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用戶端記者 劉瑞朝 攝影 許俊文
10月15日中午,南樂縣城關鎮東街村一處廢舊廠區内,一隻通體黑色、臉頰毛白的猴子,正在臨時籠舍裡倒吊着,來回地蕩着身體。雖然周圍聚了不少人,但并不影響它的自娛自樂。附近居民端木繁昌站在一旁,他和這隻白頰長臂猿的一天半的緣分即将走到盡頭。
籠舍的底部,鋪着一團被褥。被褥一旁,是吃剩下的蘋果、香蕉等水果。“知道它是白頰長臂猿後,我就專門在網上查了一下它喜歡吃什麼水果,專門給它買了一些香蕉、蘋果。”端木繁昌說,這隻猴子和他比較親,不會咬他,反而會攀着他的手臂玩。
白頰長臂猿是世界極危物種,怎麼會在南樂被發現呢?端木繁昌回憶說,10月13日晚上,他在附近的國道旁邊發現了這隻長臂猿,當時正獨自在路邊待着。看到他走近,它主動跑過來,把手臂伸給了他。晚上天很冷,他就将它放到汽車後備箱,暫時安置在朋友的一處小廠區。這之後,他便與動物救護部門取得了聯系。
為了讓這隻白頰長臂猿順利轉移到另一個籠舍内,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人員将兩個籠舍的入口對齊,在新的籠舍内放置了一些新鮮的水果。看到水果,長臂猿便很快爬到了新籠舍,整個過程不過是幾秒時間。随後,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人員給端木繁昌現場發放了一份救護證明,以感謝他對野生動物救護工作的支援。
“根據推測,這隻白頰長臂猿經過了一定時間的人工飼養,整體表現并不怎麼怕人。”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副主任張光宇說,白頰長臂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私自飼養是違法行為,可能是飼養它的人意識到了這一點,就随便找了個地方把它放了。據了解,白頰長臂猿栖息于熱帶雨林和亞熱帶季雨林,屬于樹栖物種,一般在白天活動。它們善于利用雙臂交替擺動,為中、老、越三國交界地區的特有種,主要栖息于熱帶雨林。平時主要吃水果、樹葉,偶爾也吃一些昆蟲。
張光宇說,目前該物種全世界的總數不足350隻,已成為一個高度瀕危的物種。在我國雲南僅見于西雙版納的江城、建水、勐臘和綠春黃連山,目前也隻是幾十隻。為保護這種珍貴動物,我國已經建立了以保護白頰長臂猿為主的雲南勐臘自然保護區。下一步,他們将對這隻白頰長臂猿進行專門的救助,等到身體條件恢複了,再進一步決定它的歸宿。如果人工飼養痕迹太過明顯,不适合野外放生條件,這隻白頰長臂猿将交給動物園進行飼養。
來源:大河用戶端 編輯:王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