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張煥昀)日前,博時基金釋出2021年宏觀政策報告。報告題為《主戰:繼往開來》,報告認為,2021年a股從趨勢上看,驅動力從盈利與估值雙輪驅動變為盈利單輪驅動,需要降低預期收益率,全年n型運作;港股的成本效益好于a股,在一年次元上具備配置價值;短期國債收益率有一定的上行風險,長久期信用債需求萎縮。繼往開來,趨勢上以内為主,節奏上張弛有度,做到有備無患。從戰略角度看,“prince”行業是主賽道,可持續關注。
報告核心觀點指出,2021年投資方向從周期複辟到内生增長,繼往開來。從全年次元來看,風險資産面臨估值的消化壓力,需要降低預期收益率。一季度大宗商品、股票優于債券,港股成本效益占優。二季度經濟、信用越過山丘,風險資産受壓,債券配置價值凸顯。從結構來看,權益的成長、消費優于周期,信用債分化,黃金避險功能弱化,原油震蕩上行。疫情、美元走勢、政策拐彎力度決定投資節奏,産業趨勢決定了主賽道的結構。
報告指出,宏觀方面,一季度國内經濟在逆周期政策的效果、全球需求複蘇的彈性、地産後周期的韌性、企業補庫存、制造業投資的反彈等可能會帶來傳統經濟的短期周期高點。政策承上啟下,開啟落實新戰略部署的大年。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逆周期政策平滑過渡到跨周期,對政策環境大起大落的擔憂得到實質性緩解,關注結構性信用出清壓力和微觀流動性變化趨勢。改革和産業政策方面,供需兩端政策發力,關注國産替代、軍工、新能源、新内需和新農業機會,關注房地産租購同權和出于解決相對貧困問題初衷針對高收入群體和高利潤企業進行的财稅改革進展以及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政策操作沖擊。
報告指出,産業方面,2021年是産業決定投資賽道的一年。從周期賽道看,制造業尤其是是輕工業融資高增将帶來産能的加速建設,人口拐點加速了這一過程,其中家電、計算機、輕工、電子、機械裝置等行業資本開支明顯加速。财政為基建留出空間,景氣将持續到上半年,下半年開始轉弱,拉動工程機械、有色景氣修複。從消費賽道看,疫後消費恢複的特征是先必選後可選,先商品後服務,可選與服務消費仍然有向上打開的空間。全球地産後周期帶來家具、家裝等to c端業務的複蘇。出口帶來機械、金屬用品、汽車零部件以及電氣裝置的穩定增長。新消費繼續更新,智能化構成新的賽道。從科技賽道看,回避軟科技越界造成的數字鴻溝,重視硬科技與産業鍊加速融合帶來的機會,需警惕和關注某一環節産能不足形成的産業鍊瓶頸以及相應産品提價帶來的投資機會。prince是未來的主賽道,即popularization(大衆化),rare metals(稀有金屬),intellectualization(智能化),new energy(新能源),high-quality consumption(品質消費),environment-friendly(環保)。
報告指出,資産方面,a股從趨勢上看,驅動力從盈利與估值雙輪驅動變為盈利單輪驅動,需要降低預期收益率,并接受信用緊縮引發估值收縮的現實。全年n型運作,一季度周期交易特征明顯,之後調整的機率加大,全年成長和消費優于周期。港股成本效益頗好,已成為全球資金投資中國的戰略高點。債券方面,短期國債收益率有一定的上行風險,在一季度末可逐漸關注配置機會。短端的信用挖掘已經十分充分,明年理财淨值化轉型繼續推進,長久期信用債需求萎縮。基于股市難出現大的趨勢性機會的判斷,轉債市場整體機會相對平淡,需要深挖個券。黃金避險功能不足。全球曲折複蘇,原油震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