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雲計算伺服器的全世界路過

「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我當然知道。

不過一千個編輯眼裡會有多少種雲計算伺服器呢?我心裡多少敲起了鼓。

一千零一種?當然不,因為我這裡就可能有多種選擇。

第一種選擇

從雲計算概念的首度提出,距今已有10年。我們當然知道雲計算的根本是伺服器,但是對比雲計算的增速和伺服器的規模,我們會發現二者之間似乎并不比對。

以最新資料為例,最近幾年來雲計算市場規模基本以2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遞增,相形之下全球伺服器市場的出貨量往往隻有個位數的百分比增長,二者之間相差不是一點半點。

基于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雖然在理論上,各種伺服器都可以用于雲計算,但真正适用于雲計算的伺服器隻是少數。

那麼,雲計算伺服器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呢?伺服器市場整日裡比拼的究竟是什麼呢?

第二種選擇

指令集方面應該不會有太多雜音。x86現在幾乎是伺服器的代名詞,先天開放為它加分不少,x86處理器的指令集符合工業标準的架構,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開發套件都會優先考慮對x86處理器的支援,對32位與64位運算體系的完整支援……教人如何不愛它?

有人可能覺得arm應該有一席之地。此前包括功耗極低等特性吸引了不少伺服器廠商對arm的關注,大家蜂擁上來發現,arm的好處果然是可以寫本書滴。

至于弱點,恐怕一條就足以判處arm伺服器的死刑——先天孱弱的身闆決定了arm不堪大用,無法承擔外界對雲計算的期待。幾年前,arm就提出要進軍桌面,甚至殺入伺服器市場,有媒體更是曾預言2015年是arm伺服器的爆發年。結果呢,是不是現在又得改成2020年了?然後是不是還要用三十年去建設生态?

soc伺服器?哦,這個可以有。不過從英特爾到高通,大家都曾經承諾會拿出「滿足差異化需求」的soc伺服器晶片,但是最終靠譜的有嗎?

risc伺服器不應該被無視,目前還有企業完全通過power提供雲服務,據說效能表現也不錯。不過鑒于其價格以及在目前伺服器市場的占有率,恐怕也沒有更多普适意義。

第三種選擇

上面我們談了伺服器的内在,下面說說外在。

塔式伺服器适于雲計算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資料中心寸土寸金,塔式伺服器老大一坨,總共也擺不了幾台,盡管單台機器的采購成本不高,但是整體成本效益low到爪哇國去了,更不用說什麼pue。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刀片伺服器令人失望,盡管在目前從理論上看,它的退縮有些不可思議。由于價格偏高、技術封閉、對環境要求苛刻等原因,在雲計算領域刀片伺服器已經表現出疲态,廠商們的耐心似乎也被消耗殆盡,新産品的推出較之以前慢了許多。

機架式伺服器是目前市場的絕對主流,面對客戶在雲計算等新興領域的強烈需求,各種新品也是不斷問世。由于具有節省空間、高密度、便于集中維護與管理等優勢,機架式伺服器一經問世便倍受推崇。

從市場趨勢上看,高密度伺服器可能會是赢出的那一個。

由于高密度伺服器是專門面向網際網路營運商的産品門類,面對最新的雲計算應用需求,在固定的空間内能夠做到更多的伺服器部署,不僅吻合雲計算中心的特點,同時兼顧了低功耗、低成本的要求,而且高密度伺服器也能夠減少延遲、提高反應速度。

不過至少在目前,高密度伺服器的市場規模盡管增速驚人,但是較為有限。

第四種選擇

「企業級應用」的說法,在目前雲計算伺服器的需求下,也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此前多年,英特爾将伺服器分為工作組級、部門級和企業級。

在雲計算的應用浪潮面前,以前的這種劃分已經被打破,在企業應用需求面前,計算能力可以被随意排程,而不是為其安上什麼名分。

虛拟化是伺服器不可回避的話題,那麼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虛拟化——虛拟化又分為軟體虛拟化和硬體虛拟化。

通過購買虛拟化軟體,伺服器可以輕松實作虛拟化,但是軟體成本急劇提升不說,在雲計算應用場景的适用性也急劇降低。

這樣看起來,硬體虛拟化似乎更靠譜。

雲計算伺服器的比拼,比的不應該是誰多一條記憶體,誰多一片網卡。在一定意義上,甚至比的不應是架構體系,而是附加值。

否則的話,大家終會走到「來料加工」的境遇中去。

第五種選擇

我們的疑問實在是太多太多。

譬如,我們來看看雲計算伺服器應該是一路、二路、四路,還是說多路呢?

簡單點說,為了雲計算伺服器的成本考慮,我們是不是可以在伺服器級的cpu之外,也考慮采用pc級cpu的可能?

我們該如何采用軟體定義方式?我們該定義誰——計算、存儲、網絡、i/o,還是說伺服器本身?

現有的加速方式裡,我們應該采用cpu,抑或cpu+gpu的模式?

技術架構方面,我們應該堅持傳統架構,還是說轉向融合架構或超融合架構?

網絡連結方面,老當益壯的以太網是雲計算伺服器的不變選擇,還是說應該換換口味,玩玩ib網?

第六種選擇

随着雲計算的快速發展,我們對伺服器的探索總是在路上,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固化的答案。

不同的時代裡,不同的應用場景下,雲計算伺服器肯定會存在極大的不同,沒有固定的範式。

就像跟着滾動的線團深入迷宮的忒休斯一樣,在殺死了牛頭怪彌諾陶洛斯之後原路傳回時,我們會發現原先自以為固定和可循的線索又重新變得未知……

面對這個越來越大的雲計算市場,伺服器廠商要做的當然不應該是放棄,而是不斷進取,成為強大而堅定的存在。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