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款“殺蟲劑”,打勞工每天都在喝

作者:新周刊
這款“殺蟲劑”,打勞工每天都在喝

每天給你“打雞血”的咖啡因,實際是植物的天然殺蟲劑。/《天使愛美麗》劇照

“早c晚a”,打勞工的續命大法。

别誤會,這裡不是指什麼黃金護膚術,而是說:早上醒着靠咖啡(coffee),晚上睡着靠酒精(alcohol)。

睡前喝酒的人有多少,我不得而知,但肉眼可見的是,一大早的公司電梯,全是手握咖啡杯的黑眼圈男女,等待被咖啡的魔法喚醒回神。

然而你也許不知道,每天給你“打雞血”的咖啡因,實際是植物們的“防身利器”,因為它,植物才能“百蟲不侵”。

早在1987年,哈佛大學的研究就曾指出,咖啡因是一些植物的天然殺蟲劑——如果遇到“貪吃害蟲”,植物可以通過咖啡因麻痹它們的神經,進而阻礙蟲子大軍的進一步入侵。

這款“殺蟲劑”,打勞工每天都在喝

早上醒着靠咖啡(coffee)。/pexels

咖啡樹、可可樹、可樂果(kola nut)、瓜拉納(guarana)的種子裡都含有咖啡因。而這幾種樹對應的正是幾種大名鼎鼎的提神飲料——咖啡、熱可可、可樂、巴西的瓜拉納汽水。

除了種子,咖啡因也會藏在這些植物的樹葉、花朵等部位裡。

通常,植物會先在自己的“營養器官”葉子中生成咖啡因,用來驅逐以嫩葉為生的蝸牛、昆蟲。等這些嫩葉變大、變堅挺之後,植物會回收葉子中的咖啡因,傳入花朵、果實和種子裡,去呵護它們的成長。

對一棵咖啡樹而言,可能對它“下手”的昆蟲多達900多種,包括“吸血大戶”蛞蝓、甲蟲,是以,咖啡因充當了一種防禦武器——趕走那些想占它便宜的無恥之徒。

這款“殺蟲劑”,打勞工每天都在喝

巴西的瓜拉納汽水也是著名的提神飲料。/某購物平台

那麼,蜜蜂和其他的傳粉昆蟲,會被花蜜裡的咖啡因吓退嗎?

神奇的是,蜜蜂并不會因為咖啡因望而卻步,相反,它很樂意為這些植物效勞。

根據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神經學教授的說法,蜜蜂和人一樣,也會對咖啡因上瘾,進而心甘情願為花采蜜,這是因為咖啡因強化了它們大腦裡的“獎賞通道”(reward pathway)。

具體來說,蜜蜂第一次品嘗含有咖啡因的花蜜時,特殊神經元會釋放多巴胺,讓蜜蜂感到“又上頭又喜悅”。為了確定讓蜜蜂再“快樂”一次,獎賞通道連接配接到了控制記憶和行為的大腦區域,然後召喚蜜蜂重複這個行為。

此外,咖啡樹還會利用咖啡因給自己“搶占地盤”。

這款“殺蟲劑”,打勞工每天都在喝

咖啡樹還會利用咖啡因給自己“搶占地盤”。/pexels

待咖啡樹的幼苗生長出來之後,咖啡樹種子裡的胚乳逐漸萎縮,這時,咖啡因會滲進土地并慢慢擴散,阻撓周邊其他種子的發育,以便自己能夠有更多的生長空間。

但咖啡因的“心機”可不隻這些。

咖啡是如何讓我們人類精力充沛、幹勁十足的?其實,咖啡因并不能像人們常說的“刺激神經”,事實情況是,它隻是一種“阻斷劑”(antagonist)。

人體中,傳遞困意的物質名為“腺苷”(adenosine)。當腺苷不斷累積,腺苷會與腺苷受體結合,進而減緩神經元的活動速度,并向大腦亮出紅燈:我太困了!我要睡覺了!

而咖啡因“搗亂”的正是腺苷與腺苷受體的結合。

這款“殺蟲劑”,打勞工每天都在喝

咖啡因隻是一種“阻斷劑”。/《貓和老鼠》劇照

咖啡因的化學結構與腺苷很像,憑借着這副幾乎一樣的面孔,咖啡因拆散腺苷和腺苷受體,自己與腺苷受體結合。結果就是,腺苷的“困意信号”無法發送,我們也“感受不到”疲勞了,然後又挽起袖子大幹工作。

也就是說,咖啡因的功效隻是讓我們失去“自然”的感受。

但不用擔心,适當地被咖啡因“擾亂節奏”并不會對我們的身體産生太大影響。有一種觀點認為,咖啡因在歐洲的革命思潮中扮演了不可思議的角色。

伏爾泰是個咖啡重度愛好者,據說一天可以喝10杯以上的咖啡,于是在興奮與狂熱中,伏爾泰成了啟蒙運動的泰鬥;盧梭也經常光顧咖啡店,與友人進行思想交流;法國大革命的主要上司人,羅伯斯庇爾把咖啡店設為“革命者碰頭點”,在這裡與友人秘密磋商。

除此之外,咖啡館還獲得過稱号“一便士大學”,進了咖啡館,你就可以豎起耳朵聆聽各種哲學讨論。

這款“殺蟲劑”,打勞工每天都在喝

咖啡因在歐洲的革命思潮中扮演了不可思議的角色。/《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劇照

19世紀後半葉,歐洲的一些咖啡館為顧客提供了免費讀報服務,讓那些不識字的人也可以聽到各種新聞、時評——人們邊喝咖啡,邊談論政治。是以,咖啡館被認為是現代“公共領域”的發源地。

當然了,人類是幸運的,相比起那些被咖啡因“拒之千裡”甚至“丢掉性命”的蟲子們,人類從咖啡因中得到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參考資料:

索爾·漢森 | 種子的勝利

sem 科技故事 | 咖啡樹從沒想過,自己的殺蟲毒藥竟成了人類的提神飲料

神經現實 | 了解上瘾:獎賞通路強化行為

化學世界 | 咖啡是天然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