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移動提前5G商用化準備釋放重要信号

中國移動在5g試驗第二階段(2017年)着手商用化準備。今年5月份的5g峰會上,大家談得最多的是5g标準的碎片化,當時還沒有赴鷹潭市工作的imt-2020(5g)推進組組長曹淑敏是在大會上呼籲要防止這件事的。但美國、日本、南韓營運商在5g上的激進對裝置商确實是個刺激,因為市場就在那裡,誰能拒絕?

現在中國移動站出來了,事情在向着好的方向轉變。

11月20日,在5g第二階段試驗技術規範釋出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談了第二階段測試計劃:“中國移動是一個要求上進的學生,我們不僅要全力支援技術研發試驗確定打牢基礎,上好5g的國小階段,還要在政府總體規劃基礎上,開展面向商用化準備的試驗,提前開始中學階段的學習。”

工信部資訊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把第二階段的試驗比喻為5g上國小,第三階段試驗是中學。5g國小的學期隻有一年,第二階段測試從今年9月開始到明年9月結束,此前營運商和廠家已經開始了5g外場測試的選址工作。

其實5g技術已經在提前進入4g網絡,如3d-mimo、pre 5g等都能夠用在4g現網中,這些技術的引入,可以讓4g網絡有更大的網絡容量,更快的網速,但這并不能夠平熄4g點燃的流量風暴。

對中國移動來說,不僅僅是考慮到5g标準的統一,就其自身發展來說,2020年5g商用必要且迫切。根據中國移動的預測資料,到2019年單使用者每月的流量将突破15gb,移動資料流量将成百倍增長,這意味着現在的4g網絡得做很多改進,要引入更多的頻譜資源,中國移動還可用的有gsm的1800mhz頻段、部分a頻段、部分gsm的900m頻段;此外在資料流量很大的熱點區域要實作分層組網結構,這些手段都用上,承載能力才能達到16.55gb/使用者/月。不僅流量增長快,網絡速度也要快。超清視訊、裸眼3d以及有更大帶寬需求的ar/vr,都要求速率要提高,單使用者需要達到gbps級别的日子并不遙遠。在頻譜資源和網絡能力上遇到的挑戰,促使中國移動必須加快對5g商用的準備。

根據中國移動的規劃,5g低頻段和高頻段都有商用發展時間表。

低頻段:

2017年選4~5個城市,每個城市大約建7個站點做系統驗證,形成預商用樣機;

2018年在數個城市,每城市建大約20個站點做規模試驗和物聯網測試,形成端到端商用産品和預商用網絡;

2019年,試驗網會擴大規模,城市總量和每個城市的站點都會擴大。

2020年,達到全網萬站規模,進而實作商用産品規模部署。

高頻段的時間表要比低頻晚一年半到兩年。

從中國移動的規劃能夠看出一點,中國的5g發展前期肯定是以低頻覆寫為主,5g網絡不是在熱點地區的補熱,而會整網建設。是以中國的5g市場一旦啟動,将會再掀建設高潮。而高頻技術則在進一步成熟後,逐漸引入到5g網絡中。這對全球通信市場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信号。

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将依托gti2.0,凝聚全球産業資源,突破産業瓶頸,gti2.0将持續推動4g td-lte全球發展及商用,同時持續推進tdd技術演進并使其在5g時代發揮更重要作用。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