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露時節話龍眼

作者:PSM藥盾公益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這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白露前後,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天氣漸漸轉涼,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是以稱“白露”。

在福建福州一帶,有白露吃龍眼的習俗。那麼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今天的主角——龍眼。

白露時節話龍眼

龍眼又稱桂圓,益智。莆田當地百姓稱為三尺農味;常綠喬木,高通常10餘米.果近球形,通常黃褐色或有時灰黃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體;種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質的假種皮包裹。

白露時節話龍眼

新鮮龍眼果肉爽脆濃甜,被譽為“果中神品”。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葡萄糖、粗纖維、蔗糖、維生素、氨基酸、膽堿、脂肪以及微量元素鈣、鐵、磷等營養物質。其中,龍眼中的糖分和鐵元素含量都很高,還含有其他水果少有的煙酸和維生素k。

據測定,每100克龍眼果肉中含全糖12%-23%、葡萄糖26.91%,久病體虛、體弱多病的人經常食用龍眼可以提高熱能,補充營養。龍眼肉中含有較多的鐵元素,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對于用腦過度、經常熬夜的人用龍眼煮水喝或者吃龍眼幹,也可以幫助恢複腦力。

将新鮮龍眼幹燥,除去殼、核、曬至幹爽不粘就是我們常說的龍眼肉又叫桂圓肉,它是一味藥食同源的中藥。

白露時節話龍眼

中藥龍眼肉

【習用名】桂圓肉

【來源】本品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假種皮。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實,幹燥,除去殼、核、曬至幹爽不粘。

【性味歸經】甘,溫。歸心、脾經。

【功能與主治】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用于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虛萎黃。

【用法用量】9~15g。

【貯藏】置幹燥處,防潮,防蛀。

中醫臨床常配伍龍眼肉治療心悸失眠,氣血不足,心脾虛損等相關疾病。常用劑量及藥食配伍如下:

①龍眼肉,每日嚼食30克,治心悸怔忡。

②龍眼肉10克,蓮子15克,糯米60克,煮粥每日早晚食,治貧血體弱,心悸失眠,精神不振。

③龍眼肉10克,花生米(連紅衣)12克,水煎服,亦治貧血體弱。

④龍眼肉、炒酸棗仁各10克,芡實12克,煮湯睡前飲,治失眠、心悸。

⑤龍眼肉15-30克,大紅棗15克,水适量,同蒸熟食用。治婦女崩漏,貧血,血小闆減少。

⑥龍眼肉、雞蛋,蒸熟食用,治月經不調,産後虛弱。

⑦龍眼肉15克,蓮子、芡實各20克,同煮湯食用,可治貧血,心悸怔忡,自汗盜汗,神經衰弱等症。

⑧蜜餞姜棗龍眼:龍眼肉、大棗各250克,同煮至七成熟,加入鮮姜汁兩湯匙和蜂蜜250克,調勻煮沸,冷卻後裝瓶。每次服用龍眼、大棗各6-8粒,每日三次。有補脾胃,益心血作用。适用于脾虛,血虧,食欲不振,心悸怔忡,面色萎黃,浮腫等症。

⑨桂元醴:龍眼肉200克,浸泡于60度白酒(500亳升)内,半個月後即可飲用。有補心脾,助精神作用。适用于失眠,健忘,驚悸,虛勞衰弱等症。

tips:龍眼雖好,可不要貪嘴哦!

1、脾胃有痰火及濕滞停飲、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者忌服。

2、孕婦,尤其妊娠早期,則不宜服用龍眼肉,以防胎動及早産等。

3、因其葡萄糖含量較高,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服。

4、大量食用龍眼容易上火,是以不宜多吃。

作者:上海長海醫院藥學部 周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