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HyperGrid将超融合基礎設施、容器帶入雲中

超融合基礎設施技術開發商hypergrid正在将自己的産品遷移到雲中,給合作夥伴提供一個可以在私有雲和公有雲中運作應用的平台。

hypergrid近日推出了hypercloud,提供容器化且橫向擴充的雲、無縫的工作負載遷移以及其他圍繞着超融合基礎設施一體機建構的雲功能,該一體機內建了計算、存儲和網絡能力,hypergrid公司首席産品官manoj nair表示。

hypercloud是一款混合雲産品,其中内嵌了平台即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和應用服務。

nair表示:“這一整個堆棧讓it對現有的應用進行變革,對其容器化,或者利用像splunk這樣的新應用作為一項服務,”他說。

hypercloud源自于前gridstore在7月收購的dchq,該公司的技術可以将超融合基礎設施轉換為一種服務。在收購之後,gridstore将自己命名為hypergrid。

在此之前,gridstore專注于售賣超融合基礎設施一體機,但是在今年春天,它把重點轉向了超融合基礎設施即服務。

hypercloud是超融合一體機變革的下一步,nair說。“你可以在私有雲中使用它,或者在超過18種公有雲中的任何一個中使用它。我們提供了監管和安全性。你可以付費即用,如果你使用100個虛拟機,你就為100個虛拟機付費,即使是部署在資料中心内。”

hypercloud提供了建構混合雲所需的所有計算、存儲和網絡能力,nair說。“我們希望讓it團隊進入消費it、而不是建構it的模式。”

這款産品讓管道合作夥伴可以幫助客戶将他們大部分的環境轉變成為一種服務,包括超融合基礎設施、vmware、微軟sql、splunk、容器等等。

mr2 solutions是一家總部在加州爾灣的解決方案提供商、最近剛剛與hypergrid簽訂合作協定,該公司總經理ron salazar表示,hypergrid将利用hypercloud把雲的經濟性帶入到超融合基礎設施中。

無論客戶部署的是超融合基礎設施還是傳統資料中心解決方案,都很難确定未來的發展規模,mr2 solutions的salazar這樣表示。

“确定解決方案規模的正常方法是看看客戶現在的情況、以及未來3到5年的情況,”他說。“我們會檢視将會使用到哪些工作負載。傳統方法是為未來5年進行配置,從30%的使用率開始。如果配置不足,那麼就需要有更多的預算。如果過量配置,那麼就花了太多的預算。”

hypercloud解決了這個問題,salazar這樣表示:“這與nutanix等公司提供的超融合基礎設施相同,但是作為雲提供的。這樣客戶立即就可以達到85%的使用率,同時可以在短時間内脈沖到雲中。”

這一點對于客戶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nair說:“這将改變客戶配置資料中心的模式——今天這種模式完全是圍繞着sla服務等級協定的。到amazon,客戶隻關心他們的sla。”

cancom hpm networks是一家總部在加州普林斯頓的解決方案提供商、hypergrid管道合作夥伴,該公司技術副總裁sabur mian表示,hypercloud是一種幫助他們客戶群向雲轉型的好方法。

“兩三年前,我們很多的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客戶嘗試向公有雲遷移,當時我們丢掉了一些業務。hypercloud給可以提供了一個成熟的超融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可以在突發到公有雲的同時控制成本。”

注重devops的客戶可以利用hypergrid進行開發,當應用為部署做好準備的時候,客戶按下按鈕就可以将其遷移到公有雲中,mian說。

“我們真的沒有看到其他産品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有很多devops客戶。如果他們還沒有devops,他們也将會遷移到devops。我們為這種客戶提供了基礎設施來幫助他們進行快速部署。”

hypercloud提供了一種容器即服務的簡單方式,mian說。

“我的客戶中大多數聽說過容器,但是并不了解如果用容器。hypergrid讓這件事變得很簡單。我們可以利用hypercloud讓客戶輕松完成整個過程以及做模組化。”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