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獨角獸企業有望引領全球大資料産業發展

在近日貴陽舉行的2017中國國際大資料産業博覽會上,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釋出了《2016中國大資料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

《報告》不僅公布了2016年中國大資料領域的獨角獸和準獨角獸企業名單,還對大資料企業成長機理進行了分析,并展望了中國大資料産業的發展趨勢。

《報告》所定義的大資料企業包括大資料技術型和資料驅動型兩類企業。《報告》用特定的标準遴選出了這些企業中的獨角獸企業和準獨角獸企業。在《報告》公布的"2016年中國大資料獨角獸企業榜單""2016年中國大資料準獨角獸企業榜單"中,共有83家企業入選。這些企業的總估值達到2284.2億美元,平均估值為27.5億美元,分布在10個行業。其中達到獨角獸企業标準的企業一共29家。

值得關注的是,在大資料領域,我國已經出現4家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企業,分别是螞蟻金服(估值750億美元)、滴滴出行(估值500億美元)、美團點評(估值178.8億美元)、今日頭條(估值103億美元),4家估值之和占總估值比例的67.1%。

《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大資料獨角獸企業榜單中,金融、大資料技術、物流三大領域獨角獸企業數量最為集中,占企業總數量的65.52%。其中金融領域大資料獨角獸企業數量占比31.03%。大資料獨角獸企業總估值2109.5億美元,其中49.10%來源于金融領域,25.12%來自交通出行領域,8.48%來自生活服務領域。2016年中國大資料準獨角獸企業,依然在大資料技術和金融領域較為集中,并在教育領域湧現出5家企業。而以估值計算,文化傳媒、交通出行、教育和企業服務領域的準獨角獸企業平均估值較高。

另據統計和對比發現,資料驅動型企業在數量、總估值和平均估值上,均遠高于大資料技術企業。

"北上深杭"仍然是目前大資料企業的主要聚集地,這一特征與2016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分布情況保持一緻。此次上榜的83家大資料企業,分布在11個省份,其中"北上深杭"地區的企業為73家,占比達到87.95%。北京企業最多,有44家;上海其次,為17家;杭州和深圳各有6家。在全國的其他城市中,南京有4家,廣州、蘇州、成都、武漢、貴陽、廈門各有1家。

北京大資料技術企業最為集中,上海、深圳在金融大資料領域表現不俗,杭州仍然是阿裡出身的螞蟻金服和菜鳥網絡獨占鳌頭。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北上深杭"以其資源環境優勢培育了大量的大資料獨角獸企業,但是以貴州貨車幫、廈門美柚為代表,其他很多地區也正在出現大資料準獨角獸企業,大資料領域的競争才剛剛開始。

《報告》也對中國大資料産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報告》指出:中國有機會引領全球大資料産業發展。中國在海量的資料供給、活躍的創新生态和巨大的市場需求這三個方面擁有全球領先的優勢,中國将有望成為全球大資料創新最活躍的地區,并有很大機會引領全球大資料産業發展。

網際網路平台将繼續孵化大量的大資料獨角獸企業。《報告》顯示,網際網路平台已經成為大資料獨角獸企業最重要的孵化器,而且将繼續延伸出更多的大資料創新企業。金融是網際網路平台孵化大資料創新企業最主要的方向之一。

金融、醫療、教育、人工智能等将是下一個大資料"風口"。《報告》顯示,未來一段時間,各行業都會出現新的大資料獨角獸企業,但長城戰略咨詢更看好個人金融、企業金融、醫療、教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大資料應用。人工智能是大資料企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其技術正在進入實用階段,在人臉識别、圖像識别、語義分析等領域,已經出現了一批極具成長潛力的企業。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