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訊企業結盟,欲成物聯網規則制定者

在手機市場,烽火連天的專利戰動辄掀起涉及數十億美金的訴訟案。愛立信、高通等專利巨頭憑借雄厚的基礎專利儲備在通訊市場笑傲群雄,所到之處無不俯首,僅高通在中國市場已經收到了110多家公司專利費,同時作為“反授權協定”規則制定者,幾乎統治移動通話市場。

未來這一局面或将出現在蛋糕更大的物聯網市場。愛立信、高通、中興通訊(14.780,0.07, 0.48%)和interdigital等聯合在上周推出了一個新的無線專利授權平台——“avanci”,類似手機市場專利池,avanci将使裝置制造商通過單一授權支付一筆統一費用,便可依據frand條款獲得上述公司所持有的所有标準必要無線專利的使用權。

avanci的成立意味着專利付費環境逐漸形成之後,物聯網市場形成專利有了規則制定者。在avanci聯盟的成員名單中,非常吸引人注意的一點是,“中興通訊”這家中國企業的名字赫然在目,罕見的在通訊市場有中國企業作為遊戲規則的制定者。

物聯網的規則制定者

目前avanci宣稱将在兩個市場(marketplace)尋求無線技術專利(包括2g/3g/4g标準必要專利)的許可機會:智能汽車和智能儀表,看來nest、霍尼韋爾甚至特斯拉等等将是第一批談判的對象。未來avanci的許可業務将延伸到智能家居等其他iot領域。許可費率方面,avanci聲稱将提供一貫公平合理無歧視的固定費率,具體多少目前沒有公布。

avanci創始人兼ceo——kasim,為前愛立信前cipo(首席知識産權官)。愛立信作為業界通訊行業的代表之一,迄今為止在全球各個國家共申請2g、3g、4g專利超過35000項。kasim作為愛立信前cipo、副總裁期間,幾乎與所有系統裝置廠商和主流的通訊終端廠商簽訂的許可協定。

行業人士分析,經曆過通訊行業發展程序中專利混戰的kasim,對第三次科技創新的浪潮有了足夠的預見和掌控,kasim掌舵的avanci專利聯盟,将通信行業的專利池跨界帶入iot行業,使物聯網裝置制造商們可以使用基本無線技術,加速物聯網的發展,以及物聯網在全球範圍内的發展。

方興未艾的物聯網市場正成為一次新的市場浪潮、通信産業鍊新風口,也是一座巨大的金礦。

據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配接數将達到281億,收入規模将超過7萬億美元;gsma則認為到2020年,物聯網連接配接數将超過300億,其中基于蜂窩技術的連接配接數将達到10-20億。從國内市場來看,中國移動預測,到2020年,全球接入下一代網際網路的連接配接數将增加到500億,達到萬億規模級市場,中國接入下一代網際網路的連接配接數将增加到100億。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同樣預計,2016年國内物聯網行業整體收入将超過一萬億元。

而随着iot行業引入通信技術,通信行業的專利問題也會被代入iot行業,其中之一就是許可費疊加問題。

從手機市場的經驗看,專利池是解決許可費疊加的優秀實踐。專利池以統一打包多個權利人的專利,收取單一許可費的方式來解決許可費疊加問題,同時也是履行frand義務的更佳方式。據了解,基于專利權人與avanci簽署的許可協定,avanci獲得專利權人在特定産品領域的專利分許可代理權。當一個實施人與avanci簽訂許可協定,這個實施人即獲得所有加入avanci的專利權人的許可。

根據目前情況,通過avanci物聯網企業可獲得包括愛立信、高通、中興、interdigital、kpn的所有2/3/4g所有的标準必要專利的許可。這樣避免了實施人與單個權利人簽署許可協定所帶來的企業内部成本的浪費,以及潛在的許可費疊加。這種一站式購物的方式已經在多個行業内獲得認可。對于無通信技術積累的實施人來說,這個方案能夠顯著地提高知識産權成本可預見性和透明度。

中興緣何入盟?

在avanci聯盟的成員名單中,非常吸引人注意的一點是,“中興”這家中國企業的名字赫然在目,在專利市場中國企業進入歐美巨頭朋友圈是罕見的,中興通訊成為遊戲規則的制定者進入平台聯盟,顯示了中國企業在專利市場上話語權的提升。

專利數量積累的數量是硬實力。從可公開查到的資訊看,中興連續6年位居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三甲、蟬聯pct國際專利第一,在全球擁有6.6萬件專利資産,已授權專利2.4萬件。2016年以35件獲獎專利位列“中國企業專利獎排行榜”第三及ict行業榜首。而如果從中提煉中重量級的專利,avanci看重的或許是中興4g、lte标準必要專利超過815件,全球占比達到了13%的比例。

這背後是中興通訊持續的研發投入,今年上半年中興研發投入就已經高達近7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013年,公司研發費用73.84億元,2014年增至90.19億元。而2015年大幅增長至122億元。居國内上市公司首位,在全球所有上市公司中排名前80。

另外是在中興通訊在物聯網技術專利的儲備數量。根據去年英國知識産權局釋出的一份關于全球物聯網領域專利申請量排行榜,中興通訊位居榜首。在物聯網細分市場專利儲備的領先,無疑進一步鞏固了其在物聯網領域專利實力的江湖地位。對于想在物聯網領域發力的avanci來說,中興無疑是優秀合作夥伴。

在物聯網領域,中興旗下子公司,中興物聯已擁有十三年的子產品研發經驗,在電力、車載、安防、移動支付等衆多遠距離m2m應用中擁有許多成功案例。中興通訊持有中興物聯90%股權,已經于近期申請挂牌新三闆。公告顯示,中興物聯已經穩步盈利,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3月營業收入分别為3.36億元、4.51億元、1.32億元;淨利潤分别為2427.31萬元、3283.39萬元、762.41萬元。

中興通訊尊重知識産權規則的态度是加入到avanci聯盟與愛立信、高通合作的基礎。提到專利營運巨頭,耳熟能詳的隻是愛立信、高通、諾基亞……鮮見中國企業能成為這場遊戲的玩家乃至規則制定者。對于手握幾萬件專利的中興來說,深耕細作這麼多年後希望在專利市場尋求突破也是常理之中。此次參與建立avanci平台既是厚積薄發的結果,也是中國企業嘗試擁有世界專利話語主導權的表征。

物聯網的中國勢力

當網際網路的“神經末梢”由網際網路延伸至普通物品時,世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物聯網時代。這将是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來最重要的一次産業浪潮。在網際網路時代,中國失去了發展先機,歐美等發達國家起步早,發展快,但是中國的物聯網發展水準和其他發達國家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甚至具有領先的曆史機遇和優勢。這其中不得不提到物聯網專利儲備全球領先的中國企業——中興通訊。

據2015年英國知識産權局的分析,美國在物聯網領域不算是領軍國家。2004年和2013年之間,中興擁有的物聯網專利為全球各公司之最。英國知識産權局排列的全球物聯網發明前二十強公司中,中興通訊、lg電子、三星、愛立信、ibm位列前五,高通和華為分别為第九和第十位。

基于自主知識産權的晶片制造基礎,中興在物聯網市場的發展正跑在全球前列。今年4月份,中興通訊旗下中興微電子高管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中興微電子晶片預計未來三年出貨量保持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長,其中物聯網市場是中興微電子晶片重要的市場,尤其背靠國内巨大市場和中興海外銷售網絡支撐。

眼下,中興通訊正在給路燈、垃圾桶、井蓋、車、家居、甚至水源……都裝上傳感器。2015年,中興通訊提出萬物互聯mict的戰略,并提供物聯網iot整體解決方案。目前,中興通訊在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智能抄表等領域均有完善的解決方案和應用。

在車聯網領域,中興通訊與美國at&t以及國内外一流tsp服務提供商共同向使用者提供車載obd、車載mifi等産品;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中興通訊開發的智能抄表(水、電、氣三表集抄)、智慧軌道交通、智能油氣管道監測等在國内外也獲得了廣泛部署。

知識産權的競争也會随着科技發展而延伸向更多的戰場,在物聯網勃興的時代,借鑒智能手機市場的經驗,知識産權授權走在市場陣前,無論是中國還是海外的物聯網企業,無疑都将要、正在和已經經曆着知識産權壁壘的阻礙和專利叢林法則的魚肉。avanci這樣的平台在未來也定會繼續出現,研發投入充分、專利儲備豐厚的企業将利用手中的資源合理的規則讓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中國企業參與到全球規則制定者行列,無疑将在全球物聯網市場掌握更高的話語權。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