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物聯網時代的整合戰略

據專家估計,2020年全球互聯的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裝置總數将超過260億,經濟影響力可能達到4至11兆美元之多。世界各大相關廠商多已紛紛投入此戰場,國内物聯網産業要争取這塊大餅将面臨各種嚴峻的挑戰。

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創造新的契機?中國企業可試着朝幾個具體可行的戰略方案着手。

首先,要建立一個共享的物聯網整合平台。在物聯網勝出的重要因素不在于“物”,而是在“聯”的部分,意即物聯網的主導權在于物聯網整合平台而不在于終端的硬體裝置。目前中國已有不少促進企業交流的機構,但還迫切需要一個能夠整合各家物聯網産品功能于同一系統下的軟體平台。

這個平台是争取物聯網主導權政策裡最要的一環。在物聯網平台之上能整合的硬體裝置愈多則其影響力也愈大。是以,透過這平台可将中國産業的大量硬體整合起來,以轉化成平台在市場上的優勢,并據此減低因科技╱标準變動對企業造成的沖擊,縮短産品研發上市的時間,以突破中國物聯網産業更新不易的窘境。

其次,透過ai科技達成産品的整合更新,并據此争取物聯網市場的主導權。近年來物聯網多被和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并提,但ai 不隻是單純增加産品的功能和價值,事實上它具有更深一層的戰略意義。

在理想的物聯網環境裡,各裝置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要能透過雲端平台和其他裝置聯機互動。

非智能的裝置(以簡單的webcam為例) 需要依賴中心平台提供智能功能(例如能夠學習識别人臉),是以主要權多在于中心平台。

換句話說,使用者可以随意替換非智能的webcam,卻無法輕易的更換具有智能功能的webcam或是中心平台。

是以,想要在物聯網的領域勝出,ai是絕對需要強力投資的技術。

但由于ai研發并非一般物聯網廠商能力所及,我們可透過共享的平台來整合并發展先進的智能子產品,讓所有廠商使用,讓無力入門的中小型制造業者也能無痛更新,增加市場的競争力。

第三, 以iot+ai平台為核心将諸多産品結合為單一iot品牌。透過共享的iot平台可以讓中國所出産的各種硬體裝置在同一系統裡彼此密切互動,因而産生出新智能功能與應用。

透過這個平台,企業等于是共建了一個綜合性的“中國iot”品牌(但此并非取代各廠商原有的獨立品牌)。由此衍生的效益(即使用者相信同一iot系統裡的各硬體裝置絕對可以相容互動)不但可為本地企業提供更多商機,也較容易進一步與其他國際大型品牌抗衡。

最後,透過平台進行跨物聯網裝置的大資料整合。大資料也是此戰略裡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ai的領域涵蓋甚廣,近年來進展最快也影響最深的是其中的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技術,而機器學習在物聯網領域的大幅應用正是未來的趨勢。

由于機器學習需要大量高品質的資料,是以我們可以整合平台提供同軌的資料取得方式,以産生高品質的ai應用成果,并同時驅動其他大資料的相關産業。

整體而言,中國的硬體産業一向勇于創新又有精良的技術基礎,但在ai+iot的時代卻面臨着由系統軟體和ai帶來的各種挑戰。

新物聯網時代的來臨,需要思考系統的智能化和整合化,産企業在這點上大力合作共求突破,才能為中國物聯網界打造更光明的未來。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