于眼控技術的七鑫易維、基于體感技術的鋒時互動、唯創視界等。随着虛拟現實增強技術的大熱,主要還由于facebook20億美金收購oculus,這塊引來風險投資的高度關注,國内vr/ar也出現一批創業者。互動解決方案中還有兩塊比較重要:一塊是骨傳導耳f機,未來有可能成為可穿戴裝置的标配,基本組成部分有通信晶片、傳感器、微型電機,涉及的公司有共達電聲、歌爾聲學、海能達;二是無線通信技術,對資料傳輸的穩定性和高效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涉及的公司有環旭電子、達華智能。綜合看,整個中遊産業依然取決于技術的突破。

智能路由器

智能路由器作為家庭入口比較容易了解,而事實上也成為網際網路公司重兵布局的一款産品,其目的很明顯,通過這個家庭入口搶占使用者。目前,已經或聲稱正在研制生産智能路由器的廠商超過20家,這些廠商既有傳統的路由器廠商,如磊科、家電廠商、it廠商,也有主流的網際網路企業,如百度、小米、奇虎360。當然,還有引發此次智能路由器創新大潮的初創企業,如極路由。

ott盒子作為家庭入口也是富有想象空間的,因為它本身是個高頻使用的産品,而且有着極大的資料通信能力,可以将智能家居的功能子產品疊加到這個産品中,形成一個組合式的産品。從娛樂到家庭事物管理,再到視訊監控和環境控制,可以實作的功能将很多,但問題在于娛樂是智能家居系統功能中離功用性最遠的一塊,在設計時的整合是件比較困難的事。

樓宇對講室内主要作為智能家居網關,或者說家庭入口已經沒有人懷疑了,因為主流的樓宇對講企業都實作了這一功能,将樓宇對講系統和智能家居系統在一個主機上進行了整合,甚至以此為基礎形成智能小區和智慧社群的解決方案銷售給房地産商。樓宇對講主機作為家庭入口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在于系統性能和易用性,畢竟樓宇對講主機不是一台ipad,能否支撐各類智能家居單品的連接配接與應用軟體的設定是一個問題。幾乎所有的樓宇對講企業都缺乏這方面的經驗,除了南韓有三星、lg等企業進行了少量開發外,歐美企業基本不會圍繞着對講系統做文章,可參考的先例極少,隻能依靠國内樓宇對講企業自己摸索。

網絡攝像頭作為入口也成立。因為網絡攝像頭是一個高頻使用的産品,攝像頭晶片模組的通信連接配接能力、數字處理能力都很強,完全可以應付簡單的智能家居系統的連接配接與資料傳送。包括海康威視螢石在内的許多網絡攝像頭産品在探索視訊雲端營運服務時,都在思考如何将更多的安防、智能家居功能賦予到攝像頭裡面,包括增加了對講機功能、紅外探頭功能、移動偵測功能,甚至還有溫濕度傳感器、有害氣體和pm2.5監測功能等。未來,家電控制等功能完全可以放到裡面,讓網絡攝像頭也形成了一個小的控制中心,實作了家庭入口的功能。

高頻使用的家電(如電視、冰箱)作為家庭入口,理論上存在這種可行性。但實際上由于每個家庭裡有多台家電,無論出于哪方面考慮都應該在合适的位置先進行一次網絡連接配接,而這種連接配接将會用某種子的形式進行而非内置到某個家電裡面,這樣可靠性更高,同時易f維護。這個盒子有可能是智能路由器、ott盒子,也有可能是樓宇講主機,甚至是家電廠家重新開辟的一個新的産品品類,如智能家電控制盒子。海爾u 作業系統固化後不就成為一個放在家裡的智能家盒嗎?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