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還有王法嗎?美國聯邦調查局開發人臉識别系統,資料源涉及公民隐私

美國政府問責局(gao)今日釋出了一份報告,該報告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開發了一個龐大的人臉識别系統,該系統包含了面部分析、比較和評價的功能。

還有王法嗎?美國聯邦調查局開發人臉識别系統,資料源涉及公民隐私

政府部門表示,fbi開發的的人臉識别系統可以獲得大量的證件照片的通路權限,照片數量多達41.1億。可以看出來fbi對這件事兒也非常重視,特意為他的人臉識别系統的照片庫建立了一個資料庫,并起了名字叫做“下代識别”( next generation identification)。資料庫中有3千萬的照片是來自曾經犯罪的入檔照片。那剩下那麼多照片是哪裡來的?

18個州成為其資料支援者

美國政府問責局表示,聯邦調查局與幾個洲進行“交換合作”,才能得到剩下的那麼多照片,這些照片分别來自國務院簽證和護照資料庫,國防部生物識别資料庫,以及多個駕駛執照資料庫。

還有王法嗎?美國聯邦調查局開發人臉識别系統,資料源涉及公民隐私

按理說,聯邦調查局沒有權限通路任何一個州的這些資料庫,但是報告中表明,他至少和18個洲達成了協作關系。

美國政府問責局稱,這些資料庫中的很多照片是沒有任何犯罪記錄在案的,并且有很多是外國人的證件照片。但聯邦調查局現在拿到了通路權限,這就意味着隻要他想,就可以随時在資料庫中做相關搜尋。

任性,不走流程

根據美國隐私法案要求,政府機構需要公開透露他們如何收集和使用像證件照這些個人資訊。很明顯,美國聯邦調查局此次行為并沒有遵循美國隐私影響評估(pia)程式。按理說,美國聯邦調查局應該發個公告告訴群眾,他們這麼做的意圖,以及調查時會用的方法,這樣公民也可以去保護那些他們不想透露的個人隐私。雖然聯邦調查局和前幾年的行為相比在其透明度上有略微的提升,但在這件事情做的還是很糟糕。

還有王法嗎?美國聯邦調查局開發人臉識别系統,資料源涉及公民隐私

在報告中指出,人臉識别系統的使用似乎沒有内部的監督機制,公衆不知道他們是否有濫用。這就引起了人們的擔心,因為任何一個美國公民都不希望自己的駕駛證照片在聯邦執法資料庫中出現什麼意外。

喬治城隐私與技術中心執行董事alvaro bedoya說:

到了十六七歲,雖然你沒有去警察局蓋指紋,但是你拿到了駕駛證。你高興的同時,聯邦調查局也很高興。雖然他們說不會在quantico是存儲這些照片,但是他們的确這樣做了。并用駕駛證照片搭建了全國性的生物資料庫。

美國政府問責局還發現,聯邦調查局公開這項技術的時間是很有意思的的。目前有條例公開表示,美國部分特殊機構存儲與生物資訊相關的資料,不一定非要遵守隐私法案規定。已經有近50多個組織反對這種特例。現在這問題仍在持續征求公衆意見中,截止時間為7月6日。

系統未經測試就使用

坑爹的是,聯邦調查局的人臉識别系統也并沒有做全面的測試。因為這些照片來自不同的州和聯邦,測試系統的準确性也是件很複雜的事情。有研究者發現,該軟體識别少數族裔、婦女和兒童時會有出錯的情況。不過這也不足為奇,搭建資料庫的時候,人們的偏見無意中可能也被納入進系統中去。

franken在報告中申明:

我們應密切關注這件事情,因為聯邦調查局對人臉識别技術的使用可能遠遠超出我們之前想象的。報告中也指出,聯邦調查局并沒有對他的人臉識别技術做足夠的檢驗。也沒有其他的執法機關與其合作來保證這項技術的準确性。

美國政府問責局提出了三項建議,想來幫助測試和稽核fbi系統的準确度,但司法部卻認為,fbi已經做足夠的精度測試。

我們現在隻能預測,随着人們對個人隐私越來越重視,生物識别資料庫的的數量越來越多,美國聯邦調查局收集的照片數量也隻會有增不減。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