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年16家雲公司融資成功 私有雲混合雲成投資熱點

私有雲、混合雲市場非但還沒有形成寡頭,而且存在着非常多的可以縱深切入的方向,成為雲創業和雲投資的重點領域。

半年16家雲公司融資成功 私有雲混合雲成投資熱點

時至今日,雲計算成為未來主流it基礎設施已不再是懸念,中國雲産業市場正在走向縱深,雲公司領域的投資風向正在發生劇烈變化。

近日,雲計算服務商青雲qingcloud宣布獲10.8億元人民币的d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招商證券國際、招商緻遠資本等多家機構,藍馳創投、光速中國等早期投資方跟投。

不僅青雲,截至6月,在2017年上半年的中國雲計算市場,已經發生了至少16起大筆投資,對外公布的融資總額超過了50億元人民币,被投企業包括華雲資料(f輪)、青雲(d輪)、ucloud(d輪)、金山雲(c輪)、星環科技(c輪)、easystack(c輪)、駐雲科技(c輪)、speedycloud迅達雲(b輪)、bocloud博雲(b輪)、數人雲(a+輪)、zstack(a輪)、hyper(a輪)、犀思雲(a輪)、數夢工場(a輪)、有容雲(pre-a)、北森雲(公開市場)等。

16家被投創業公司中,金山雲和ucloud是較為純粹的公有雲服務提供商,北森雲是已經登入新三闆的saas軟體服務商,其他廠商的主營業務則多聚焦在私有雲、混合雲領域。

融資成功的公司多分布在私有雲和混合雲領域,這并非一個巧合。

idc 最新公布的2016中國公有雲iaas市場佔有率統計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公有雲iaas市場容量為100億元人民币,市場佔有率排名前四的廠商分别是:阿裡雲(40.67%)、中國電信(8.51%)、騰訊雲(7.34%)、金山雲(6.02%)。

從投資角度來看上述榜單,排名靠前的公有雲服務公司大多是不差錢的“富二代”,投資機構無從介入,目光轉向私有雲混合雲領域的創業公司亦在情理之中。

zstack創始人兼ceo張鑫等多位行業人士告訴《财經》記者,中國公有雲市場格局基本已定,但私有雲和混合雲市場還遠遠沒有形成寡頭。

但對于未來在該領域存在的創業機會和投資機會,業界有兩種争鋒相對的看法。

部分行業人士認為,私有雲混合雲領域除了上述已經闖蕩出一些名頭的創業公司,還有華為新華三等傳統it公司,同時阿裡雲騰訊雲等公有雲廠商也在努力切入這塊市場,留給後來者的時間視窗已基本關閉。

但有雲計算資深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财經》記者,如果一個企業業務有網際網路化的需求,那麼他們眼裡的私有雲和混合雲根本不是簡單的“虛拟化+”,而是要用網際網路的那一套軟體體系架構去重構傳統it,這裡面機會很多。

公有雲、私有雲長期并存的混合雲時代還隻是剛剛開始。

據悉,青雲等公司已經開啟ipo征程,ucloud創始人兼ceo季昕華在微信朋友圈公開尋求“一靠譜董秘”。

青雲、華雲是最有可能率先在國内上市的雲計算公司。青雲2016年實作了千萬級人民币淨利潤,是中國雲計算市場裡首家宣布實作盈利的雲計算公司,華雲資料“出身idc,做利潤不愁”。

我國證券法規定,在主機闆和中小闆上市的公司,最新3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超過人民币3000萬元。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