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下一波模式移轉-訂制化制造 打通物聯網任督二脈

訂制化制造可望打通發展物聯網産業的任督二脈。由于各種終端裝置都可連網、互動,勢将衍生許多新興應用與服務的發展空間。物聯網産業已是大廠競相投入的兵家必争地,也為新創企業打開機會之窗,可思考發展建構訂制化的制造服務平台,橋接新創企業的創新與既有資訊技術制造業資源。

資訊技術産業在曆經數字、pc網絡、移動通訊等演進下,可望在智能手持裝置階段達到巅峰,但相關産業已出現漸趨成熟之象,智能行動電話、平闆計算機等,長期成長動力呈現緩勢,平闆計算機出貨數量更可能自2015年起出現衰退。

也是以,資訊技術産業積極尋求新興産業,投入産業下一波模式轉移。其中,結合傳感功能的物聯網與穿戴應用,是國際大廠發展重點,主要晶片業者更積極推出物聯網解決方案,與裝置業者采上下遊整合的方式,企圖主導物聯網産業發展趨勢,搶占市場商機。

觀察物聯網的發展趨勢,由于各種終端裝置都可連網、互動,勢将衍生許多新興應用與服務的發展空間。物聯網産業已是大廠競相投入的兵家必争地,也為新創企業打開機會之窗。

物聯網的應用,若按場域區分,概分為個人應用、家庭應用、企業應用與公共建設應用。從相關應用發展期程來看,智慧城市等公共建設發展,需要長時間投入與建置,所需資本與技術整合能力較高,較适合大型企業長期投入。

個人、家庭與企業等應用,有機會在中短期内出現明顯發展成效,近期也出現百花齊放、蓬勃發展的态勢,各類創意、創新不斷地快速浮現。由于個人、家庭的新興應用相對不需要大型的系統整合平台,也是新創企業近期積極投入之目标市場。

新創企業 跨越“達文西之海”關鍵

不過,從新創企業投入案例來看,由于物聯網尚處于産品生命周期的萌芽期,初期出貨量不高,而且種類、規格多元,以少量多樣的經營模式為主,新創企業勢将面臨資金與設計制造等瓶頸。

目前在資金上,近期網絡募資平台興起,不少新創企業透過kickstarter、indiegogo等平台集資,借此跨過初期投入的資本門坎。但新創企業在設計與制造專業方面,面臨較高的瓶頸,主要在于少量多樣的訂制化制造需求。

我們資訊技術産業過去主要業務是提供國際品牌大廠代工服務,但在物聯網的發展下,除了品牌大廠投入,更多創意來自新創企業,新創企業在物聯網的新興産品與應用上,以少量多樣的型态為主,對于講求規模量産的資訊技術代工産業來說,少量多樣的産品無法滿足規模經濟所需,不具生産效益,也是以導緻新創企業空有創新創意,卻不易得到傳統資訊技術生産供應鍊的支援,形成無處下單開模、打樣與量産的窘境。

以現有資訊技術産業運作模式為例,筆記本電腦或手機等産品,從開發到導入量産,從設計原理驗證階段(evt)、産品設計驗證階段(dvt)、産品制程驗證階段(pvt)到量産階段(mp),其訂單數量下限從evt的數十個、dvt的上百個、pvt的500到1,000個,到mp階段的10,000個以上。對于初期的創新應用來說,較難滿足相關訂單的門坎要求。

相較于新創企業,雖然上司大廠具資金與設計制造專業的優勢,但面臨多元的創新應用服務環境,其内部組織卻可能缺乏彈性運作空間,面對具經濟規模的既有産品線,也有内部資源排擠的議題,常可見在嚴謹的投資報酬計算之下,不少創意被束之高閣。

建構訂制化制造服務平台

以資訊技術産業強調規模經濟、投資報酬率、高周轉率等kpi的經營模式下,恐難以适應物聯網應用初期發展的特性,尤其在少量多樣的設計制造等方面已出現瓶頸。

欲突破此一瓶頸,除了可由大型企業以内部創業等機制,鼓勵開發物聯網創新應用,為廣納新創企業的創意,促成百花齊放的産業環境,可思考發展建構訂制化的制造服務平台,借此平台提供專業的設計與制造專業服務,橋接新創企業的創新與既有資訊技術制造業的資源,協助資訊技術制造業者找到具潛力的創新合作夥伴,媒合新創企業與制造業者,并減低雙方的交易成本。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