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桂林将斥資4800萬實施36個大項目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記者日前從市工信委獲悉,今年我市将深入推進工業化和資訊化融合,計劃安排财政資金4800萬元實施36個大項目,在促進資訊消費更新、産業轉型和民生改善方面按下“快進鍵”,以全面提升資訊化工作水準。

據悉,今年我市共收集到資訊化申報項目71個,經過專家評審、論證和實地調研,并結合智慧桂林頂層設計,将計劃安排财政資金4800萬元,實施36個項目建設,重點推進包括思奇微波科技産業化項目、bsc爆胎穩定系統産業化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

智能制造是工業資訊化發展的必經階段。今年我市提出将大力推動智能制造,即圍繞“中國制造2025”發展重點,結合我市重點産業和新興産業發展重點領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組織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範專項行動和“機器換人”工程,支援機器人、智能成套裝備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推動我市制造企業發展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和智能工廠,推廣智能制造生産模式,全年力争新增3-5家企業或生産線實作智能化生産。同時,着力發展智能産品,加速我市汽車、機械、電工電器等傳統産品的智能化改造,鼓勵發展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機器人等重點産品,提升終端産品智能化水準,推動産業鍊向高端延伸,産品向高附加值轉型。

随着“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今年我市将着力推動“網際網路+制造”、“網際網路+中小企業”發展。推動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與現代制造業相結合,促進資訊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向設計、制造、管理、營銷、服務等環節滲透。支援企業利用網際網路開展個性化産品制造和服務,鼓勵建設高品質的工業雲服務和大資料平台,增強公共服務能力。

此外,我市還将大力推進網絡營銷,建立完善扶持企業發展網上營銷機制,發揮我市網商協會、外貿企業協會等社會組織以及阿裡巴巴lbs桂林服務中心等第三方服務機構的作用,全年力争新增50家工業企業開展網上營銷。

我市資訊化建設在民生改善方面也将有大動作。試點建設我市人口基礎資料庫,探索建立桂林市營運車船監控統一平台,以及建設全市統一的資料身份認證和電子簽章系統。加快建設寬帶桂林,全年力争出口寬帶超730g。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