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毛孫悟空“組團”遊歐洲

作者:新華社客戶
三毛孫悟空“組團”遊歐洲

展覽中的三毛雕塑。

三毛孫悟空“組團”遊歐洲

中國漫畫全景展入口處海報。

三毛孫悟空“組團”遊歐洲

觀衆參觀漫畫展。

比利時是歐洲的漫畫重鎮,藍精靈、丁丁等享譽世界的漫畫形象皆誕生于此,位于布魯塞爾的比利時漫畫博物館被譽為“全世界漫畫愛好者天堂”。今年2月13日至今,這個博物館裡的主角是中國漫畫。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支援,中國美術館、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與比利時漫畫博物館聯合主辦的“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在這裡引起轟動,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趙宏本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150餘件(套)中國100年來的經典漫畫作品和動畫電影作品在連續半年的時間裡,引發了大批觀衆參觀。

“展覽不僅在内容上折射出20世紀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在美學風格上同樣表現出鮮明的中國文化特征。”此次展覽的中方策展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美術館原館長羅一平介紹說,這次中比合作辦展,使得中國百年漫畫首次系統完整地亮相歐洲,打動了成千上萬的觀衆,這是由中國在歐洲重要博物館主導策展的又一成功案例。展覽将于9月9日落下帷幕,南方日報記者近日對策展團隊進行了深入采訪,解析這次國際大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成功原因和示範意義。

邀請

中國百年漫畫經典走進世界級漫畫殿堂

布魯塞爾市中心,比利時漫畫博物館内陳列了世界各地超過670位卡通畫家的作品。今年2月13日,農曆春節前的臘月二十八,“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在這裡開幕,150餘件(套)中國百年經典漫畫作品成了這個世界級漫畫殿堂的主角。

早在2014年,比利時漫畫博物館就計劃策劃舉辦一個中國的百年漫畫大展,并向中國尋求幫助。面對這樣一座享譽歐洲的重要博物館的邀請,中國有關部門非常重視,希望把這個展覽做成中國對外文化輸出的精品展,標明羅一平擔任中方策展人。

2017年6月,羅一平等來到布魯塞爾,中比雙方策展團隊進行第一次正式溝通交流。比利時漫畫博物館策展團隊詳細介紹了比方的策展思路,比方拟定的展覽題目是“中國漫畫全景——來自異國不間斷的影像”,理念是把中國漫畫作為一種“異國想象”,站在歐洲人的視角對中國漫畫展開叙述。在比方最初的了解中,中國漫畫有很多是“紅色漫畫”。

羅一平提出:“中國百年漫畫呈現了中國社會巨變的方方面面,涵蓋了不同曆史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形态,漫畫作品中蘊含了中國文化的思想精髓,表達了中國人的生活态度、中國人的智慧與幽默。可以說,一部中國的漫畫史就是一部中國人生活的百科全書。”

随後,他代表中方策展團隊提出,以150餘件(套)的漫畫經典原作、數十部曆史文獻,十餘部經典動漫影片,一本高品質的中法英三語畫冊,一部8分鐘宣傳短片與比方共同主辦中國百年漫畫大展,并籌備在歐洲巡展。

聽完這一系列策展構想後,比利時漫畫博物館館長讓·奧奇耶決定将展覽的主導權交由中方,由中方策展人羅一平擔任主策展人。

策展

“那些漫畫場景簡直是一場大戲”

策展過程,充分展現了中比雙方對漫畫的不同了解以及互相尊重。為充分尊重比方的策展方案,展覽海報上保留了中方和比方的兩個标題。

策展團隊經反複研究,劃分出五大展覽版塊。第一闆塊是“漫畫曆史”,以比方原來的策展方案為主體,以曆史文獻的呈現方式縱向勾勒中國漫畫的曆史;第二闆塊為“文明傳承”,重在以古今故事的漫畫,建構民族史的絢爛畫卷;第三闆塊為“革命圖像”,展現愛國的自由、平等的價值觀;第四闆塊為“中式幽默”,重在呈現中國人豐富的内心世界和自成一格的幽默智慧;第五闆塊為“當代漫畫”,以青年漫畫家的作品為主體,展示中國當代漫畫豐富多元的面貌。

策展理念确定之後,展覽的形式也進一步确定,通過150件套經典漫畫、連環畫原作展示,通過數十本經典連環畫輸入10部ipad的全本閱讀,以珍貴動漫文獻拓展展覽深度,提升展覽學術高度。“目的是讓西方觀衆歡愉地閱讀東方故事,盡情地享受中式漫畫。”羅一平介紹說。

展覽中,中國20世紀最有代表性的漫畫家和漫畫作品一一亮相。比如,葉淺予的漫畫作品《王先生》,把1930年代上海市民的喜怒哀樂、心理和欲望等等刻畫得入木三分。再比如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将底層人民的苦難與民族抗戰救亡的背景聯系起來,展現中國人的幽默與樂觀……展覽中呈現的中國漫畫,大大突破了西方人對漫畫的了解,中國漫畫不是唐老鴨、米老鼠那樣的滑稽幽默,它的幽默沉澱了強烈的儒家文化色彩,中國的漫畫家總是将生活中的幽默與國家、時代聯系起來去創作。羅一平認為,展覽力求讓西方觀衆從中體會到中國人善于将苦難轉化為平和的生活智慧,體會到中國式幽默蘊含的大國情懷。

漫畫中所呈現的中國人的生活場景深深吸引了歐洲觀衆。歐洲觀衆不僅讀懂了這些中國故事,還特别對反映中國風俗人情的漫畫情節産生了興趣。“比如說賀友直所繪《小二黑結婚》中的結婚場景,戴敦邦所繪《紅樓夢》中賈寶玉和薛寶钗結婚儀式,歐洲觀衆對這些作品很好奇,看了又看。他們覺得這些場景簡直是一場大戲。”比利時華裔藝術家姚逸之說,展覽中大量的漫畫作品如《紅樓夢》《山鄉巨變》等描繪了中國人不同曆史年代的生活狀态,故事講得很飽滿,讓許多歐洲觀衆更立體、直覺地了解中國文化的特質。

在姚逸之看來,展覽的陳列設計也别出心裁,貼近歐洲人的審美要求。比方策展團隊對三毛的故事特别感興趣,整個展覽中,三毛的作品在展廳裡占據了相當大的篇幅,有一幅畫被放大到一整面牆那麼大。“比方的策展人告訴我,三毛的情感就濃縮在這三根頭發上。歐洲漫畫家沒想到中國漫畫家會在這三根頭發裡做文章,能夠做得那麼精緻、那麼到位。”姚逸之認為,正是在這樣文化差異的“碰撞”下,展覽中的一些橋段格外精彩。

在比利時評論家雅克·施勞文看來,三毛每天都有很多冒險或戲劇性的經曆,看了漫畫之後讓讀者感到會心一笑。三毛的經曆也反映了中國的社會發展,漫畫中的小故事也見證了中國社會曆史變遷。“中國的連環畫創作者把平淡的生活描繪得很有詩意,在内容上有一些展現冒險經曆的題材,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故事,進一步了解中國人的生活,進一步認識到東方藝術家在漫畫中豐富的藝術表達形式。”

反響

“沒想到東方的漫畫藝術那麼有韻味”

比利時漫畫博物館原館長、漫畫家菲力·沃斯倫在給金城的郵件中寫道:“這次展覽非常成功,有時每天有将近2000人來觀看。我特别高興,這是中比兩國合作的結果,我也非常自豪,經過多年努力,我們辦好了這次展覽”。

今年6月,展覽的比方策展人德拉瓦耶爾在出席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的一次活動中說:“中國漫畫全景展是我退休之前的最後一次展覽。我很高興和意外的是,展覽獲得了這麼大的成功。”

“這次展覽在比利時和歐洲确實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每天都有數百名觀衆前來,周末時參觀人數更多。”姚逸之說,漫畫是布魯塞爾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過這次展覽,比利時觀衆對中國的漫畫刮目相看,“他們沒想到東方的漫畫藝術那麼有韻味”。當地的很多中國小生組團到現場臨摹,美術老師現場講解,群眾對中國漫畫中的東方幽默表示出濃厚興趣。

今年暑假期間,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遊客和觀衆絡繹不絕,留言本上留言也越來越厚。“以前歐洲觀衆對中國的漫畫了解不多,看了這場展覽,發現中國的漫畫如此神奇。”姚逸之說,比利時當地的衆多專業漫畫家也紛至前來,“他們看完展覽後跟我感慨說,中國漫畫融合了水墨、水彩水粉、素描等多種藝術手法,筆墨線條中極簡主義的東方智慧,讓他們大開眼界。”

年過八旬的比利時國家進階美術研究院榮譽院長沃特·維蘭在看完展覽後評價說:“沒想到中國漫畫如此精彩,層次那麼豐富,形式那樣多樣化,中國漫畫界人才濟濟。”當地媒體對這次展覽也給出很高評價。比利時法語區電視台及電台網站上,施勞文撰文表示,“這個展覽讓我們真正發現了我們知之甚少的漫畫。它以智慧的方式描繪了中國漫畫的美麗畫像,值得人們去認識和了解!”

在姚逸之眼中,這次漫畫展不僅讓中國漫畫赢得國際贊譽,也為比利時漫畫博物館打了一場“翻身仗”。“以前博物館的門票常常是2歐元或5歐元,這次他們的門票賣到10歐元。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觀衆前來參觀,半年的門票收入非常可觀。”也正是因為良好的收益,博物館也展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在布魯塞爾的機場、各大五星四星級酒店的大堂都能看到本次漫畫展的宣傳海報和明信片。

目前,展覽已經接到了幾個歐洲國家的邀約,未來兩到三年,中國漫畫的故事還将在歐洲乃至世界範圍内展開巡展。“我們會繼續填充和完善展覽,不斷補充新的靈感,向世界觀衆講好中國故事。”羅一平說。

■對話

向世界展現漫畫的“中國學派”

南方日報:您的策展方案與比方最大的不同點是什麼?

羅一平:中方策展方案改變了比方以“紅色漫畫”為主線的縱向線形展開的模式,改為由幾個大闆塊橫向并列,每一闆塊再以曆史時序縱向展開的模式。

比方方案為“中國漫畫全景——來自異國不間斷的影像”,我抓住其中的“全景”“異國”“不間斷”“影像”為關鍵詞。我的“全景”包含了三層意思。首先,中國漫畫全景就是中國社會史的全景,是中國文化史、思想史的全景。其次,中國漫畫全景所講述的故事,實際上是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展現了中國文化所衍生的中國人的獨特的“角色價值觀”,比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其實,百年來每個中國人都在自覺地踐行了這樣的價值觀。其三,漫畫“全景”講述的故事,呈現了中國百年巨大的曆史變遷,表現了中國如何由落後走向強盛的偉大曆程。“異國”是講好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故事,中國人的故事,如民族文明、世紀革命、人的情感、中式幽默、東方城市等;“不間斷”是講好20世紀中國曆史的全景故事,以漫畫作品活化那些不同時代的中國家喻戶曉的漫畫故事,和展出的作品,能完整地呈現中國現代化曆程的“影像”圖景。

南方日報:您是如何挑選參展作品的?

羅一平:我們選中的作品包括了中國百年漫畫最經典的形象。在古代神話系列,觀衆可以看到劉繼卣的《大鬧天宮》,萬籁鳴、唐澄的《西行漫記》,張光宇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嚴定憲的《哪吒鬧海》等作品;在中國寓言系列部分,可以看到上海美術電影廠拍攝的《驕傲的将軍》《南郭先生》《小蝌蚪找媽媽》等影視作品;在文學經典系列部分,可以看到戴敦邦的《紅樓夢》、李志清的《三國志》、趙宏本的《水浒傳》、王叔晖的《西廂記》、賀友直的《白光》、趙延年的《阿q正傳》、程十發的《孔乙己》等作品;國學系列中,選取了豐子恺的《燈下讀書》、蔡志忠的《禅宗》《莊子說》等作品;“中式幽默”版塊選取了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和《三毛從軍記》、葉淺予的《王先生》、黃堯的《牛鼻子》、王澤的《老夫子》等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在國際上具有重大的影響力,被國際動漫界稱之為世界漫畫的“中國學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