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科技公司與矽谷的競争一直都是媒體所關注的焦點,此次在cnbc采訪李彥宏的對話中,李表示雖然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依然在美國,但是中國科技公司已經具備了強大的競争力與創新能力。而事實上中國科技公司在近幾年的發展速度着實讓人側目,與矽谷之間的差距也在越來越短,甚至很多矽谷公司開始反過來向中國科技公司學習。
那麼中國科技公司這幾年,為何越來越有反超矽谷之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中國網際網路需要的是改造商業基礎
早期的pc時代,話語權長期掌握在美國公司手中,因為其掌握着各種硬體與軟體的前沿技術,而中國并不具備這一系列的優勢,是以長期處于落後位置,但随着網際網路的到來,這種位置發生了改變。
中國科技公司第一次發力是pc網際網路時代,所有試圖進軍中國市場的美國科技公司最終都以失敗告終,谷歌、ebay、微軟msn、mcafee等公司與産品都統統敗北,取而代之的是百度、阿裡巴巴、騰訊、360中國公司利用自身對于中國市場的了解,最終建立了自身的地位。
在pc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科技公司更像一個模仿老師的學生,而在移動時代,這個學生已經徹底超越了老師,國内成功的網際網路産品已經不再是國外的模仿,而是純本土式的原創,諸如微信、陌陌、小米、wifi萬能鑰匙、生活o2o、外賣o2o等等産品的成功都無法在國外找到完全的對應産品。
窺其原因,還在于中國環境的特殊性,人口紅利讓中國的網際網路迅速崛起,而同時落後的傳統商業基礎設施,需要網際網路進行高屋建瓴的全面改造,而改造基礎設施這種事,并不像早期pc時代的硬體軟體可以被标準化,而需要深入到每一個不同環境細節,是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科技公司的案例也在開始成為全球的教科書。
更為激烈的環境,逆境求生
優酷洋芋合并、58趕集合并、美麗說蘑菇街合并、美團大衆點評合并、攜程去哪兒合并、滴滴優步合并。而美國公司,沒有出現過中國公司這樣如此高密集的大公司合并,這種事情有點像天方夜譚。
原因在于美國科技公司的競争并沒有達到像中國這樣激烈,在美國一個産品出來之後,一般不會立即被同行所模仿,而受制于反壟斷法更不可能有大公司推出相同産品。但是在中國則完全不同,在中國每一個領域幾乎都有兩家以上科技公司占領,并且中國沒有類似的反壟斷法,大公司一旦看到機會則會全力迅速跟進,通過自己的資源與流量成為一方霸主。
例如直播這件事,早期的17app做直播不溫不火,但是在映客把直播帶火之後,整個行業如同聞血而動的食人魚,小到同行大到大公司,全都開始布局直播,而騰訊方面更是極端,除了旗下投資龍珠、鬥魚、自身還要做直播now、qq空間直播、花樣直播等等。
表面上看,如此兇險的環境似乎并不利于創業,但實際上越是惡劣的環境越是能夠生長出頑強的公司,這樣的環境倒逼公司的成長,所有出頭的公司都是行業的佼佼者,并且有着更持久的生命力,不會輕易失敗。例如微網誌與陌陌,所有人都并不看好其後期的發展,但是這兩個産品卻在直播時代逆勢增長,而微網誌股價更是翻翻,令所有人側目,反觀國外tiwtter盡管當年如日中天,但如今卻正在尋求賣身,像中國科技公司這種逆境求生殊死一搏的生命力,在國外已經很難看到了,在國外等于天方夜譚。
居安思危,前沿技術開始并肩國際
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公司都開始意識到技術發展的重要性,唯有建立起技術壁壘才能比肩國際科技公司,并不能止步于目前,這種居安思危的心态,也越來越讓中國科技公司更加重視技術。
例如百度一直以來都是以技術優勢見長,其所建立的百度大腦內建了語音識别技術、圖檔識别技術、自然語言了解技術等前沿技術,目前已經達到了5歲兒童的水準,而今年百度的深度語音識别技術被麻省理工評論為十大先進技術,與納米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并列,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中國入選公司,此外百度在無人車方面也是第一家在亞洲以及美國獲得政府允許,同時進行道路測試的公司。
再比如華為公司,其長期以來一直深耕技術,在交換機等網絡裝置上的銷量已經超過美國思科,成為世界第一,而其在手機方面也在深耕技術,并且取得了國外與中國市場的雙重成功。
此外,阿裡的阿裡雲正在與亞馬遜aws對标,而其也在語音和圖檔技術方面有諸多布局,而騰訊方面也在加速布局語音識别、圖像識别等等,而國内還有科大訊飛、大疆這樣技術驅動的知名公司,這些公司不僅在國内有所作為,并且在國際上也越來越有技術份量,擁有自己的話語權。
結語:
中國的科技公司發展正在超出任何人的想象,其不僅需要更懂得如何改造中國商業的基礎設施,更要在殘酷的環境下生存,有着更頑強的生命力,而這種生命力正在将中國科技公司帶回到技術驅動商業的正軌上。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